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聽聞是嚴祺的女兒來到,羅半仙不敢帶門,隨即出來見了。

  漪如也不廢話,直接向他提起了長福的事,果然,羅半仙神色大變。

  對於長福,漪如其實並不了解,但她聽過他的事。

  上輩子,這羅半仙籍籍無名,可這長福卻是個人物。

  他之所以被人知道,是因為宮中出了一件巫蠱案。皇帝的一名寵妃,被人在床底下發現了一隻扎滿銀針的稻草人偶,背上貼著「皇后」二字。

  巫蠱是京中的禁忌,皇帝知道之後,大為光火,下令徹查。最後,不僅那寵妃遭了秧,給他做這稻草人偶的方士也被揪了出來,那個人,就是長福。

  漪如看過卷宗,按長福自述,他早年師從羅半仙,為了替師父斂財,他向信眾出手。

  長福巧舌如簧。將那些家裡有地卻又陷入麻煩的人說動,讓他們心甘情願地拿出家中田產,讓長福低價買了,再高價賣出去。出家人倒賣土地,為朝廷所不許,是一件犯法的事。但長福並不在乎,生意在短短三年間越做越大,甚至能夠從羅半仙手裡將道觀盤下。最終,他騙到京城裡來,也是風生水起,直到把生意做到宮裡,為那位寵妃做了一直稻草人偶。

  這些事,漪如和太子定婚之後,呼風喚雨,無論什麼消息,都會有人詳細說給她聽。

  尤其是宮裡的事,漪如為了給進宮做準備,明曉利害,什麼事都必須知道。這無辜的案子,自然也不例外。故而當漪如聽到羅半仙的名號之後,她即刻記了起來。

  此時的長福,還是羅半仙的弟子。果然,當她在羅半仙面前提起他們在終南山那邊做的勾當,羅半仙的臉色變了一下。

  ——「太乙天尊昨夜裡對我說起此事,我還不信,故而今日來見半仙,向半仙求證。」當時,漪如道,「除此之外,天尊還說了一件事。」

  羅半仙忙問:「何事?」

  「天尊說,半仙將要大禍臨頭,卻命不該絕,讓我幫半仙一把。」漪如道,「半仙禍起方位,乃應在江南。我若能去江南一趟,鎮住煞氣,半仙可災難消解,化險為夷。」

  第九十九章 管事(上)

  漪如跟著嚴祺去揚州的事,就這麼定了下來。

  因得要照顧漪如,隨從之中又增加了幾名僕婢,容氏到底不放心,將管事吳炳也派了去,讓他總管嚴祺和漪如身邊的一切之事。

  隔日就要出發,僕人們忙忙碌碌,將物什收到箱籠里,準備第二日一早就裝車。

  吳炳到處看了看,呼喝這個,斥責那個。

  僕人們都知道他心情不快,也不觸他的霉頭,個個悶聲做事,小心地離開。

  吳炳走了一圈,回到自己的屋子裡,面色不快。

  近來,他感到諸事不順。

  他出身扶風鄉間,本是個生意人,年輕時闖蕩南北,掙下過一筆家財。可當年心思輕浮,被人設計入了賭局,不但將身家賠了進去,還輸掉了家裡的房屋田產。最後吳炳無奈之下,只得賣身還債。

  不幸中的萬幸,他賣身的人家,是嚴家。

  當年,嚴壽進京,初來乍到,需要有個見過世面,通曉世故的幫手。看過吳炳之後,嚴壽頗是滿意,就將他買了來,在身邊留用。

  嚴壽的妻子早逝,嚴孝之的妻子多病,嚴家雖因為當上外戚而富貴,卻少了能打理內宅的人,讓嚴壽頗是頭疼。吳炳不負嚴壽期望,辦事周到認真,將嚴家大事小情打理得服帖通順,但有吩咐,都能立刻辦到。嚴壽對他頗是滿意,沒多久,就讓他當上了管事,後來,甚至將錢和帳都交給了吳炳一人來管。

  後來,嚴壽去世,嚴祺成年,嚴孝之為他娶了新婦進門。容氏出身商賈之家,雖然也教養得似大家閨秀一般,卻懂得些帳目。

  嚴孝之是個念舊情的人,雖然有意讓容氏把家掌起來,卻又覺得吳炳理事多年,知道的多。於是,他仍讓吳炳管著錢帳,容氏則隔一陣子便過問一番,如此一來,主人省心,吳炳在下面好做事,兩全其美。

  願望雖好,終究是願望。

  人手頭的本事大了,總會肖想些分外之事,何況是吳炳這樣為富貴權勢之人掌家的豪奴。嚴家有宮中照拂,錢財源源不斷地來,又源源不斷地花出去,誰人見了又能沒有些心思?

  嚴壽和嚴孝之都是窮過的人,有了錢之後,就想著買地置業。吳炳是對京畿一帶熟透的人,便時常為他們去相看,見得有好的,就來回稟。嚴壽和嚴孝之都是大半輩子在鄉間生活的,知道看水土。吳炳介紹的田產,無一不肥,無一不好,二人看過之後,沒多久都會買下來,而對吳炳的信任,又多加一成。

  他們不知道的是,每一筆田產購入,吳炳拿到的價錢,都比他們所知道的少了許多。吳炳懂得講價,那邊壓低些,這邊抬高些,就是一筆不小的數。嚴壽父子對京中的價錢不了解,由著吳炳說道,以為自己得了便宜,出錢的時候頗是痛快。

  靠著這勾當,吳炳到了嚴家之後不久,就翻了身。

  他家中老老少少十幾口人,先前因為他不爭氣,屋子沒了,母親病了,一家人只能到親戚家寓居,受盡冷眼。而沒過兩年,吳炳突然送了許多錢回來,不僅將從前的屋舍田地盡數買回去,還另外又添置不少。一家人穿金戴銀,出入有馬車,入宅有僕婢,日子比同鄉的富紳還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