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頁
抬頭,李霽看著她,目光灼灼,漪如能感到他的身體有些許緊繃。
胸膛起伏著,呼吸粗重。
漪如忽而明白了什麼,望著他,只覺那雙眼睛能攫取魂魄。
「你要說什麼?」李霽低低道。
漪如看著那張臉,張張口,卻發現已經忘了剛才想說的話。
就在她不知該如何往下的時候,李霽鬆開了環在她腰上的手,而後,從榻上下去。
他背著身,似乎深吸了一口氣,再轉頭時,臉上已經恢復了平靜。
「天色不早,你回去吧。」那聲音里,仍然帶著些許沙啞。
漪如回神,連忙「哦」一聲,少頃,也從榻上起來。
下榻時,她覺得自己的腳有些輕飄飄的,好像踩著雲彩。
「那……」她看了看李霽,忍著臉上的燒灼,小聲道,「我回去了。」
李霽仍然背著身:「嗯。」說罷,回頭瞥他一眼,目光相觸,卻又隨即轉回去。
「汪全就在外頭。」他補充道,「他會帶你回去。」
漪如應一聲,開門出去。
院子裡,風清月明。
漪如走下階的時候,仍覺得腦子裡似乎灌著漿糊,眼前全然是方才的事,還有那觸感……臉上辣辣的,心裡一個聲音在罵自己,不是說什麼都知道,什麼都懂麼?真沒出息……
汪全一直守在院子外,見漪如出來,連忙開了小門,將她偷偷送回嚴祺的院子。
他回來的時候,卻見李霽從房裡走了出來。
「這附近,可是有一口井?」李霽問道。
「正是。」汪全答道,「我先前還去打過水,那水涼得很……」
話沒說完,卻見李霽已經快步而去。
第三百二十四章 夜風(下)
皇帝在勤政殿裡處置政務,直到深夜,才終於看完了奏摺。
貼身內侍董絡端來一盅羹湯,一邊放在皇帝案上,一邊輕聲道:「陛下,徐夫人來了。」
聽到「徐夫人」三字,皇帝拿著湯匙的手停了停,看他一眼。
董絡忙道:「她才來沒多久,小人不敢讓她進來,只讓她侯在了外頭。陛下,要見麼?」
「請她進來。」皇帝頷首,「再多呈一份羹湯來,朕與徐夫人共膳。」
董絡應下,退了出去。
沒多久,徐氏走了進來。
夜風隨著她的步子透入,皇帝看著那身影,驀地生出些錯覺來。
那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魂魄。
不到一個月,原本那張豐腴美麗的臉,如今已經消瘦得幾乎讓人認不出來。衣裙掛在她身上,松松垮垮,仿佛風一吹便要倒下。
「拜見陛下。」到了跟前,徐氏行禮。
唯有聲音仍然溫柔,卻透著幾分悲切。
「不必拘泥許多虛禮。」皇帝道,「過來,陪朕一起用些羹湯。」
徐氏款款起身,在皇帝身旁坐下。
她顯然是特地打扮了一番,可無論是粉黛還是胭脂,都全然遮蓋不住那臉上的憔悴。
皇帝看著她,心中生出憐惜之意,道:「這些日子,你受苦了。」
徐氏聽著他的話,眼睛突然變紅,眼淚盛滿,簌簌落下。
「陛下……」她突然在皇帝面前跪下,「求陛下為妾做主,為阿竣報仇……」
說罷,她伏在皇帝膝上,嚶嚶哭了起來。
皇帝露出訝色,道:「何出此言?」
「阿竣之死,乃大有隱情!」徐氏抬起頭來,邊抽泣邊道,「這些日子,妾問過了他身邊的所有人。那日,他是跟著大軍一道上路,周圍的侍衛也盡心護衛,縱然是與敵兵遭遇,他也在中軍之中好好的,並不曾與人刀兵相接。後來前方戰事順利,阿竣希望自己也得些功勞,不讓陛下失望,便領兵衝過去。可路過一處峽口時,上方竟有箭飛來,正中他背上!陛下,當時自是混戰,妾未經戰場,也不敢胡說。可他周圍的侍從和士卒都是好好的,唯有他這大將背後中箭,難道全無疑點麼?」
皇帝看著她,目光沉靜。
「卿問出來的,就是這些?」他問。
「還有第二件事。」徐氏道,「阿竣當初所中的箭,妾收集來了。」
說罷,她將手中的一隻布包呈上,打開之後,只見裡面是一枝箭。箭頭仍帶著乾涸的血跡,看上去觸目驚心。
皇帝注視著,亦露出不忍之色。
「你將此物收來,有何說法?」他問。
「妾特地找人去比對過,這箭雖做成匈奴人所用樣式,可無論用料還是工法,卻是自己人的。除此之外,妾還得知了一事。當時眾人慌亂,即刻將阿竣送往醫帳。阿竣身邊的侍衛為了存證,本要將兇器一道收起來,可再去醫帳里找的時候,卻發現不見了。不幸之大幸,阿竣中的箭,共有兩支。他剛出事之時,一名侍衛救人心切,又不識救治之法,曾擅自將一支扎得淺的箭取出。此箭他不敢丟棄,一併帶了回來,便是此物。妾請郎中來看,竟在箭頭上試出了毒。郎中說,此毒較之砒霜,毒性百倍有餘,卻不會讓骨血發黑,在屍首上根本看不出來。陛下!若是常用的兵器,哪裡會費上這許多功夫來做手腳?這箭,定然就是衝著阿竣而去,為了確保置他於死地!」
皇帝看著那箭,面沉如水。
「那主使之人,你可有了數?」他問。
胸膛起伏著,呼吸粗重。
漪如忽而明白了什麼,望著他,只覺那雙眼睛能攫取魂魄。
「你要說什麼?」李霽低低道。
漪如看著那張臉,張張口,卻發現已經忘了剛才想說的話。
就在她不知該如何往下的時候,李霽鬆開了環在她腰上的手,而後,從榻上下去。
他背著身,似乎深吸了一口氣,再轉頭時,臉上已經恢復了平靜。
「天色不早,你回去吧。」那聲音里,仍然帶著些許沙啞。
漪如回神,連忙「哦」一聲,少頃,也從榻上起來。
下榻時,她覺得自己的腳有些輕飄飄的,好像踩著雲彩。
「那……」她看了看李霽,忍著臉上的燒灼,小聲道,「我回去了。」
李霽仍然背著身:「嗯。」說罷,回頭瞥他一眼,目光相觸,卻又隨即轉回去。
「汪全就在外頭。」他補充道,「他會帶你回去。」
漪如應一聲,開門出去。
院子裡,風清月明。
漪如走下階的時候,仍覺得腦子裡似乎灌著漿糊,眼前全然是方才的事,還有那觸感……臉上辣辣的,心裡一個聲音在罵自己,不是說什麼都知道,什麼都懂麼?真沒出息……
汪全一直守在院子外,見漪如出來,連忙開了小門,將她偷偷送回嚴祺的院子。
他回來的時候,卻見李霽從房裡走了出來。
「這附近,可是有一口井?」李霽問道。
「正是。」汪全答道,「我先前還去打過水,那水涼得很……」
話沒說完,卻見李霽已經快步而去。
第三百二十四章 夜風(下)
皇帝在勤政殿裡處置政務,直到深夜,才終於看完了奏摺。
貼身內侍董絡端來一盅羹湯,一邊放在皇帝案上,一邊輕聲道:「陛下,徐夫人來了。」
聽到「徐夫人」三字,皇帝拿著湯匙的手停了停,看他一眼。
董絡忙道:「她才來沒多久,小人不敢讓她進來,只讓她侯在了外頭。陛下,要見麼?」
「請她進來。」皇帝頷首,「再多呈一份羹湯來,朕與徐夫人共膳。」
董絡應下,退了出去。
沒多久,徐氏走了進來。
夜風隨著她的步子透入,皇帝看著那身影,驀地生出些錯覺來。
那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魂魄。
不到一個月,原本那張豐腴美麗的臉,如今已經消瘦得幾乎讓人認不出來。衣裙掛在她身上,松松垮垮,仿佛風一吹便要倒下。
「拜見陛下。」到了跟前,徐氏行禮。
唯有聲音仍然溫柔,卻透著幾分悲切。
「不必拘泥許多虛禮。」皇帝道,「過來,陪朕一起用些羹湯。」
徐氏款款起身,在皇帝身旁坐下。
她顯然是特地打扮了一番,可無論是粉黛還是胭脂,都全然遮蓋不住那臉上的憔悴。
皇帝看著她,心中生出憐惜之意,道:「這些日子,你受苦了。」
徐氏聽著他的話,眼睛突然變紅,眼淚盛滿,簌簌落下。
「陛下……」她突然在皇帝面前跪下,「求陛下為妾做主,為阿竣報仇……」
說罷,她伏在皇帝膝上,嚶嚶哭了起來。
皇帝露出訝色,道:「何出此言?」
「阿竣之死,乃大有隱情!」徐氏抬起頭來,邊抽泣邊道,「這些日子,妾問過了他身邊的所有人。那日,他是跟著大軍一道上路,周圍的侍衛也盡心護衛,縱然是與敵兵遭遇,他也在中軍之中好好的,並不曾與人刀兵相接。後來前方戰事順利,阿竣希望自己也得些功勞,不讓陛下失望,便領兵衝過去。可路過一處峽口時,上方竟有箭飛來,正中他背上!陛下,當時自是混戰,妾未經戰場,也不敢胡說。可他周圍的侍從和士卒都是好好的,唯有他這大將背後中箭,難道全無疑點麼?」
皇帝看著她,目光沉靜。
「卿問出來的,就是這些?」他問。
「還有第二件事。」徐氏道,「阿竣當初所中的箭,妾收集來了。」
說罷,她將手中的一隻布包呈上,打開之後,只見裡面是一枝箭。箭頭仍帶著乾涸的血跡,看上去觸目驚心。
皇帝注視著,亦露出不忍之色。
「你將此物收來,有何說法?」他問。
「妾特地找人去比對過,這箭雖做成匈奴人所用樣式,可無論用料還是工法,卻是自己人的。除此之外,妾還得知了一事。當時眾人慌亂,即刻將阿竣送往醫帳。阿竣身邊的侍衛為了存證,本要將兇器一道收起來,可再去醫帳里找的時候,卻發現不見了。不幸之大幸,阿竣中的箭,共有兩支。他剛出事之時,一名侍衛救人心切,又不識救治之法,曾擅自將一支扎得淺的箭取出。此箭他不敢丟棄,一併帶了回來,便是此物。妾請郎中來看,竟在箭頭上試出了毒。郎中說,此毒較之砒霜,毒性百倍有餘,卻不會讓骨血發黑,在屍首上根本看不出來。陛下!若是常用的兵器,哪裡會費上這許多功夫來做手腳?這箭,定然就是衝著阿竣而去,為了確保置他於死地!」
皇帝看著那箭,面沉如水。
「那主使之人,你可有了數?」他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