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偏偏這時候,又下起雨來,著急忙慌忘了帶雨傘的人家只能咬牙朝著山里沖,巴望能夠找個遮雨的地方。

  爹不在,奚昭自覺要保護好家人。他護著娘跟二姐走在中間,自己跟秦叔胡叔守在外圍,隱隱呈現保護的姿態。

  越是這種時候,越是要防著小人。有人的一顆壞心壓制在道德和禮儀下邊,平時也會裝成人模狗樣,可一旦碰到律法無法壓制,也無人威懾的情況,立刻就會撕開披在身上的偽裝。

  奚昭可不願意給他們這樣的機會。

  等到了十里山,不大的山坡上已經站滿了人,這時候也顧不上挑揀條件,有塊地方站就好了。

  奚昭他們就選了一塊山腰的位置站定,走了一晚上誰都累的慌,又帶了乾糧的,就借著涼水啃起了饅頭,填飽一點算一點,沒帶乾糧的只能幹看著。

  有人看著,自然有人想要拿錢換,還有人躍躍欲試想要動手。

  可不能開了這個口子,一旦放開,道德的枷鎖被打開,情況就會馬上惡化。

  奚昭啃了半個饅頭後,到底尋找班頭的身影,他們跟他家同時出發,應該早就到了。

  果然,班頭已經帶著家人,站在另外一個地方啃乾糧。

  奚昭走過去跟班頭耳語一番,班頭瞬間領悟到,三公子腦子轉的真快,方方面面的都想到了。

  「人手不夠,可以找你熟悉的人,提攜一番。」

  班頭瞬間悟了,要不說富貴險中求呢,三公子這麼講,也就是承諾他挑選的人手,以後也可以加入衙門當差。

  雖然衙役在官吏里算是不入流,但對平民百姓來說就是入了公門吃公糧的人,光宗耀祖啊。

  而且,班頭還能趁機塞幾個聽他話的人,好處多多啊。

  有這根蘿蔔掛著,班頭就跟打雞血一樣來勁,很快就挑出十幾個青年,跟原本的衙役們組成巡邏隊,敲著銅鑼一路喊著,「各位居民放寬心,這裡水淹不上來,頂多兩天,救援就來了。」

  「稍安勿躁啊,遇到水災誰也不想的,正是大家齊心協力的時候。」

  班頭也不提別的,但句句都在闡述,危機是小事,總會過去的,大家齊心合力共渡難關。

  有心渾水摸魚的人,邁出去的腳還是收了回去,就是,危機頂多兩三天就會過去,但他自己的姓名家口鄰居都一清二楚,跑又跑不掉,還是收起壞心思罷。

  班頭巡邏了幾圈,以他的眼神自然看出來有人起了什麼心思,被他一嚇又收了回去。

  秩序被維持住了,居民們的心思就放在怎麼吃飽上。十里山上好歹也還是有植物有動物,一天少吃點也能混幾天,至少能夠等到大水退去。

  奚昭看秩序被維持住,終於鬆了一口氣。這樣就好,千萬別亂起來。

  天光大亮後,奚昭又發現了張家平,他跟著家人們也選了十里亭躲避,等他們一來,更不用擔心安全問題。

  第36章 救災

  顏氏跟張夫人打過招呼, 點頭問好。張家出來的急也沒帶護衛什麼的,兩戶人合在一塊,看起來人多勢眾, 沒人來招惹。

  張夫人雖然曉得自家孩子跟知州家的公子交好, 卻沒什麼機會跟他家大人打交道, 如今得了說話的機會, 拼命的湊到顏氏前面說著奉承話,說的張家平都麵皮漲紅, 使勁想要把親娘拉開,好容易拉到旁邊的角落去。

  顏氏瞧了他們, 奚昭還怕她生氣, 不料顏氏嘆了一口氣道:「可憐天下父母心, 她也是為了兒子好。」要是自己面前有學政或者國子監的夫人,她自己未必能穩住功利心, 也想給自家孩子博一個好印象呢。

  一想到這, 她都生不起氣來,雖然自己不愛聽奉承話,還是耐著性子。

  好嘛, 娘都這麼想得開, 他也不用勸了。

  張家平勸完自家娘親,滿面沮喪的過來跟奚昭致歉, 他都不知道怎麼解釋的好,夾在中間太難受。

  「好了,咱們兄弟不說外道的話。」奚昭安慰他,換了個話題,「衙役們正在撐船去救城裡的人,要幫忙嗎?」

  昨夜大多數人還是跟著大流出了城, 一小部分因為其他的原因沒走,奚昭唯恐還有落單的,他出面組織了一部分人手,讓他們搭乘小船回去救人,忙活半天,人手都被累癱了。

  與其讓張家平那麼愧疚,還不如把力氣用在救人上。

  果然,張家平爽快答應下來,並且派出幾個夥計一起幫忙。

  撐船的隊伍換成好幾班,輪換著進出內城,陸陸續續救出幾十人,暫時安頓在十里山上。

  奚昭開始跟娘一起點算還剩下多少吃的,除了乾糧,顏氏還揣了幾盒子綠豆糕桂花糕,少吃點還是能夠撐幾天的,就是沒有熱水喝,比較難捱。

  奚昭跟秦叔一起出發去山裡找柴火,帶回來的乾草跟樹枝雖然濕了,但是晾一晾還能用。

  從晨光微熹到中午,天色始終陰沉沉的,下午又下了一場雨,水位線還漲了一些。

  而被困在安寧縣城的奚明淵,都快急瘋了。

  安寧縣本來地勢就低,況且堤壩還年久失修,還缺銀子。本來奚明淵是打算秋里,讓農閒的人加固堤壩的,那知道沒等到那一天,雨水先來了。

  奚明淵前去巡邏,結果一場大雨,水漲了起來,把奚明淵困到那裡。而且,堤壩還被衝垮了。

  奚明淵連忙組織人手往高處轉移,等忙活完了,天都亮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