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是我女兒,這點心思怎麼會看不出來?」她說,「連去南陽這等藉口都找出來了,不是躲著這事還是什麼?」

  漪如乾笑一聲。

  「你為何不願見她?」容氏道。

  漪如咬了咬唇,道:「母親,我不想成親。」

  容氏一愣。

  漪如以為她會像從前一樣拉下臉,說她胡思亂想,然後講一通大道理出來。

  可這一次沒有。容氏看著她,目光複雜。

  「這話,你從小就愛說。」她嘆口氣,「先是說不想嫁太子,陰差陽錯,竟真就嫁不成了。後來,你說誰也不想嫁,拖著拖著,就到了這年紀。漪如,你可想清楚些。這婚姻之事,除了講緣分,也要講時宜。遇到了好的,便不可錯過,不然過了就沒有了,你再無後悔藥可吃。」

  漪如卻道:「母親說的好,能有多好?母親嫁給父親,自是琴瑟和鳴,可像父親母親這樣的夫婦,京中還有多少?我自由自在慣了,母親覺得若我有朝一日只能困在深宅大院裡,我可耐得住?母親,書上說婚姻乃結二姓之好。除了這個,又終究有甚好處?」

  「自是有好處。你看看我們家,雖說不上什麼神仙日子,但也有兒有女和和美美。我看北寧侯是個品性可靠,也知道敬重人,將來也會這麼對你。」

  「將來之事,母親怎麼知道?」漪如道,「再說了,日子過得如何,又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

  容氏睨著她:「說來說去,你不喜歡北寧侯?覺得他不好?」

  漪如愣了一下,想起崔珩的模樣。

  若是從前,她會說,為什麼不喜歡?崔珩長相不錯,出身不錯,前途也好,就算現在不喜歡,相處相處也會有好感。

  但現在,她發現這道理完全說服不了自己。

  因為崔珩的臉只閃過一瞬,而後,李霽就像長在了腦子裡一樣,無所不在。

  尤其是那雙眼睛,仿佛近在咫尺,唇上泛著微微的光……

  「北寧侯好是好。」漪如聲如蚊蚋,「可又不是好就一定要喜歡……」

  容氏道:「漪如,你心中可是有人了?」

  漪如驀地抬眼,正色道:「自是沒有。」

  容氏似乎不相信。

  「就是沒有,我才說我不想成親。」漪如拉著她的手,道,「母親,我從前也說過,你和父親自幼相識,兩情相悅,故而成婚乃是水到渠成,從不曾考慮過這些。可我卻並非如此。母親如何篤定,我嫁給了北寧侯,就會像母親和父親一樣滿意?」

  說罷,她懇求道:「我也不求母親現在應承我,只求將此事放一放,好麼?」

  容氏注視著她,少頃,嘆口氣,揉了揉太陽穴。

  第二日,容氏以身體不適為由,讓人到馮氏府上說了一聲,推了宴席。

  不過這事,並沒有引起眾人許多注意。

  因為朝廷的喜報送了過來,大軍凱旋在即,皇帝要大力封賞。

  京城上下皆喜氣洋洋,只有崇寧侯府除外。

  王竣的屍首已經先期運了回來,內內外外縞素一片,哭聲不斷。

  徐氏得知王竣的死訊時,當場暈厥過去,而後,臥病不起。

  王承業亦悲痛不已,短短的日子裡,已經消瘦了一大圈。

  按規制,大臣家眷喪禮,宮中只送來奠儀,不必什麼人到場。可王皇后還是派太子去了一趟,親自到靈堂弔唁。

  「你舅父哭得很傷心?」王皇后坐在榻上,聽了太子的回稟,問道。

  「正是。」太子道,「舅父畢竟對他栽培已久,甚是疼愛。」

  王皇后的臉上沒有一絲憐憫之色。

  「他還有好幾個兒子,再栽培別的,也是一樣的。」她緩緩道。

  「兒臣也這般寬慰他。」太子道,「凡事還是看開些,節哀才是。」

  王皇后看他一眼。

  「你舅母如何?」

  「她已經臥病多日,進食很少。」太子道,「太醫說,是傷心過度,鬱結不散所致。」

  王皇后的唇角微不可見地彎了彎。

  「這弔唁之事,你父皇知道麼?」

  「知道。」太子道,「兒臣還將奠儀的單子呈了去。」

  「如何甚好,他畢竟是你表弟,隆重些,周到些,能讓聖上安心。」王皇后道,「聖上還是吃得少?」

  「兒臣問了唐福,這兩日好了。」太子道,「用膳安寢已然如常,也不曾輕易動怒。」

  王皇后頷首,看著太子,神色欣慰。

  「你辛苦了,回去歇著吧。」她說,「回到東宮時,莫忘了用炭火和香草熏一熏,去去晦氣。」

  太子看著她,欲言又止。

  「母親。」他猶豫片刻,壓低聲音,「王俊之死,莫非……」

  話沒出口,王皇后已經示意他噤聲。

  「我只有你這一個兒子。」她目光深深,「母親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知道麼?」

  她的手放在他的手臂上,頗是用力,指甲深深嵌入。

  太子的面色僵了僵,垂眸道:「兒臣明白。」

  第二百八十七章 推拒(上)

  大軍凱旋那日,京城裡又是一陣轟動。

  嚴府上下張燈結彩,容氏和嚴祺都穿上了正經的朝服,被車馬接入宮裡去。家裡的僕人們在陳氏的指揮下忙忙碌碌,做完事之後,不少人跑到街上去圍觀大軍入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