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效果的確不好,蚊子還是嗡嗡的。點著草就有效果,不點就沒用。」楚楚說。

  「要是有蚊香就好了。」林嶼隨口說:「蚊香可是過夏三件套。」蚊香扇子和冰棍,可是必須準備的三件套。

  可是現在沒有蚊香,更沒有冰棍。

  等等!林嶼支愣起來,他記得硝石可以製冰,而蚊香,可以用木屑,松香粉,以及雄黃來製作,如果做出最常見的盤香形狀,甚至可以點上一整晚,整夜工作。

  對啊!他可以試試做蚊香吶!畢竟蚊子真的很煩人。

  說干就干,林嶼翻出家裡端午節剩下的一丟丟硫磺粉,木屑跟松香用研缽一點點研磨粉碎,再按照比例加水混合,第一次未必成功,他記下用量,以備下次改進。

  第三十六章

  混合了松香粉的泥團格外粘手, 林嶼把它們混合均勻,糊的兩手都是泥巴,他用竹片細細的刮進研缽里, 沒有模具就捏成小小的寶塔型,上面尖底下方,看起來真是慘不忍睹。

  簡直是林嶼手工事業的滑鐵盧!

  不過東西外表不重要,重要的是功能!他這麼安慰自己, 然後把寶塔蚊香平鋪在草紙上, 放到屋內陰乾,夏天溫度高, 很快就干透了,林嶼上手一捏,窩霍,從中間斷開了。

  大概是黏性不夠,或者其中的比例沒對,林嶼加大了松香粉的比例, 再次試驗後, 新做出的蚊香才保持完整的形狀。

  接下來就是試驗它的效果, 關緊了門窗後,把蚊香放在桌面上,跟易燃物都隔開, 等到二十分鐘充分燃燒, 推門進去, 平時嗡嗡亂飛, 格外囂張的蚊子紛紛暴斃, 倒在了桌面上。

  實驗取得初步成功, 證明了這個蚊香是可行的, 可是!味道特別的難聞,嗆人的很,人在屋裡熏的眼睛難受。

  一起打下手的康平康安早就跑了出去,林嶼把窗戶推開透氣才跑的。

  康安在屋檐下咳嗽,咳的眼淚直流,他好容易緩過氣來,舀涼水洗手洗臉,舒服點了才說:「大哥,蚊香還得改進!這是熏蚊子還是熏人吶!」差點他都要背過氣去了!

  林嶼也灌了一瓢冷水清醒頭腦,「就是,還得再改!」

  他也就是死記硬背了配方,具體的比例還是需要自己慢慢改良。

  林嶼把松香粉跟硫磺的比例不斷的增加減少,終於試驗出了最和諧的配比,而這樣做出來的蚊香雖然燃燒時間不長,但驅蚊效果最好,只要在臨睡前先點兩隻,保證安睡到天亮。

  蚊帳雖然也好,也隨著天氣的變熱,裡面會悶悶的不透氣,也難以感受夏日夜晚清涼的穿堂風,現在二者可以兼得。

  小風吹著,屋內安安靜靜,一夜好夢。

  不過,最近是不是旱太久了?一連十多天,連一絲雨水都無,地里的麥子焉噠噠的垂著腦袋。

  青里透著一絲的黃,還要再等大半月才能徹底熟透。

  不過也好在,現在不需要大量的澆水,種麥子有一句諺語叫「澆花不澆籽」,就是說在農作物開花的時候需要多澆水,快成熟時反而不需要。

  大家擔心的是另外一件事,現在不下雨,等到收穫時雨水綿綿,曬不干麥子可就傻了,一年辛苦全都白費。

  為了這個,村里人是天天在田邊轉悠,一天盯七八次麥子,恨不得它馬上變黃成熟,好收進倉庫里。

  不到進倉那天,心裡總覺得懸乎。

  而林嶼不僅要擔心地里的收成,還多了一樁事情要做,就是去收購大豆。

  大豆七月成熟,飽滿發黃的豆莢一剝開,就是正正成熟的豆子。

  去年因為臨時起心思收購豆子,價格比平時高,到了春天甚至漲到五文一斤,這些都是被迫提高的成本吶!無奈豆乾不二價的招牌已經打了出去,三叔硬是壓著沒漲價,利潤變薄很多。

  不過也好在,誠信經營的基調定下之後,很多人都覺得「林氏豆乾」不僅賣價實在還味道好,占據了長興縣大部分的市場,每個月的銷售額都在穩定增加。

  大豆只要曬乾後又耐放,三叔打算趁著收穫季,能收多少算多少。家裡的男人都要派出去收購豆子,林嶼也跟著要去。

  為了讓四個孩子長長見識,林嶼輪換著帶他們出去。

  其實種豆子的農戶分布的很散,零零碎碎的,挨家挨戶的收,半個月也未必能收起兩千斤。想要效率高,只能是提前跟那個村的村長打好招呼,說某月某日上門來收取,讓想賣豆子的農戶提前準備好。

  這次他們要去的村子就是距離林家村五十里外的一個魏家鋪,魏家鋪的村長跟三叔還有幾分交情。

  林青山提前僱傭了四輛牛車和車夫,天沒亮就出發了,走出二十里地,林嶼的瞌睡也被顛醒了,興致勃勃的跟著車夫想要學趕車。

  「趕車就是控制牛的方向,牛乖乖走就不動它,如果去吃路邊的草就給它一鞭子,讓它乖乖的。」車夫一邊說,一邊愛惜的摸著牛背。

  這話一聽就信不得,耕牛就是車夫的命脈,不過這老牛脾氣好也認識路,就算換了人駕馭它,它也乖乖跟著前頭的牛,沒有拐到岔路上。

  林嶼趕了一段車,慢慢找著一點感覺,其實跟開車差不了多少就是控制方向,而且牛車還是聲控的,更簡單一點。

  「小哥學的挺快嘛!想當初我學牛車,花費了好幾天牛才聽話。」車夫誇獎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