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頁
李霽怔了怔。
「在我看來,皇宮便是如此。」漪如道,「阿霽,我記得去年在揚州的時候,你曾對我說過,於上位者而言,萬物為芻狗,喜歡與否並無要,利弊權衡才是首位。聖上當年處置嚴家,不過是因為在那時,這麼做乃利大於弊,日後形勢再變,嚴家又有了好處,自會風光還朝。故而你看,你雖然也說那裡冷漠無趣,可當你是上位者之時,這冷漠無趣,其實並無什麼緊要,也不會讓你傷筋動骨。然而對於我卻是不一樣。身為芻狗,我只願我的家人平安,故而那皇宮之中的榮華富貴,遠不如揚州的市井煙火讓人心安。」
李霽的目光深深。
他沒說話,卻忽而伸手,探入他的衣領底下,未幾,從裡面摸出一塊的玉佩來。
看去,只見那玉牌只有拇指寬,是羊脂玉做的,光潤而精巧,用一根細細的絛繩穿著,掛在他的脖子上。
「這是我出生之時,先帝御賜之物。」李霽道,「說是請了國師開壇做法祈福,在上面刻了我的名姓和生辰八字,與我性命相連,可保我一世平安。」
他說著,將玉佩取下,遞給漪如。
「將來之事會如何,我無法全然掌握。」他認真道,「可只要有我在,你和你的家人便不會有性命之虞。指天發誓之類的,自是空口無憑,此物既然與我攸關,做個見證當是足夠。」
漪如詫異無比,看著那玉佩。只見它雖然小,竟鏤刻著一條蟠龍,中間刻著比米粒還小的字。她費了好大的勁才看出來,正面是「長沙王世子霽」,後面是他的生辰。
與性命相連,可保一世平安……她不由腹誹,先帝怕不是也被人訛了,李霽上輩子九歲就死了,哪裡來的一世平安。
可她心中似乎被什麼塞著,軟軟的,又似一股溫水流淌。
「誰要你這個。」她小聲道,塞回他的手裡,「我不過將心中所想如實相告,又不是圖你什麼東西。」
李霽卻不由分說地將那玉佩掛到她的脖子上,不耐煩道:「說了給你便給你,豈有收回之理。」
漪如瞪著他,想了想,也從自己手上解下一樣物什來。
那是一隻玉手釧,一顆顆玉珠晶瑩剔透,也是用細絛繩串著,秀氣玲瓏。
「此物雖然沒什麼來歷,卻是我戴了許多年的。」漪如道,「給你了,算是我的回禮。」
李霽愣了愣,隨即露出鄙夷之色:「我一個男子,戴這個做甚,不要。」
漪如卻瞪起眼睛,也不由分說地塞到他手裡:「你不戴,我就把你的也還給你,誰也別送了。」
李霽看她一眼,終是沒再反對,由著她將那玉手釧戴在自己的腕上。
他的手腕,比漪如的大了許多,幸好那手釧上的是活結,餘地不少,戴上之後,剛剛好。
漪如拿著他的手欣賞了一會,發現李霽的膚色縱然被曬黑了些,但配上這手釧也一點不違和,反而有一種剛柔並濟的動人之氣。
美人果然就算披麻袋也是美人。她心想。
「也許不會有什麼上位者,也不會有什麼皇宮。」李霽忽而道。
漪如抬眼,不解地看他:「何意?」
「我方才跟你說過,朝廷兵馬孱弱,並非我父親的對手。」李霽道,「廣州和京城畢竟相距遙遠,若聖上只想苟且,我父親也無北伐之意,那麼那二虎相爭之日,便會一直拖著不來。如此,你最多也只能隨我到廣州去,做個平平無奇的世子妃,再不用想什麼上位者之事。」
漪如不由笑了笑。
「那有何妨。」她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麼。」
話音才落,她的手臂也被擰一下。
「扯平了。」李霽道。
隱隱的笑聲,穿過書房的門,傳到外面。
嚴祺站在一棵花樹下,望著書房,若有所思。
老丁走過來,拱手低聲道:「主公……」
話才出口,嚴祺忙擺手,示意他噤聲。
再看向書房,只聽裡面仍有窸窸窣窣的說話聲傳來,似乎並未發現。
嚴祺躡手躡腳,和老丁一道離開,直到出了院子,才鬆一口氣。
老丁問道:「主公不是說要去找女君麼,怎不進去?」
「找什么女君?」嚴祺道,「女君不在裡面。」
老丁愣了愣:「可……」
「對別人也這麼說。」嚴祺吩咐道,「還有,再過一刻,就讓人到院子裡喚一聲,請世子到堂上去用膳。」
老丁明白過來,笑了笑,答應下來。
嚴祺又讓老丁安排人手,務必把李霽手下的侍從也安頓好,交代一番之後,踱步而去。
天空中,霞光萬丈,晚鴉歸巢。
嚴祺負手望著,心中感慨。
女大不中留啊,女大不中留……
第三百一十五章 暗流(上)
一股勁風從窗外吹來,香爐里的煙被微微攪動,搖曳扭曲。
侍婢忙走過去,將窗子關上。再看向內室,紗簾低垂,裡面一點動靜也沒有。
她踩著厚厚的絲毯,悄無聲息地走出門去,恰遇上徐氏身邊的僕婦唐氏。
「夫人今日如何了?」唐氏問她。
侍婢搖搖頭,輕嘆一口氣。
唐氏看著她手裡的托盤,上面放著一碗雞絲山藥粥。這是徐氏平日早膳最愛吃的,可侍婢端進去,又原樣端出來,一點沒動。
「在我看來,皇宮便是如此。」漪如道,「阿霽,我記得去年在揚州的時候,你曾對我說過,於上位者而言,萬物為芻狗,喜歡與否並無要,利弊權衡才是首位。聖上當年處置嚴家,不過是因為在那時,這麼做乃利大於弊,日後形勢再變,嚴家又有了好處,自會風光還朝。故而你看,你雖然也說那裡冷漠無趣,可當你是上位者之時,這冷漠無趣,其實並無什麼緊要,也不會讓你傷筋動骨。然而對於我卻是不一樣。身為芻狗,我只願我的家人平安,故而那皇宮之中的榮華富貴,遠不如揚州的市井煙火讓人心安。」
李霽的目光深深。
他沒說話,卻忽而伸手,探入他的衣領底下,未幾,從裡面摸出一塊的玉佩來。
看去,只見那玉牌只有拇指寬,是羊脂玉做的,光潤而精巧,用一根細細的絛繩穿著,掛在他的脖子上。
「這是我出生之時,先帝御賜之物。」李霽道,「說是請了國師開壇做法祈福,在上面刻了我的名姓和生辰八字,與我性命相連,可保我一世平安。」
他說著,將玉佩取下,遞給漪如。
「將來之事會如何,我無法全然掌握。」他認真道,「可只要有我在,你和你的家人便不會有性命之虞。指天發誓之類的,自是空口無憑,此物既然與我攸關,做個見證當是足夠。」
漪如詫異無比,看著那玉佩。只見它雖然小,竟鏤刻著一條蟠龍,中間刻著比米粒還小的字。她費了好大的勁才看出來,正面是「長沙王世子霽」,後面是他的生辰。
與性命相連,可保一世平安……她不由腹誹,先帝怕不是也被人訛了,李霽上輩子九歲就死了,哪裡來的一世平安。
可她心中似乎被什麼塞著,軟軟的,又似一股溫水流淌。
「誰要你這個。」她小聲道,塞回他的手裡,「我不過將心中所想如實相告,又不是圖你什麼東西。」
李霽卻不由分說地將那玉佩掛到她的脖子上,不耐煩道:「說了給你便給你,豈有收回之理。」
漪如瞪著他,想了想,也從自己手上解下一樣物什來。
那是一隻玉手釧,一顆顆玉珠晶瑩剔透,也是用細絛繩串著,秀氣玲瓏。
「此物雖然沒什麼來歷,卻是我戴了許多年的。」漪如道,「給你了,算是我的回禮。」
李霽愣了愣,隨即露出鄙夷之色:「我一個男子,戴這個做甚,不要。」
漪如卻瞪起眼睛,也不由分說地塞到他手裡:「你不戴,我就把你的也還給你,誰也別送了。」
李霽看她一眼,終是沒再反對,由著她將那玉手釧戴在自己的腕上。
他的手腕,比漪如的大了許多,幸好那手釧上的是活結,餘地不少,戴上之後,剛剛好。
漪如拿著他的手欣賞了一會,發現李霽的膚色縱然被曬黑了些,但配上這手釧也一點不違和,反而有一種剛柔並濟的動人之氣。
美人果然就算披麻袋也是美人。她心想。
「也許不會有什麼上位者,也不會有什麼皇宮。」李霽忽而道。
漪如抬眼,不解地看他:「何意?」
「我方才跟你說過,朝廷兵馬孱弱,並非我父親的對手。」李霽道,「廣州和京城畢竟相距遙遠,若聖上只想苟且,我父親也無北伐之意,那麼那二虎相爭之日,便會一直拖著不來。如此,你最多也只能隨我到廣州去,做個平平無奇的世子妃,再不用想什麼上位者之事。」
漪如不由笑了笑。
「那有何妨。」她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麼。」
話音才落,她的手臂也被擰一下。
「扯平了。」李霽道。
隱隱的笑聲,穿過書房的門,傳到外面。
嚴祺站在一棵花樹下,望著書房,若有所思。
老丁走過來,拱手低聲道:「主公……」
話才出口,嚴祺忙擺手,示意他噤聲。
再看向書房,只聽裡面仍有窸窸窣窣的說話聲傳來,似乎並未發現。
嚴祺躡手躡腳,和老丁一道離開,直到出了院子,才鬆一口氣。
老丁問道:「主公不是說要去找女君麼,怎不進去?」
「找什么女君?」嚴祺道,「女君不在裡面。」
老丁愣了愣:「可……」
「對別人也這麼說。」嚴祺吩咐道,「還有,再過一刻,就讓人到院子裡喚一聲,請世子到堂上去用膳。」
老丁明白過來,笑了笑,答應下來。
嚴祺又讓老丁安排人手,務必把李霽手下的侍從也安頓好,交代一番之後,踱步而去。
天空中,霞光萬丈,晚鴉歸巢。
嚴祺負手望著,心中感慨。
女大不中留啊,女大不中留……
第三百一十五章 暗流(上)
一股勁風從窗外吹來,香爐里的煙被微微攪動,搖曳扭曲。
侍婢忙走過去,將窗子關上。再看向內室,紗簾低垂,裡面一點動靜也沒有。
她踩著厚厚的絲毯,悄無聲息地走出門去,恰遇上徐氏身邊的僕婦唐氏。
「夫人今日如何了?」唐氏問她。
侍婢搖搖頭,輕嘆一口氣。
唐氏看著她手裡的托盤,上面放著一碗雞絲山藥粥。這是徐氏平日早膳最愛吃的,可侍婢端進去,又原樣端出來,一點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