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老大拉走自己的髮小,發小失聲喊著:「什麼?你是來賣做豆腐的工具的?」

  王老大絕望了,這下大家都聽到了,他還怎麼下台?他破罐破摔的說:「對啊!我就是來賣工具的!」

  如果這事私下商量,還有講價的餘地,他服個軟低個頭,還能把家裡欠的債還掉。現在...能賣掉就算不錯了。

  當初王家三兄弟搞降價,剛搞了半個月心裡就後悔了,別人做豆腐是賺錢,他們是虧錢,還越虧越多。本來就是指望把豆乾鋪子弄垮,自己再慢慢把生意招攬回來,結果人家避開他們,跑去縣城開店了。

  還鬧什麼鬧?人家絲毫沒有損失,反而是王家褲子都虧掉了,大豆都是賒的,現在買賣人擠在他們門口,等著讓他們給豆子錢。

  沒奈何,他們只能賣掉家當,先把欠債補上。

  想來想去,能出個高價的也只有林家三叔這邊。

  聽明白了前因後果,三叔翹了翹嘴角。這王家人覺得他是冤大頭不成?被人對付了,還要巴巴的送上去幫忙?他又不是犯賤!

  三叔不咸不淡,話說的冠冕堂皇,自家的店鋪規模小,根本用不著第二套工具,所以還是散了吧散了。

  王老大心知理虧,還鬧了一回烏龍,只能怏怏的回去了。聽說後來,還跟自己的髮小吵了一架。

  王家的豆腐工具當初花了真金白銀置辦的,想要賣個好價並不難。但他們三兄弟一心想把債務一口氣還完,於是對出價的人總是百般挑剔,久而久之,就再也沒人買,只能白放著。

  他們想要重新把豆腐生意做起來,還是那句話,能用一文錢買到的,為啥要花三文?周圍人都不願意買。無奈之下,工具以平時一半的價格賣掉。王家三兄弟收攏心思,開始種田還債。

  後來,三叔託了人轉了兩遍手,把工具買了回來,不勝唏噓。

  「好好的家業,就這麼被三個敗家子搞散了,終究還是他們心不齊的緣故。」三叔對著底下的兒子,「前車之鑑啊。」

  「爹,我們都懂的,兄弟齊心才能旺家。」三兄弟齊齊回答,以前看到家裡有銀子後升起的幾分小心思都散了。

  畢竟在古代,人多力量大,單打獨鬥的始終不成氣候。就拿裝修鋪子來說,有人幫忙做事肯定比一個人忙活好。

  這邊還是有條不紊的籌備開業,林嶼的時間空下來後,每隔幾天去香膏鋪子一躺,看看銷售情況。

  蓉蓉對香膏鋪的買賣逐漸上手,絹花銷售也不錯,收入慢慢穩定。

  而對於村長之前提過的事情,林嶼心裡有了模模糊糊的主意,還在實踐中。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其實林家村靠著一座大山,山里物產豐富,隨便找點特產都可以。但要說道有把握成功的,還是人工養殖蘑菇。

  蘑菇是食用廣泛的一種真菌,營養豐富,對於食用有好多種法子,不論是炒菜還是燉湯都十分美味,又耐久放,曬乾之後能放大半年。而且,曬乾後的蘑菇能夠賣到三百文一斤,相當的昂貴。

  但具體怎麼養殖,林嶼只有一半的把握。之前,他在山上發現好幾處樹根下有蘑菇,於是當時把含有菌種的泥土移栽到另外一處腐泥里,最後成活的只有一半。

  可能是他遺落了殺菌這一步,如果殺菌後,能夠成活大半吧。

  「一半?已經很夠用了。」村長聽了這事,「你當真有把握種植?」

  「大伯伯,口說無憑,我帶你去山上看個明白。」林嶼把人領到山上,看到他移栽在腐泥里的蘑菇,一個個圓滾滾的,長的正好。

  「所以大伯伯如果真的信我,就先在您家裡跟幾個親近的人家之間試一試,左右蘑菇長出來一批也只需要兩三個月,事情成了,再讓所有人都種上,如何?」

  村長沉吟不語,風險跟收穫林嶼都說的清楚,就看他怎麼選了。

  「好,好吧!左右也就是費點人力,辛苦點,不要許多本錢,這事做得!」村長下了決定,準備回去找人安排種蘑菇。

  蘑菇種植最好在陰暗潮濕的環境,而水氣過大也不行,還得經常通風,不是每家都有條件準備一個專門的蘑菇房。

  村長費勁吧啦的找了一個差事來,結果跟他親近的人,不情不願推三阻四的,把他氣了個仰倒。

  「愛干不干!真是天生的窮命!送到手邊的飯都不吃,要餵到嘴裡去。」村長罵罵咧咧,也不找其他人了,只按頭讓自己的兒女準備蘑菇房。

  到時候自己發了財,眼紅死他們!

  村長讓兒女先去準備麥草,把麥草乾草泡過之後切碎,用麥草在地面鋪上一層後,再撒上麥草碎,鋪個三層左右,漚在那裡。

  這個活不累,但是繁瑣,需要人細心照看,村長正指揮兒女切麥草,聽到外面有人喊他的名字。

  「大伯伯,您在家嗎?」有人隔著籬笆喊村長。

  村長過來推開木門,辨認出來的是個小姑娘,不安的搓動兩手。

  「小翠啊,有事嗎?進來說進來說。」

  小翠捏著衣角,「大伯伯,沒事沒事,我問句話就走,那個,我能跟著學怎麼種蘑菇嗎?」

  「你想學?你爹娘呢?他們人呢?」村長問了兩句,突然明白:「你不會是打算自己一個人干吧?你才多大啊!粗活該讓你爹娘做才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