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奚立業是真的覺得自己沒錯,從前總覺得這個堂哥對他很好,不論什麼時候都體貼用心,看著他缺什麼,就給他什麼,只要他對著點心瞟一眼,整盒的讓他帶回來,生怕他吃不到,難道他家就買不起嗎?這種好里,帶著十足的施捨,跟隨手賞給下人又什麼區別?

  他壓根就不需要這樣的施捨和憐憫!

  奚昭都快氣笑了,忍不住大聲起來:「你覺得我送你東西,是施捨?我就那麼閒的慌,怎麼不出門隨便找個乞丐,把東西給他呢?」

  奚立業這才發現自己竟然把心底的實話都說了出來,哽了梗,不吐不快,「你給了乞丐,乞丐只會說兩句謝謝,而我就能變成你的跟班,任你驅使......」

  就像他爹跟奚明淵的關係一樣,忙前忙後任人驅使,當然這句他沒敢說出來。

  「沒想到你我之間的怨氣竟然有這麼深,我沒什麼好說的。」奚昭這回是真的失望了,他艱難搖搖頭,「給彼此留一點體面,就這樣吧。」

  他說著都懶得搭理他,徑直越過奚立業走了。奚立業站在原地,倔強的昂著頭,他!沒!錯!

  明明就是對方的問題!

  不管是有錯沒錯,奚昭問清之後難受的很,他以為堂弟只是長大了關係沒從前那麼密切,沒想到他竟然是這樣想的。

  沒勁兒透了。

  張家平一直在努力捅他胳膊,「怎麼這麼提不起勁兒來?」

  「沒事,我擔心月考考不好。」奚昭懶懶的回答。

  「你都擔心,我還活不活了?我名次比你還低呢。」提到這個話題,張家平立刻感覺吃飯都不香了,他們玄班四個班一起排名,一共加起來一百二三十,他只能考到七八十的位置,好難啊。

  「與其擔心,那還不如多複習兩句功課!你擔心一回,就拿出課文複習兩句,豈不是比白白擔心強多了?」奚昭幫著他翻開課本,「現在開始,背!」

  他自己也翻開課本開始記憶,跟枯燥的課本瞪眼,拿著白紙抄寫起來。他才不會生氣,哼,不值得。

  他一邊唾棄自己虛長這麼多歲竟然還跟小孩子計較,一邊又覺得怒火上頭。

  他曾經也有一個類似的朋友,認識了十年,奚昭自認關係融洽親密無間,沒想到只是單方面的

  「認定」。那人只覺得兩人的關係是施捨,是他單方面的忍讓和退步,最後在奚昭的一臉懵逼中,兩人吵了一架,就此鬧翻。嗨呀呀,事後想起來奚昭都暗恨自己吵架時沒發揮好,真該噴他一臉。

  枯燥的課文果然有很強的平息怒氣效果,腦細胞動起來,他慢慢的就不氣了。

  親人之間的關係好不好,就像抽盲盒,可能會抽到絕世隱藏款,也有可能抽到最不喜歡的款式,這些全都看運氣,要是碰到運氣不好,也不能怨天尤人啊。

  張家平的眼神在認真複習跟怨念橫生的奚立業之間看了看,喲,這是要鬧出事來啊?不會是為了他的事吧?

  他很忐忑,老話說疏不間親,可別因為他的緣故,鬧的人家兄弟不痛快。

  但出乎張家平意料的是,奚昭過後的態度十分平靜,不怨不怒,就跟對待其他的同窗沒有區別,平和安靜。

  難道這是沒事的節奏?張家平看著兩人跟沒事人似的,漸漸放心了。

  殊不知親近的人之間,平靜是比大吵一架還要可怕的。吵,至少還能有話說,吵著吵著就把心裡話講了出來,勉強能算溝通成功,平靜那就是溝通的欲望都沒有了。

  很快,月考到了,張家平也沒空想這些,天天熬著夜複習功課,整個玄班進入一種緊張的氣氛,誰也不想落後於人。

  月考的考試內容,跟童生試差不多,考的是對四書的理解記憶,文章一篇和應試詩一首。因為應試詩是奚昭的弱項,他反過來不再把精力用在這上面,集中突破四書和文章。有人選擇是彌補自己的短板,但是短板再怎麼補也就是拉到平均水平,而長板愈長,反而能脫穎而出。

  當然,這種方法只能用於短時間的提高,要是長久來看,還是應該慢慢的補上短處。考試考了一整日,學生們出課堂時都精疲力盡,神色懨懨。

  他們能夠獲得半日的休假,先生們也好趁時間批改試卷,再把成績公布到布告欄里。

  奚昭已經考完,成績那就是改不了的,查漏補缺都是以後的事情,他準備趁著這半天,去逛一逛書店和字畫店。

  要是手機WiFi在手,他能在家裡宅上半月不出門。但這個時代什麼都沒有,連戲班子都要出門去看,悶的慌不是只能出門去逛嗎?

  他約了張家平一起去逛街,兩人在街口碰頭,然後一家家的逛過去,順便閒聊。

  「三兒,說起來報名縣試的時間也快到了,你打算下場一試嗎?」奚昭一邊翻著手裡的書,一邊問。

  「我哪有那個把握?」張家平苦笑著:「不瞞你說,我是私下問過先生的,先生讓我再多學一年,把握大些,現在去考,在兩可之間。要是落榜還算運氣好,要是掛在榜尾考中,院試的名字就很難提高了。」雖然榜尾也是中,但張家平無疑希望自己的名詞能夠好看些,也不枉費他爹費勁給他拉關係。

  「這倒也是,我爹也是這麼說的。」其實奚昭也想著要早點考中的,他爹是外放到此,等到任期結束還要另外指派地方任職,到時候不管是回京城還是別的地方,都離祖籍遠的很。而考試學生必定是要回原籍考的,朝廷一直都會嚴防「科舉」移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