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嘩,三百!這個數字已經超過大部分的穀子了,誰能不心動呢?

  眾人灼熱的眼神匯聚到那些凌亂散落的穀子上,此刻穀子在他們心中不亞於救人性命的靈丹妙藥。有人哭有人鬧,甚至還有跪地哭泣的。

  就連負責看稱的老漢也沒忍住背過身去,揉了揉眼睛。他想起了幾十年前,恰逢大旱,貧困的祖輩只能吃樹皮啃草根,瘦成皮包骨,硬生生熬下一條命來,也落下不少病根早早去世。

  如今有了良種,以後再也不用餓肚子了!嗚嗚嗚......

  緊接著,就是那些人去衙門排隊登記,到時候會隨機抽取一些人,讓他們領到種子,然後種進自家地里。城內熱火朝天討論著這些話題,人人都在期盼,早點輪到自家。消息先從玄州輻射到臨近的城市,再通過商隊和親友間慢慢傳到外地去,再後來人人都曉得,有了良種啦。

  玄州地廣人稀,最缺的不是土地反而是勞動力,所以傳出類似的消息後,不少沒田沒產的民眾,心動了。

  反正也不會更糟,對吧?

  陳二丫就是這其中的一個,她聽說這事,鼓足了勇氣帶著親娘,一邊問路一邊徒步跋涉,靠著一點微薄的積蓄終於趕到了玄州,在看到玄州高大城牆那一刻,差點腿軟的倒在路邊。

  陳二丫勉強站起來,目的地是到了,但是還沒有問清田的事,她還不能倒下,拖動著酸麻的腿腳,準備挪到城門口問清楚。

  等走近才看到,城門口搭著好幾處攤子,排了好多好多人,還有人維持秩序,「這邊這邊,新來的人想要領土地的,這邊排隊,拿出文書資料來,提前拿在手上!」喊了三遍後才停下,把想要插隊的人拉下去。

  陳二丫看出自家娘手腳都沒力氣,於是把人扶到牆角坐著,自己去排隊。排隊的也至少有十幾個人,陳二丫等著等著,就覺得手腳發麻心臟猛跳,眼冒金星後咚一聲,突然就不省人事。

  等她醒過來時,只覺得嘴裡甜津津的,一股甜水正順著喉嚨往裡留,陳二丫跟著咽下去,這才緩緩張開沉重的眼皮。

  她這是,怎麼了?

  「你沒吃東西,餓暈了。」

  陳二丫扭頭,看到自己半靠在一個天仙樣兒的姑娘的懷裡,破爛的衣裳把姑娘的水藍衣裳蹭出幾個灰色手掌印,無比醒目,陳二丫臉漲的通紅想起來,這衣裳一看就很貴,她怎麼賠得起?

  「你現在還暈著,別那麼快動作,來,把剩下這點糖水喝完。」姑娘溫柔說道。

  陳二丫砸吧嘴回憶那股味道,甜滋滋的,比她們自家的紅糖還好喝,紅糖放久了發酸,這個糖卻是純正的甜味,陳二丫不舍的推開碗:「給我娘喝,她也沒吃東西。」

  「她也有,你看。」

  陳二丫側頭,果然她娘正在狼吞虎咽的喝著糖水,一副意猶未盡的樣子。

  喝了糖水也有了力氣,陳二丫勉強爬起來,跟自己娘靠在一起,千恩萬謝的感激恩人。

  「沒事,這本來就是我該做的。」藍衣姑娘笑了笑,「你們先在旁邊等一會兒,等輪到你們再去登記。」

  陳二丫又是講不完的感謝,然後耐心的坐著,伸長脖子去看登記處。

  藍衣姑娘看出她的焦慮,於是乾脆給她解釋,遷了戶籍後又該怎麼去開墾荒地,如何的落戶等等,如果有一技之長,還可以順便做個登記,一旦同行業缺人了,會有人上門來問願不願意去做工,什麼技藝都沒有但是肯吃苦的,還可以去各處作坊應聘,總之在玄州只要肯賣力氣,總能尋到一碗飯吃。

  陳二丫不住的點頭,把這些信息牢牢記住,打算到時候再商量。

  這時陳二丫才看到,藍衣姑娘背後還站了一個男子,正含笑的看著她,安靜等候。等到藍衣姑娘說完了,二人這才轉到旁邊,低聲商量著什麼,陳二丫能聽到幾個音節。

  「我覺得,這個地方還缺個休息區,萬一再碰到長途跋涉的,可以先喝口熱水,然後坐著休息休息。」

  「這個的確很需要,就是不累也會渴,另外登記人員也是,每隔半個時辰提醒他們一次喝水。」

  「還有,我覺得可以把絹花作坊也挪一個過來,給女員工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糖坊跟肥皂坊需要的能幹活的,但是絹花作坊更需要心細的女性。」

  「可你要是把絹花作坊轉過來,路上的運費就占了大頭,不虧本嗎?」

  「肯定會少賺,但是除開玄州外的幾個城市,同樣也有市場,再說了本地女子就不能愛美嗎?」

  藍衣姑娘低頭,「那隨你。」

  「我這不是跟你商量嗎?咱家的事情當然商量著來,你可是主人唉!」

  藍衣姑娘瞪他一眼,但是眼睛亮晶晶的,充滿了陳二丫看不懂的情緒。

  他們又在登記處站了一會兒,看到有條不紊排隊的人群,轉身離開,二人一起拉著手說說笑笑,背影慢慢變小變淡,卻是說不清的永恆。

  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千年後。

  從馬車再到鐵路, 再到高鐵,以前要花一個月時間的路程,如今只需要十多個小時的飛機, 就能達到目的地,路上還平穩,成了大家出門旅遊的首選,所以一些很偏遠的景點, 也成了新興的網紅打卡點。

  比如以前版圖上的玄州城, 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完好的古城鎮,聽說裡頭的建築和城牆, 都是一千年前保留下來的,經歷風吹雨打褪色變化卻不倒,甚至還保留了一些特別漂亮的古建築,正好是新晉的漢服拍照景點,當地政府為了發展旅遊行業,還特意搞了祭典活動, 吸引遊客, 恰逢暑假, 那人流量就別提有多少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