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江寄坐在漢白玉階上的金龍座上,看著底下跪在地上咄咄逼人的蕭錚等人,神色陰鷙。

  前世顧綰被賜死,他沒及時趕回,沒見到百官乾清宮前逼狗皇帝場景,如今情形重現,他渾身戾氣再壓不住,只想一刀一個,將這太和門石階染紅重洗一遍。

  「去看看,攬月殿那邊在磨蹭什麼,怎麼還沒過來。」江寄不耐煩等,催了一聲。

  伺候在他身側的內侍聞言趕緊應諾退出殿去查看情況。

  底下帶著百官跪著的蕭錚見狀,心裡更沉,他不由緊了緊他手裡持著的鐵券。

  為確保這趟逼宮萬無一失,他將賢宗賜給蕭家的免死鐵券帶上了,原以為只是周全準備不會用上。

  可如今皇帝的態度,卻讓他感到了不妙,他只怕估算錯了一步。

  皇帝敢那麼快對太后動手,說不得是已經做好了各種籌謀準備。

  原來他為鎮國公告病在府沾沾自喜,現在他卻擔心起鎮國公這個變數來。

  只希望他和寧王派的人,能守住宮門和玉茗山那邊。

  「陛下,柔嬪娘娘到了。」

  蕭崢心裡不安,殿外內侍稟告的聲音響起。

  「傳。」江寄瞥一眼一旁聽到稟告,面色更差幾分的蕭崢,冷道一聲。

  太和殿是眾臣朝議重地,后妃不能涉足之地,這還是開朝以來,第一次傳召一名嬪。

  眾跪地的大臣到這時忽然感覺不對勁,他們這趟似乎要出事。伴著這樣的不安,一名身著素白宮裙女子慢步進了殿。

  她面上帶著薄如蟬翼面紗,面紗下罩了半面銀面。

  大概是第一次面對這樣的陣勢,還是在莊重肅穆后妃不能涉足之地,女子明顯有些怕,她輕跪去地上行了大禮。

  「拜見陛下,不知陛下宣召嬪妾,所謂何事。」

  江寄沒回女子,只看向蕭崢:「蕭大人,你先前說,朕昏聵,強占臣妻,要朕給天下一個交代,朕現在便給你個交代。」

  「柔嬪,掀開你的面罩,讓蕭大人看看,你是不是蕭大人口中的寧王世子妃。」

  蕭崢聞言心裡咯噔一聲,他兀然看一眼殿中女子,女子跪在地上,面被薄紗照著,看不分明她臉上神色,只能看到她隱隱發顫身子和因為緊張不停捻捏帕子的手,似反應過來皇帝吩咐了什麼,她猛然抬眸,含淚望向了皇帝:「陛下。」

  她的反應再正常不過,再是有野心女子,得知自己會被揭穿身份,也會害怕。

  可若當真沒有問題,皇帝怎麼敢用她來當眾對峙。

  「陛下如何證明,這是真的柔嬪?」

  電光石火間,蕭崢總算想到了不對在哪裡,就算昨夜他接到了攬月殿沈柔給衛潛的親筆回信,確定人在宮中,可他又怎麼能確定,請出來的這位是真正的沈柔。

  他沒法確定,皇帝也無法自證。

  皇帝強占臣妻這個罪,背定了。寧王起兵也有了由頭。

  或許,還能藉此將太后請出。若是太后沒遭遇到不測。

  想到這,蕭崢心裡定下。

  「老臣和殿內大臣和後宮有別,從未見過宮中柔嬪娘娘,無從辨別。」

  「蕭崢,你大膽,你這是在指責朕暗度陳倉,以假亂真?」

  江寄狠拍一掌龍椅扶手,怒掃向蕭崢。

  這是衛瞾沉不住氣心虛發怒的一貫反應,蕭崢沒因此怕,神情反而松下,他拱手道:「微臣不敢,微臣只是希望陛下自證清白能做到天下人都無可指摘。」

  「無可指摘。」

  江寄冷笑一聲:「那依你之見,朕該如何做才能叫天下人無可指摘?」

  「宮中妃嬪,每日必到太后宮中請安,太后應該是最知曉柔嬪是不是柔嬪之人,而太后歷來公正公允,是唯一能讓群臣信服之人。還請陛下安排人去接太后回宮相證。」

  蕭崢不假思索道,他話音一落,屬於他一系的重大臣隨之附和:「首輔言之有理,請陛下安排人迎太后回宮......」

  「請陛下安排人迎太后回宮。」

  「蕭大人這話,微臣不認同。」

  群臣懇請聲此起彼伏,一旁,顧祈年清泠聲音在這響亮聲音中響起。

  「陛下清譽不容染污,君沾臣妻是惡名,更是穢名,陛下有必要自證,與寧王府對峙,但請出太后驗證柔嬪是不是柔嬪微臣卻不贊同。」

  「眾所周知,太后最看重陛下,最後太后便是認定柔嬪是柔嬪,天下百姓又焉能信?」

  顧祈年這話巧妙,他沒從太后偏頗別人入手,而直接用了偏頗皇帝的說辭,蕭崢一時反駁不是,不反駁也不是。

  「太后娘娘公正,不會有這事發生。」

  最後,蕭崢回了這麼一句,顧祈年卻只笑了笑。「微臣沒說太后娘娘不公正公允,只天下百姓都相信一句,慈母之心。」

  意思是,太后若說柔嬪不是柔嬪便是不慈了。

  蕭崢早知道鎮國公這個外孫難對付,沒想到這人刁鑽至此,他惱道:「那依顧大人之言,誰還能證明柔嬪是柔嬪。」

  「顧大人可別提你妹妹貴妃能證,眾所周知,貴妃得陛下恩寵,她的話,百姓也未必信......」

  「陛下,鎮國公攜其嫡親孫女寧王世子妃沈柔在殿外跪地請冤,他說,他要狀告寧王,為順理成章行謀反之事,企圖火燒滅口寧王世子妃,污衊於聖上和自家孫女。」就在蕭崢打算和顧祈年爭個面紅耳赤之際,禁衛突然在大殿外大聲稟奏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