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快一慢,轉息間相遇,勝負已定。

  「啊——」

  隨著樓宴這聲近乎撕裂般的痛喊,他捂著血流如注的斷腕,倒在了地上。

  而其身後數名親信,包括齊崇在內,或死或傷,也已盡皆被俘。

  陶雲蔚從始至終就站在門前,面無表情地看著樓宴,從未因他的出現有過半分波瀾,仿佛早在意料之中,也早在掌握之中。

  此時,她才在陶伯璋的陪護下站到了樓宴的面前,居高臨下地看著面白如紙,痛得咬牙切齒的樓宴,淡淡說道:「那日在大慈悲寺,程娘子看見了你的背影。」

  「你大概無法想像她曾經有多久是看著你背影在過日子,所以你便是再如何藏匿,她也能一眼將你認出。」陶雲蔚說,「樓宴,我知你為何會來此。」

  「你不必問什麼,我也可直截了當地告訴你。」她語氣淡漠地道,「你不配。」

  他緊咬著牙關,死死盯著她。

  「陸玄……若非士族……」

  陶雲蔚像是知道他想說什麼,毫不猶豫地打斷道:「我也會追隨他。」

  樓宴瞳孔一震。

  就在此時,遠處隱隱傳來了一陣由遠及近的馬蹄鐵踏聲。

  陶伯璋抬眸看了眼,語氣略無奈地道:「你夫君趕來了,這下你定是要被訓。」

  陶雲蔚遙遙朝正在策馬狂奔而來的陸玄看去,須臾,彎唇一笑,說道:「阿兄護著我就是。」

  陶家兄妹這旁若無人的態度,還有陶雲蔚先前說的話都深深刺激了憑著一腔執念走到今日的樓宴。

  他忽然暴跳而起,瞬間猛地撲向了陶雲蔚。

  陶伯璋立刻想也不想地一刀送了出去——

  樓宴死後,樓氏謀逆案也終於算是有了個完整的結果。

  陶雲蔚因助朝廷捉拿亂黨有功,被新皇賞賜了金羽令箭,並言明其執此箭可任意出入禁宮內苑。

  而程如芝也因相助有功,經李衍賜婚,順利和自己相中的郎君定下了白首之約。

  金羽令箭被賜下的當天,陸玄也把《氏族全譜》的成稿呈了上去。

  五月初五,端陽節再至。

  因種種原因已歇了兩回的金明園今年終於再次對民眾開放,朝廷對這次官民同樂也十分重視,帝後更將要一改在寶津樓觀戰的傳統,親臨水岸幕次。

  於是開園這日,早早便已是人山人海。

  東岸,以皇帳為中,左以丹陽陶氏的彩棚為首,後領一眾宗親和勛臣;右則以淮陽陸氏為首,領其他士家棚幕。

  此時,幾乎所有的人目光都集中在皇、陶、陸、崔這四處。

  竇、溫兩家的彩棚在南岸,因挨在一處所以便索性打了通簾,溫家七姑娘溫伶和竇氏宗房孫媳崔鳴昭有閨中情誼,此前又剛許給了吳大娘子的娘家侄兒,所以兩家人聚在一起也是其樂融融。

  吳大娘子的娘家阿嫂和侄女前兩日也來了金陵城,正趕上今天這番熱鬧,剛滿十四歲的吳家姑娘坐在未來嫂子身邊,忍不住抻著脖子往東岸那邊彩旗飄飄的地方看去,喃喃道:「怎麼還沒來?」

  崔鳴昭順著她視線看了眼,與溫伶相視而笑,說道:「阿楠是想看誰?」

  「都想看!」吳楠立刻回道,「我想看皇后殿下,想看衛國夫人,也想看榮國夫人!」

  溫伶柔道:「想必就快到了,你莫急,這裡都能看見的。」

  竇、溫兩家的棚子能占到這麼好的位置,自然不是因他們出價比別人高,又或是身份有什麼了不得,全因外人都曉得,崔娘子是榮國夫人的小姑子,而溫家和陶家也是相識於微時的情誼,溫七姑娘同榮國夫人乃是閨中好友。

  吳楠見她們兩人主動問起,也就放開了拘謹,好奇地問道:「伶姐姐,我聽說榮國夫人是大齊唯一一個兵甲女技師,很得驃騎將軍愛重,不曉得她長什麼樣子?是不是也有股子颯颯之氣,讓人見了輕易不敢接近的?」

  溫伶和崔鳴昭聞言不由失笑。

  「這個嘛,」溫伶含蓄道,「待會你見到就曉得了。」

  「哦。」吳楠只當她是不好說,也沒太在意,點點頭,又轉而問道,「那衛國夫人呢?我早兩年便已聽說過她的聲名,不過沒想到她這樣厲害,竟能既撰得了書,又抓到了逆賊。這次《氏族全譜》出來之後,我阿爹他們都說假以時日衛國夫人必可成當世譜學大家。我一直很想拜會她,」她說著,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不過她那樣的身份,想必是沒有什麼工夫見閒人的。」

  至於傳說中美貌仁善,身為聖上賢內助的皇后,她就更是不敢想了。

  溫伶正要開口說話,忽然,岸上一陣人聲浪潮湧動。

  眾人立刻紛紛停下交談,步出了棚外,遠遠朝著正在往皇帳行去的帝後躬身行禮。

  吳楠忍不住抬眼看。

  ——啊,那就是皇后殿下。

  她雖看不真切對方的相貌,但只見那抹款款身影就已能看出大齊國母絕對是個大美人。

  「那個就是衛國夫人。」崔鳴昭在旁邊低聲提醒道。

  吳楠連忙順著她示意的方向看去,果然見到有一男一女正在往陸家那邊走,男子氣韻風流,女子舉止嫻雅,竟同她想像中的陸宗主和衛國夫人幾無二致。

  吳楠不禁有些興奮。

  「驃騎將軍和榮國夫人來了。」溫伶亦含笑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