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顧亦徐現在對所有事情提不起興致,每天按部就班的起床,吃飯,看書,瞎玩手機,散步,洗澡,打遊戲,睡覺……

  在家這兩周,她把日子過得有條不紊,作息規律健康。

  唯獨沒有精氣神。

  那晚,程奕問她。

  離開後會不會想他。

  自己一個人能不能適應。

  到現在為止,顧亦徐的答案依然沒有改變——

  想,當然想。

  也能適應。

  真心實意愛過的人,怎麼可能說放下就放下?顧亦徐不與自己的心意抗衡,想得實在難受,便痛痛快快哭上一場,發泄出來後,人也就清醒了,換回接下幾個小時的寧靜,可以繼續干自己的事。

  顧亦徐最近常想,其實他說得很對——

  沒有誰註定離不開誰。

  她可以傷心欲絕,但生活還在繼續,遲早要放下。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曲終人散,各奔東西,都是人生常事。

  顧亦徐漸漸心如止水,應檸倒成了放不下心的那個,隔三岔五來看她,約她出門玩,可顧亦徐不想動。

  她現在神智無比清醒,不需要別人開解。

  應檸小心翼翼的姿態,和平時的大大咧咧完全不同,反而讓顧亦徐感到生硬、彆扭,她看到應檸,便又重溫一遍那天自己哭得昏天黑地的慘狀。

  唉……

  顧亦徐一想起來,頭隱隱作疼。

  應檸故意和家裡人玩失蹤,貓在酒店半個多月,應家起初沒動靜,後面遲遲見不到人,才開始慌了。

  應暄沉不住氣,最近到處在問應檸的行蹤,可她這段時間,除了顧亦徐沒見過旁人,能打聽出個鬼來。

  「再過一星期就是春節了。」顧亦徐好奇道:」你打算什麼時候回家?該不會要留在酒店過年。」

  「還早著呢,我等等看嘛。」

  應檸樂不可支,「反正鬧得動靜越大,丟的是他的臉。」

  現在圈子裡幾乎都知道,應暄把他妹惹急了,應檸一氣之下離家出走,鬧到這個局面,當初兄妹倆誰對誰錯已經不重要,旁人也懶得關心,現在關鍵是誰先示弱,誰理虧——應暄此舉算是間接服軟,面子裡子都掉光。

  應檸知道後,不屑嘁了聲。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

  她不準備這麼快回去,應暄還沒親口認錯,再等一等。

  顧亦徐:「你哥要是找人問我,我怎麼答?」

  「就說你壓根沒見過我。」

  應檸早想好說辭,「我那天來找你,但是你在璞山湖,我沒見到人,就自己走了。」

  顧亦徐心想,這理由說得過去。

  那就先這麼應付。

  ·

  晚餐飯桌上,顧母讓亦徐收拾幾件衣服,明天一早去蘇州。

  ——徐家今年回蘇南老宅過年,各家小輩攜兒帶女返鄉,徐苓君要帶顧亦徐一同祭祖。

  「舅舅他們都回蘇州?」

  「嗯,這次是你外公想回來,他年紀大了,想在老宅過年,你的兩位舅舅、舅媽,還有表哥表姐,包括他們孩子,都會跟著一起來。」

  「吳家的呢?」

  「也來。」

  「那沈家姐姐回來嗎?」

  顧母含笑:「都來,你的那些哥哥姐姐們都回去,你想見的人都有。」

  顧亦徐一聽這消息,終於高興了點,能夠見到久未謀面的親人,自是欣喜萬分。

  能看到女兒重展笑顏,徐苓君同樣頗為感慨。

  上一次闔族團圓,是十幾年前的舊事。

  那是顧亦徐度過最有意義的春節。

  蘇州老宅的舊主人姓徐,是外曾祖父的母親,她是位官宦小姐,顧名思義,出身於清末官僚家庭,這所宅子是她的眾多陪嫁之一。

  外曾祖父膝下共有兩兒一女,都是在此地出生長大,兩位老人在世時,各家子女都在深院宅子過冬守歲。

  直到二老逝世後,三位兒女挨個搬出去,長女沈芳林最早去了海外夫家,其次是次子,最後才是外祖父徐清鳳。

  徐清鳳那時政途勢頭正盛,長年在北京任職,偶爾回來一趟,往往只是探親訪友,或是懷舊,後來上了年紀身子骨不行,不大愛走動了,三五年都不定歸鄉。

  若非今歲病情兇險,在鬼門關上走過一遭,人經歷生死之際,忽然醒悟過來,說是要落葉歸根,差點性命丟在外鄉算什麼事,老人家身體剛好就收拾東西,急忙讓兒孫送他和妻子回到古鎮。

  徐家小輩拗不過,只得隨著到鎮上拜年。

  徐清鳳為長子,即是沈、吳二人的長兄,也是如今三家中資歷最深的老人,他大病初癒,執意回祖地,吳家那邊早有意派人探望,遂一併過來守歲。

  沈家子女都在國外,沈芳林腿腳不便,七十歲高齡的老人搭乘長途飛機,旅程奔波勞頓,路上隨時發生個意外,好心便成了壞事,此番她沒回國,讓外孫女沈玉顏代走一趟,略表心意。

  顧亦徐最想見的沈家姐姐便是她。

  當年在澳洲,沈玉顏對顧亦徐多加照顧,她聽母親徐苓君說過,外曾祖家中有一樣傳家寶,傳女不傳男,裝於寶匣中,沒人打開過,也不知裡面放的是什麼。

  沈姓長女嫁人生子後,本家默認將繼承家寶的後代冠上沈姓,表明身份。

  所以這一代繼承家寶的沈玉顏,實際真名應該姓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