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辦作坊他們都是熟手,選場地招員工還有管理,都是信手拈來,就算擴大了規模也一樣。而經過切碎,過濾和熬煮的甜菜汁水,終於變的名副其實。

  「出糖了出糖了!」員工高興喊著,林嶼伸頭往罐子裡一瞧,粘稠的褐色固體,可不就是糖嗎!

  「繼續脫色,一定要做出雪白的綿白糖來!」白糖能用在糕點裡,價格又比普通飴糖翻了五倍,林嶼打算一半做成普通糖一邊做白糖,高端低端包攬市場。

  第二百零五章

  桌面上擺著一盤雪白的糕點, 比那天上的雲還要潔白,同時散發著香甜的滋味,讓人一聞就食慾大開, 恨不得把全部糕點卷進嘴裡。

  白老就是這樣,要不是上了年紀不能吃太多甜的,他是恨不得一口氣吃上三盤綿白糖糕。

  「這東西,真有這麼好吃嗎?」信王疑惑掂起糕點, 他左看右看只覺得, 這就是普通的糕點啊!

  「那是你平時不愛吃甜的,綿白糖糕因為用到了白糖, 價格可比平常的糕點貴三倍,就因為賣相和味道。」盤子內糕點全部都吃完,白老遺憾放下手。

  「罷了,我只需要知道東西好賣就行。」信王搖搖頭,「先把第一批的貨送到京城去。」

  如果真好賣,他也不用發愁軍費的事了。雖然本州賦稅任由他取用, 可本來也沒多少。

  「那你可就瞧好了。」白老信心十足, 就等著用事實來證明。

  林嶼在糖作坊內忙活這麼久, 終於有了成果,因為白糖產量不高,定價很高, 所以適宜定到高端市場, 讓消費力高的客戶去購買。

  剩下就是讓作坊里的人按照工序, 慢慢的生產, 因為有足夠的原材料, 這門生意就能細水長流, 穩賺不賠。

  林嶼還另外發現一個在信王麾下做事的好處。一般作坊招聘的工人, 前期總要想辦法磨合培訓,用待遇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可這回糖作坊一說招工,全是一窩蜂擠過來應聘的啊!剛開始林嶼還以為是被待遇打動的,結果等幹了一段時間後閒聊,工人們這才老老實實的說,都是聽說信王的作坊招人才來的。

  「肯定不會坑我們的嘛!」工人們心裡這麼想的。

  林嶼想,至少他選的這個合作者,品性還算是過關?

  正想著,工人說門口有人找他,林嶼換掉工衣出門一瞧,沒想到竟然是沈姑娘,正在作坊門口翹首以盼。

  「沈姑娘怎麼來了?」

  沈明玉站直了,勾起一抹笑來,「怎麼,不歡迎?」

  「怎麼會!當然歡迎,不過作坊里雜亂的很,擔心嚇到你而已。」

  沈明玉兩手一攤,「我又不是沒見過!從前釀酒作坊難道很雜亂?我還不是一樣的進去。」她反駁道,「不過我今天來是有正事的,能參觀一下製糖作坊嗎?」

  「嗯?」林嶼有些遲疑,如果是他自個的作坊,他肯定毫不猶豫就答應了,可這裡不是啊。

  沈明玉看出他的為難,連忙補充:「我在外圍瞧一瞧就好了,主要是想看看工人的狀態。」她從袖中取出一疊紙張,很是苦惱,「我寫的《製糖說》,已經改過七八遍,總覺得差了一點什麼。」

  紙上已經是她改過的文章,不管怎麼修辭,始終欠缺一點。沈明玉覺得閉門造車不太行,這才厚著臉皮過來想實地考察。

  上次沈明玉所寫的《玄武樓觀畫記》,已經被沈東籬一併拿去京城,在場親歷過事件的人,讚不絕口,誇獎這篇文章是「辭藻樸實,情真意切,婦孺皆知」,因為流傳頗廣,引得洛陽紙貴,也順利把沈明玉的名氣傳了出去,就連玄州這等偏僻地方也聽說了。

  但沈明玉並沒有因為一時名氣自得,反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寫文章上,在這段時間裡又寫出一篇《鬢間花》和一篇《杯中物》,現在又把新文章的內容定到了甜菜糖上。

  如果能夠順利傳播,對糖類銷售當然是有利的宣傳,這種好機會林嶼肯定不能放過,他考慮後就答應了沈明玉的請求。

  製糖作坊不算大,但各種材料跟工具都收拾的很整齊,因為是食品行業,乾淨最重要,林嶼一貫是注重衛生,在作坊門口擺了足夠的水,凡是進出的人都要再三清潔。起初工人不習慣,但在強力的督促下,最終還是慢慢適應。沈明玉一瞧,悄然點頭。東西乾淨,吃起來才放心。

  走馬觀花看過作坊後,林嶼又從生產線上抽調了三名工人,讓他們來聽沈明玉念之前寫好的文章。

  工人們不會華麗的修辭,但對工藝順序門清,有沒有寫錯有沒有錯漏,他們一聽就知道,在林嶼再三鼓勵下,終於開口指出其中不足。

  沈明玉認真傾聽著,恍然大悟的在文章里修改,她之前的版本雖然好,也始終是空中樓閣,懸浮著不接地氣,聽完工人意見,恍然有種茅塞頓開感。

  林嶼想起以前聽過的閒聞軼事,有位非常有名的大詩人,在每次寫完詩後都要找鄰居的老奶奶品鑑,直到老奶奶也能聽懂為止,他的作品才算完成,所以他的詩句通俗易懂,街知巷聞。

  傳聞真假不論,至少這個法子挺好。

  沈明玉又增加了一個新的版本,這才心滿意足的把紙張收好,今日不虛此行,她的文章改的非常好。

  林嶼準備把沈明玉送回城去,作坊在城外人煙稀少,不好找馬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