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
尤其在那天早晨,急匆匆跑來看陳起傷勢情形的石大夫,居然看到他自個兒起了床,不僅起了床,還站在門口,跟人小姑娘親親熱熱談情說愛時——簡直要把石大夫氣地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於是那天之後,陳起就被死死按在了床上,沒有石大夫允許,不准有任何妄動,否則的話,石大夫已經放話——陳起敢亂來,他就敢往他的藥里下毒,讓他乾脆死了一了百了,也省地再浪費他的藥!
這當然是氣話,但陳起沒再不給他面子,之後倒也一直安安生生地臥床休養,主要是——身邊一直有個比石大夫看他看地還緊的衛彎彎。
陳起臥床多久,衛彎彎就在一旁照顧了多久。
為了更好地照顧他,她甚至跟著石大夫學起醫,剛開始只是學著熬藥,後來陳起便時常聽到石老頭兒跟她講怎麼包紮,怎麼診脈,怎麼開藥……石老頭兒講的隨性,也不管她能不能懂,但她卻聽地認真,陳起甚至看到她拿了個小本本,將石老頭的話都記了下來。
於是每日,她的日常便是照顧他,以及跟著石大夫學醫藥。
除此之外,萬事不關心。
衛家被徹底定罪時,衛樞被處斬時,程蕙娘被流放時,她都沒有一點關心,也不主動打探,甚至還是事情過了,宣明憋不住告訴她,她才知道。
知道後的反應也是淡淡的。
直至前幾日,史大柱還錢,她才終於拜託史大柱去買下並安置一些衛家舊仆。
昨日還托宣明去了趟清安坊那香粉鋪子,去看看那裡的那三個女人。
陳起便知道,她不是真的不問世事,她只是不關心衛樞那些人的事。
那麼……她有沒有想過她和他往後的事,又是怎麼想的呢?
那日清早的告白之後,她便再沒有那麼直白的表示了。
-
衛家舊仆被發賣,已經是最後的尾聲,也標誌著這場謀逆大案徹底落下了帷幕。
對比以往動輒抄家滅門的血腥冷酷,此次的整體處罰都算得上相當輕。
「皇帝也不想一直殺人哪,誰都知道,治理天下,不能只靠殺,還得懷柔收攏人心。只不過,這個權利得抓在皇帝手裡,而不是讓臣子牽著鼻子走。」
陳起養傷的屋內,宣明邊嗑瓜子邊說道。
陳起床邊,衛彎彎就在那兒坐著,宣明卻也一點沒避諱她,就這麼大咧咧地說著揣測君心的事兒。
事實上,自從那日衛彎彎當著他們的面踹了衛樞三腳,宣明等人對她,便是完全當成自家人一般了。
——不當成一家人也不行,不說衛彎彎表現如何,就看陳起那架勢,嘖嘖。
反正宣明覺得,他這兄弟,是真的被這小矮子死死抓在手心裡了。
「不過即便如此,這次對衛家的處置也有點過於輕了,證據確鑿的謀反大罪,居然攏共就死了那幾個人,就算要懷柔,也不是這麼個懷柔法吧?陳起,你說這是為何?」磕著瓜子,宣明突然提到衛家,同樣一點沒避諱衛彎彎,同時,還目光炯炯地看向陳起。
這事兒雖然說這有道理,但很多人還是覺得不對勁。
懷柔是可以的,法不責眾,對那些只是間接參與甚至知曉了逼宮之事的家族懷柔不就好了,像衛家這種首惡、叛賊頭子,竟然也懷柔?
謀反的大罪,衛家全家上下卻只死了幾個人,這怎麼想都覺得有點不可思議,也不符合皇帝的一貫作風,倒是很像是有什麼人為衛家在皇帝面前求了情。
雖然都不確定是不是真的有這麼個人,但宣明就是十分肯定,如果真有這麼個人,那這個人,就絕對是陳起。
而他為何這麼做,原因昭然若揭。
可他干都幹了,卻什麼都不說,也不知道跟人姑娘面前表表功,這不是白瞎了嘛!宣明就看不得這人默默做好事深藏功與名的風格,非得給他捅出來。
果然,誰都不是傻的。
宣明這麼一說,眼神又這麼一瞅,衛彎彎也看向了陳起。
陳起也恰好正在看她。
兩人的目光在空中相撞,衛彎彎忽然又別過了眼,低頭將爐子上煎好的藥騰到小碗裡,又用調羹輕輕攪拌使其快點涼下來。
陳起覺得喉頭有些發癢。
「嗯。」他輕輕應了一聲。
「發現衛家事敗之前,我便向皇帝求了個旨意。」
那時候,其實他還並不確定衛家就是要謀反,只不過以衛家的前科來看,很可能會弄出什麼么蛾子,於是便未雨綢繆地,向皇帝求旨。
如果衛家真的犯了事兒,只誅首惡,余者不究。
這要求對皇帝來說也不算過分。
之前皇帝之所以那麼酷殺,一來是因為皇權根基不穩,京城世家權貴盤根錯節,早形成了穩固的利益團體,甚至架空皇權,他若不殺,等著他的要麼是被趕下龍椅,要麼是如死了的先帝一般,壓根沒什麼天威可言,一言一行不過是世家官僚的傀儡。
新帝兩個選擇都不想選,所以他選了第三條路,殺。
用一把最鋒利的刀,將那些盤根錯節的腐朽根木全部砍斷,斬殺,刨根,如此,才能讓新帝不再受束手束腳。
但這樣的殺戮終究要停止,本來皇帝便已經有罷手的心思,陳起所求,也不過是順勢而為,並不算太強人所難。
於是那天之後,陳起就被死死按在了床上,沒有石大夫允許,不准有任何妄動,否則的話,石大夫已經放話——陳起敢亂來,他就敢往他的藥里下毒,讓他乾脆死了一了百了,也省地再浪費他的藥!
這當然是氣話,但陳起沒再不給他面子,之後倒也一直安安生生地臥床休養,主要是——身邊一直有個比石大夫看他看地還緊的衛彎彎。
陳起臥床多久,衛彎彎就在一旁照顧了多久。
為了更好地照顧他,她甚至跟著石大夫學起醫,剛開始只是學著熬藥,後來陳起便時常聽到石老頭兒跟她講怎麼包紮,怎麼診脈,怎麼開藥……石老頭兒講的隨性,也不管她能不能懂,但她卻聽地認真,陳起甚至看到她拿了個小本本,將石老頭的話都記了下來。
於是每日,她的日常便是照顧他,以及跟著石大夫學醫藥。
除此之外,萬事不關心。
衛家被徹底定罪時,衛樞被處斬時,程蕙娘被流放時,她都沒有一點關心,也不主動打探,甚至還是事情過了,宣明憋不住告訴她,她才知道。
知道後的反應也是淡淡的。
直至前幾日,史大柱還錢,她才終於拜託史大柱去買下並安置一些衛家舊仆。
昨日還托宣明去了趟清安坊那香粉鋪子,去看看那裡的那三個女人。
陳起便知道,她不是真的不問世事,她只是不關心衛樞那些人的事。
那麼……她有沒有想過她和他往後的事,又是怎麼想的呢?
那日清早的告白之後,她便再沒有那麼直白的表示了。
-
衛家舊仆被發賣,已經是最後的尾聲,也標誌著這場謀逆大案徹底落下了帷幕。
對比以往動輒抄家滅門的血腥冷酷,此次的整體處罰都算得上相當輕。
「皇帝也不想一直殺人哪,誰都知道,治理天下,不能只靠殺,還得懷柔收攏人心。只不過,這個權利得抓在皇帝手裡,而不是讓臣子牽著鼻子走。」
陳起養傷的屋內,宣明邊嗑瓜子邊說道。
陳起床邊,衛彎彎就在那兒坐著,宣明卻也一點沒避諱她,就這麼大咧咧地說著揣測君心的事兒。
事實上,自從那日衛彎彎當著他們的面踹了衛樞三腳,宣明等人對她,便是完全當成自家人一般了。
——不當成一家人也不行,不說衛彎彎表現如何,就看陳起那架勢,嘖嘖。
反正宣明覺得,他這兄弟,是真的被這小矮子死死抓在手心裡了。
「不過即便如此,這次對衛家的處置也有點過於輕了,證據確鑿的謀反大罪,居然攏共就死了那幾個人,就算要懷柔,也不是這麼個懷柔法吧?陳起,你說這是為何?」磕著瓜子,宣明突然提到衛家,同樣一點沒避諱衛彎彎,同時,還目光炯炯地看向陳起。
這事兒雖然說這有道理,但很多人還是覺得不對勁。
懷柔是可以的,法不責眾,對那些只是間接參與甚至知曉了逼宮之事的家族懷柔不就好了,像衛家這種首惡、叛賊頭子,竟然也懷柔?
謀反的大罪,衛家全家上下卻只死了幾個人,這怎麼想都覺得有點不可思議,也不符合皇帝的一貫作風,倒是很像是有什麼人為衛家在皇帝面前求了情。
雖然都不確定是不是真的有這麼個人,但宣明就是十分肯定,如果真有這麼個人,那這個人,就絕對是陳起。
而他為何這麼做,原因昭然若揭。
可他干都幹了,卻什麼都不說,也不知道跟人姑娘面前表表功,這不是白瞎了嘛!宣明就看不得這人默默做好事深藏功與名的風格,非得給他捅出來。
果然,誰都不是傻的。
宣明這麼一說,眼神又這麼一瞅,衛彎彎也看向了陳起。
陳起也恰好正在看她。
兩人的目光在空中相撞,衛彎彎忽然又別過了眼,低頭將爐子上煎好的藥騰到小碗裡,又用調羹輕輕攪拌使其快點涼下來。
陳起覺得喉頭有些發癢。
「嗯。」他輕輕應了一聲。
「發現衛家事敗之前,我便向皇帝求了個旨意。」
那時候,其實他還並不確定衛家就是要謀反,只不過以衛家的前科來看,很可能會弄出什麼么蛾子,於是便未雨綢繆地,向皇帝求旨。
如果衛家真的犯了事兒,只誅首惡,余者不究。
這要求對皇帝來說也不算過分。
之前皇帝之所以那麼酷殺,一來是因為皇權根基不穩,京城世家權貴盤根錯節,早形成了穩固的利益團體,甚至架空皇權,他若不殺,等著他的要麼是被趕下龍椅,要麼是如死了的先帝一般,壓根沒什麼天威可言,一言一行不過是世家官僚的傀儡。
新帝兩個選擇都不想選,所以他選了第三條路,殺。
用一把最鋒利的刀,將那些盤根錯節的腐朽根木全部砍斷,斬殺,刨根,如此,才能讓新帝不再受束手束腳。
但這樣的殺戮終究要停止,本來皇帝便已經有罷手的心思,陳起所求,也不過是順勢而為,並不算太強人所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