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草屋沒裝亮瓦,即使白天也不夠亮,只有靠近窗戶的位置隱隱透出一些光線,紗帳里,咳嗽的滿面潮紅的中年女子斜斜靠在床欄杆上,粗布被面蓋到胸口,看到藺洵帶著水壺進來,掙扎想下床:「老爺,都是我不中用,生了病還要勞累老爺反過來照顧我,咳咳,我沒事了....」

  這就是藺童生的老妻,齊氏,對藺童生言聽計從從無二話。

  藺洵忙攔住她,「你好好歇著,早點養好身體才是正事。都咳成這樣了,還下床幹嘛?」等著再感染風寒吶。

  藺洵本以為他一番好意,齊氏聽了就該好好躺著休息,不料她反而撲通一聲連滾帶爬直接衝下來跪著,「都是我身子不中用,不中用...」她誠惶誠恐的,「求老爺不要嫌棄我,不要嫌棄我!」然後就是呯呯呯的磕頭。

  原主平時到底是個性格啊?藺洵開始頭痛了,怎麼讓她休息還不聽呢?他索性板著臉:「齊氏!我讓你好好休息就休息,你生病這幾天老爺做了多少雜務?你不快點好起來還等著讓老爺接著做嗎?!」

  這下齊氏不慌了,她站起來,「好,我要早點好起來,繼續伺候老爺。」齊氏又重新躺回床上,不住咳嗽。

  本來是進屋送點水,都成什麼樣子了?!藺洵扶額,繼續惡聲惡氣的說:「桌子上有水,自己喝。」然後掀開帘子出去了。

  齊氏在屋內看著老爺的背影,喃喃自語,「老爺不會嫌棄我的,不會的。我還有用,有用。」齊氏的噩夢起源於十年前,那時候她從村里接了洗衣裳的活,能賺幾個銅板,寒冬臘月河水凍的手疼,有些小媳婦就不願意洗衣裳,寧願給銅板把這個活兒推出去,齊氏感恩戴德的接過來,一口氣洗了三大盆,結果就風寒發熱病倒了。

  她燒的迷迷糊糊時,聽到老爺跟人牙子討論的聲音,人牙子討價還價,「不行不行,一兩銀子頂多了,你這老婆子皮子都皺成什麼樣了?還能比得上小姑娘?也就只有幹活的份,賣不上價還說不定砸手裡,當我開善堂啊?」

  「不行,二兩,我就差二兩就能買到那套《山人筆記》,等我考中秀才再把她贖回來。」老爺也分毫不讓。

  兩人絮絮叨叨說著什麼齊氏沒聽清,她躲在被窩裡瑟瑟發抖,又不敢讓老爺知道她聽見了,驚恐之下發燒更厲害,眼看就要去了,人牙子一看人都要沒了還賣什麼?吐口唾沫道聲晦氣就走了。

  齊氏僥倖躲過一劫後,伺候老爺更精心,一絲不敢怠慢,她娘家早沒人了,僅有的幾個堂兄弟不親近,不論是被賣還是被休都沒了活路,一定得好好的待在老爺身邊!

  藺洵自然不知道這樁公案,他從屋裡出來轉頭又進了廚房,沒找到他想像中的東西,藥呢?病人不需要吃藥嗎?怎麼什麼都沒有?

  他又踏進齊氏的房間,詢問她藥的去向,結果齊氏比他還吃驚:「老爺生病了?要吃什麼藥?村口的王三爺會看病。」

  「是你吃的藥。」

  生了風寒不都是捂著被子發汗,扛一扛就過去了嗎?沒聽說風寒還要吃藥的,齊氏愣住。

  藺洵:......

  「那錢,不是,銀子呢?」

  「銀子都是老爺在管的。」齊氏小心翼翼的提示,就算買菜肉,老爺也是數著銅板給她,回來就要報帳,少一個都不行。

  「行了,躺著吧。」

  藺洵的心裡六個黑點在刷屏,他看了看最大最寬敞的屋子,估摸著該是原主的房間就進去了,屋子裡的擺設同樣簡單,不過比隔壁好點,至少家具都是成套成件的,書桌還擺著筆墨。按照人的習慣,貴重的錢財一定會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方便隨時取用察看。藺洵在床鋪和書架上打量,最後確定在兩層褥子下面。

  小巧的荷包里,只零零散散的有幾十個銅板,兩小塊碎銀子,不知道夠不夠抓藥?而且米糧也沒了,還得想法子....藺洵一時之間頭疼起來。

  不過當務之急還是先抓藥,原著里說齊氏是病死的,不知道是這次還是以後,或者這次留下病根日後一個風吹就病倒呢?關係到5點的家庭值,藺洵堅決不會讓這種事發生。

  第二章 窮困潦倒的童生(二)

  村裡的王三爺早幾年跟著藥鋪里當過幾年學徒,學了點抓藥看藥的本事,在這種落後的村戶里可是獨一份,時常幫著村民抓藥看病,給家裡加了不少的收入,日子也過的滋潤。

  藺洵一踏進王三爺家的門,王三爺先習慣性的打量,「肺熱上火,喝點藥清熱就行了,不愛喝藥熬點梨子水也行。」他開的方子都是簡單省錢的,不然也不會有這麼多人願意光顧。村里人生病,能熬就熬能扛就扛,看病的銀子不如買兩斤肉甜甜嘴。

  「不是我,是內人,得了重風寒,想抓兩幅藥吃著。」

  王三爺抬頭一看,居然是藺童生,霍,太陽今兒沒打西邊出來吧?他抬眼一看,今兒沒太陽。

  「風寒吶,什麼症候?」

  藺洵就把齊氏之前的症狀一一說了出來。他看完齊氏的面色,再根據原主的記憶描述,分毫不差。

  「這是外寒內熱,用桂枝湯最為得益,黃芪,梔子,板藍根,金銀花,防風等調理,先吃上三天,症候如果減輕就再吃上三劑,也就好的差不多了。記住,頭三天吃藥是去病,後面的三劑是固本,二者缺一不可。」村里人為了節省銀子剛好轉一點就停藥,病情復發反反覆覆,鬧的不消停,王三爺總會習慣叮囑一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