第145頁
別看趙大寶當初撲騰得厲害,不愛學習,但進部隊之後,就自覺地拿上了書本,後面通過部隊的競爭選拔,去軍校重新學習了。
趙愉成績也不好,但她興趣愛好發展得好,唱歌跳舞手風琴…… 跟學校老師們學了不少,高中畢業去當文藝兵也是成的。趙樂學習上不開竅就算了,其他方面也差點功夫。
姚雪薇只能替他安排道:「他平時沒事幹的時候,不就愛看老大爺們玩竹雕嗎?竹雕廠里也有幾個老師傅,技術挺不錯的,趙樂要是喜歡,可以送他去學。」
「等他高中畢業再問他吧。」趙明理無所謂的說道。
輝水原本是有幾個出名的竹雕大師的,公私合營之後,那些小作坊,都被整合在了一起,弄成了一個不小的廠子,裡面的產品大多都是賣給國外的工藝品,經濟效益不錯。
這兩個雙胞胎倒還好,不管怎麼安排,工作上都能有一個歸屬,唯有姚立才是最慘的。
收養他原本就是意外,相處久了,也有了感情。但他的年紀實在不合適。66年的時候,他也才15歲,考大學的話水平還差點,安排工作呢,年紀又太小。
姚雪薇最初的牽掛,原本就姚朵朵一個,看到她大學畢業,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姚雪薇就已經很滿足了。再加上,她工作的單位在後面幾十年還能遮風擋雨,連姚雪薇都沒有什麼可挑剔的地方。
家裡的另外四個孩子,遇上了就是緣分,姚雪薇會儘量給他們最好的,但卻沒有對姚朵朵的那種執念。
遇到上山下鄉的號召,這樣的大政策,誰都不敢犯忌諱。
所以就算知道他會吃苦,姚雪薇她們也沒有去強行改變什麼。
姚立自己倒是不介意:「農村的生活我熟,再加上你們把我安排在了姚家村,又近又有熟人照顧,日子不會難過的。」
幫他收拾了一大堆行李和糧票,姚雪薇叮囑道:「缺什麼東西記得給我們發電報,我給你寄回去。」
有錢有糧票,姚立就算掙不到多少工分,也不會餓肚子。十年後再回城,有家人的幫襯,他應該也會有不錯的歸屬。
但終究是浪費了十年的時間。十年後,他的哥哥姐姐們應該都已經小有所成了,但他卻才重新站到起跑線上。
等送姚立上了車,看姚雪薇還有些悵然若失的樣子,趙明理直接把人扯走,「再看也改變不了什麼。孩子們都大了,早晚都是要走的。咱們該過什麼日子還得繼續過。」
悲傷的氛圍被這麼一攪和,什麼都沒了,姚雪薇轉頭,感慨道:「有你做老伴,好像也挺好的。」
「年紀輕輕的,說什麼老伴呢。」趙明理斜著一雙眼睛看人,「以後你在廠里別人叫你老廠長,你樂意?」
姚雪薇忍不住嘿嘿的笑了兩聲,老實道:「那當然是不樂意的。」
第87章 番外
十年的時間一晃而過, 在這期間,姚雪薇和製造廠里的人, 都在盡力維護廠里的平靜, 默默的發展自身。
郭玉蘭兩口子因為去了京城,鬥爭的時候被波及,後面去姚家村待了兩年, 不過他們有姚立照顧,也沒吃什麼苦,後面有趙明理他們幫忙,他們起復得也很快。
華國的路一直都挺難走的, 不止有內部的阻撓,外部也有敵人覬覦, 唯一能借鑑的發展對象就是蘇聯大老哥。
摸著老大哥過河, 經過了那幾年的混亂和試錯,華國找到自己正確的道路之後,往前走的步伐很快就加速了起來。
因為要大力發展民生和工業, 不止軍費被裁減了一部分, 連各類軍工廠的資金而也被大量縮減。
製造廠自從建廠一來, 就沒有為資金髮愁過, 畢竟上頭有爸爸養著。這幾年外面風風雨雨, 但廠內卻是科研熱情高漲, 在姚雪薇的獎勵措施之下,製造廠搞了不少創新。
但現在上頭的意思還很明確:以後除了必要的項目,其餘的都得下馬,不然的話, 資金自己想辦法。」
經過那麼多年的發展, 各個軍.工廠基本上都是龐然大物, 除了那幾個正經的親兒子大廠,其他廠長愁得頭髮都快掉了。
輝水製造廠擴張了近二十年,老早就是萬人大廠。改革開放後,其餘生產民用產品的廠子倒是賺的盆滿缽滿,就他們製造廠,訂單少了近四分之一,要不是這幾年廠里注重創新,現在還有幾樣拳頭產品,訂單量估計還會縮水。
再這麼下去,廠子要麼發不起工資,要麼只保留一部分武器生產線,剩下的轉為民用,這樣掙的錢,才能夠養活廠里這麼多人。
不僅是輝水的製造廠,華國各地同類的廠子,都遇上了這樣的生存危機。
廠里的其他領導都愁得不行,姚雪薇卻早有準備的去出了趟差。
不就是賣飛.機、坦.克和槍.支嗎,國內沒有市場,也還能去拓展國外的市場嘛。最新的產品留給國內的部隊,那種已經淘汰的,正好可以賣給國外。
姚雪薇悄無聲息的出去了一趟,回來就給製造廠弄了個大單子。
「戰.機20架?發動機50台?坦.克15輛,還有火.箭.炮……五千多萬元的訂單,還是美元?」 副廠長尖叫一聲,先是驚喜,然後就是驚慌。
「這任務咱們廠暫時完不成啊。您出去的時候也不提前跟我們打個招呼,早知道……」
姚雪薇:「哪有什麼早知道。這事沒成的話,我告訴你們不是讓你們白擔心嗎。咱們廠就算馬力全開,也完不成這訂單,你怎麼不想著去找其他廠子合作呢,我們可是兄弟單位。」
趙愉成績也不好,但她興趣愛好發展得好,唱歌跳舞手風琴…… 跟學校老師們學了不少,高中畢業去當文藝兵也是成的。趙樂學習上不開竅就算了,其他方面也差點功夫。
姚雪薇只能替他安排道:「他平時沒事幹的時候,不就愛看老大爺們玩竹雕嗎?竹雕廠里也有幾個老師傅,技術挺不錯的,趙樂要是喜歡,可以送他去學。」
「等他高中畢業再問他吧。」趙明理無所謂的說道。
輝水原本是有幾個出名的竹雕大師的,公私合營之後,那些小作坊,都被整合在了一起,弄成了一個不小的廠子,裡面的產品大多都是賣給國外的工藝品,經濟效益不錯。
這兩個雙胞胎倒還好,不管怎麼安排,工作上都能有一個歸屬,唯有姚立才是最慘的。
收養他原本就是意外,相處久了,也有了感情。但他的年紀實在不合適。66年的時候,他也才15歲,考大學的話水平還差點,安排工作呢,年紀又太小。
姚雪薇最初的牽掛,原本就姚朵朵一個,看到她大學畢業,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姚雪薇就已經很滿足了。再加上,她工作的單位在後面幾十年還能遮風擋雨,連姚雪薇都沒有什麼可挑剔的地方。
家裡的另外四個孩子,遇上了就是緣分,姚雪薇會儘量給他們最好的,但卻沒有對姚朵朵的那種執念。
遇到上山下鄉的號召,這樣的大政策,誰都不敢犯忌諱。
所以就算知道他會吃苦,姚雪薇她們也沒有去強行改變什麼。
姚立自己倒是不介意:「農村的生活我熟,再加上你們把我安排在了姚家村,又近又有熟人照顧,日子不會難過的。」
幫他收拾了一大堆行李和糧票,姚雪薇叮囑道:「缺什麼東西記得給我們發電報,我給你寄回去。」
有錢有糧票,姚立就算掙不到多少工分,也不會餓肚子。十年後再回城,有家人的幫襯,他應該也會有不錯的歸屬。
但終究是浪費了十年的時間。十年後,他的哥哥姐姐們應該都已經小有所成了,但他卻才重新站到起跑線上。
等送姚立上了車,看姚雪薇還有些悵然若失的樣子,趙明理直接把人扯走,「再看也改變不了什麼。孩子們都大了,早晚都是要走的。咱們該過什麼日子還得繼續過。」
悲傷的氛圍被這麼一攪和,什麼都沒了,姚雪薇轉頭,感慨道:「有你做老伴,好像也挺好的。」
「年紀輕輕的,說什麼老伴呢。」趙明理斜著一雙眼睛看人,「以後你在廠里別人叫你老廠長,你樂意?」
姚雪薇忍不住嘿嘿的笑了兩聲,老實道:「那當然是不樂意的。」
第87章 番外
十年的時間一晃而過, 在這期間,姚雪薇和製造廠里的人, 都在盡力維護廠里的平靜, 默默的發展自身。
郭玉蘭兩口子因為去了京城,鬥爭的時候被波及,後面去姚家村待了兩年, 不過他們有姚立照顧,也沒吃什麼苦,後面有趙明理他們幫忙,他們起復得也很快。
華國的路一直都挺難走的, 不止有內部的阻撓,外部也有敵人覬覦, 唯一能借鑑的發展對象就是蘇聯大老哥。
摸著老大哥過河, 經過了那幾年的混亂和試錯,華國找到自己正確的道路之後,往前走的步伐很快就加速了起來。
因為要大力發展民生和工業, 不止軍費被裁減了一部分, 連各類軍工廠的資金而也被大量縮減。
製造廠自從建廠一來, 就沒有為資金髮愁過, 畢竟上頭有爸爸養著。這幾年外面風風雨雨, 但廠內卻是科研熱情高漲, 在姚雪薇的獎勵措施之下,製造廠搞了不少創新。
但現在上頭的意思還很明確:以後除了必要的項目,其餘的都得下馬,不然的話, 資金自己想辦法。」
經過那麼多年的發展, 各個軍.工廠基本上都是龐然大物, 除了那幾個正經的親兒子大廠,其他廠長愁得頭髮都快掉了。
輝水製造廠擴張了近二十年,老早就是萬人大廠。改革開放後,其餘生產民用產品的廠子倒是賺的盆滿缽滿,就他們製造廠,訂單少了近四分之一,要不是這幾年廠里注重創新,現在還有幾樣拳頭產品,訂單量估計還會縮水。
再這麼下去,廠子要麼發不起工資,要麼只保留一部分武器生產線,剩下的轉為民用,這樣掙的錢,才能夠養活廠里這麼多人。
不僅是輝水的製造廠,華國各地同類的廠子,都遇上了這樣的生存危機。
廠里的其他領導都愁得不行,姚雪薇卻早有準備的去出了趟差。
不就是賣飛.機、坦.克和槍.支嗎,國內沒有市場,也還能去拓展國外的市場嘛。最新的產品留給國內的部隊,那種已經淘汰的,正好可以賣給國外。
姚雪薇悄無聲息的出去了一趟,回來就給製造廠弄了個大單子。
「戰.機20架?發動機50台?坦.克15輛,還有火.箭.炮……五千多萬元的訂單,還是美元?」 副廠長尖叫一聲,先是驚喜,然後就是驚慌。
「這任務咱們廠暫時完不成啊。您出去的時候也不提前跟我們打個招呼,早知道……」
姚雪薇:「哪有什麼早知道。這事沒成的話,我告訴你們不是讓你們白擔心嗎。咱們廠就算馬力全開,也完不成這訂單,你怎麼不想著去找其他廠子合作呢,我們可是兄弟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