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漪如頷首:「辛苦管事。日後,我還會再送些書過去,還請管事代勞。」

  「女君吩咐,小人自當照辦。」吳炳道,「只是不知,女君送那些書過去,用意何在?還請女君告知一二,將來若被府里的人察覺,小人也好解釋。」

  漪如自然知道吳炳的心思。

  他是個精明的人,縱然相信漪如有神仙保佑,對她言聽計從,也免不得留些心思,弄清楚她到底想做什麼。

  漪如當然不會將李霽的事告訴他,道:「你可知,那程掌柜是做什麼的?」

  「知道,是做南北雜貨。」

  「這些書,正是要運到南方去。」漪如道,「在揚州時,我見世面上也有些京城來的話本雜書,頗得當地人喜愛。只是識字的人也畢竟少,書也畢竟貴,販過去不合算,故而長安的新書,須得過許久,那邊才能看到。這程掌柜貨棧的主人就在揚州,里外祖父的貨棧不遠,我在揚州時跟他說起長安的這些書,他頗有些興趣,說也想做做那租書買書的生意。我跟他商議一番,覺得他這生意有些意思,便答應了下來,在這邊看到新貨便捎過去。」

  吳炳知道漪如在揚州的時候時常到容昉的貨棧里去,

  也知道她常做出些看上去不像是九歲女童該有的舉動,但聽得這話,仍覺得難以置信。

  「女君是說,要幫那貨棧主人做這書本的生意?」

  「正是。」漪如道,「此事除了我,家中也只有管事知道,故而管事務必要保守秘密才是。」

  吳炳應下。

  漪如見他臉上仍有些猶疑不定的神色,道:「管事若有什麼話,但說無妨。」

  吳炳道:「女君金枝玉葉,怎會起了心思做起生意來?恕小人之言,商賈是末流,如容公,縱然家資豐厚,在鄉中也常被人看不起。故而當年主公要娶夫人,上上下下皆不看好,反對者眾。女君將來是要做太子妃的,就算只是一時起意玩一玩,被人知曉了也不好。如果有人拿著此事來做文章,只怕不好收拾,還請女君三思。」

  又是太子妃。

  狗屁的太子妃。漪如心想。

  「管事多慮了,我不過是幫忙,做生意是遠遠說不上。」漪如道,「別的不說,那區區一箱子,能做出什麼生意。」

  說罷,她將話頭一轉:「不過我在揚州時,見到些市肆貨棧的興旺之態,倒想起了管事來。我記得,管事從前也曾經商,是麼?」

  吳炳一愣,答道:「正是。」

  「不知當年管事做的事什麼生意?」

  「也不是什麼大生意。」吳炳有些訕訕,道,「不過是夏則資皮冬則資絺,做些囤積倒賣之事,掙一點利錢。」

  「據我所知,管事當年掙的

  可並非只是一點。」漪如道,「管事的本事,扶風鄉間聞名,還出資修建鄉塾,扶助孤寡,頗有仁善之名。」

  提到這些,吳炳默然,少頃,苦笑道:「已是過去了許久之事,不足掛齒。」

  「怎會不足掛齒?」漪如道,「管事當年若非誤入歧途,想必生意仍然是好好的,也遠不會淪落到賣身為奴的境地。先前管事做下的事,我說過不會追究,那便不會追究。不過管事那一大家子人還是要養的,將來也仍然需要錢財維繫。不知管事可曾想過,將來這些錢財從何處而來?」

  吳炳似乎明白了漪如的意思,望著她,驚詫得一時說不出話來。

  正月過了初十,便到了一年最閒的時候。

  年節的各種祭祀、人情來往已經做完,而朝廷還在放假,滿朝文武貴胄無事可做,正好有空閒交遊。故而初十之後,京城中的盛會就多了起來。

  每日,嚴祺和容氏都要盛裝打扮,不是去別人那裡赴約,就是別人到家裡來赴約,都是必要的來往,推也推不開。

  漪如雖年紀小,邀約卻也不少。有些是容氏這邊的女眷聚會,有些則是閨秀們的遊樂,有好幾次,溫妘問她跟不跟她出門去玩。

  若是上輩子,漪如來者不拒。尤其是她跟太子定婚之後,在那些場合里,看著那些平日裡不對付的人向她露出尷尬而生硬的笑容,說著討好的話,她覺得十分爽快。

  不過現在,她全無興趣。天氣日日晴好,連嚴楷都跟著嚴祺赴宴去了,容氏也抱著玉如出門訪友,漪如卻甘願一個人留在家中。

  書房裡,炭火溫暖。

  她半躺在軟榻上,一手拿起剛剛剝好的烤栗子放到嘴裡,一手拿著書,看得聚精會神。

  陳氏曾不敢置信,特地過來看她在做什麼,見到那書封面上的「列女傳」三個字,放下心來,面帶微笑地走了開去。

  這書跟列女傳的關係,自然只存在於封面。它是漪如從別處拆下來做成的偽裝,將它套在那些閒書外面,能擋住所有人的窺視,十分好用。

  而她真正在看的,是李霽送來的一本新書,說的是一個身懷異能的醫家弟子,給各路妖魔鬼怪醫治疾病,順便伸張正義的事。作者寫得不錯,但在漪如看來,李霽在書上的批註更是有意思。

  這些書,凡是他自己看過的,上面都會留下李霽的批註。有時寥寥數語,有時卻是長篇大論,專門寫出一張紙夾在裡面。漪如看的時候,時常覺得李霽這批註比書上的情節還有意思。

  比如她剛剛看完的這段,寫的是一個絕世奇才,天生俊美無匹,文武雙全,娶了天下第一美人做妻子,還收了三十二房小妾,環肥燕瘦,各有千秋。他功成名就之後,四海皆服,當他駕臨皇宮,連被譽為謫仙的太子也被他的風姿所傾倒,甘願將儲君之位拱手讓出,做他的臣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