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赤水關戰局已解,章爍回了,北伐軍也回了,有兩個人卻真的一直沒有回——

  呂吉山與呂元均。

  琬兒獨自一人去了呂府,她去看望呂吉山的兄長,呂吉海。

  呂吉海的頭髮白了,他一夜之間同時失去了自己的親兄弟與親兒子。

  呂家的頂樑柱倒了。

  「呂家大老爺。」

  琬兒溫婉地喚他。

  「琬兒今日是特意來看望呂老爺您的,這是禮單。」

  琬兒畢恭畢敬地送上了一張緋紅的禮封。

  禮單上滿滿一大頁:西域的玉犀爐、和田玉制的如意杯、鈞窯燒制的觀音五彩瓶、關仝的關山行旅圖 、萬年松根雕的筆筒、上等絲綢十匹,蘇錦十匹,蜀錦十匹,各色絹紗二十匹……

  呂吉海驚愕,「姑娘送來如此厚禮,吉海受之有愧啊!」

  琬兒送來的禮,已經夠他替二兒子呂元朗向一家姑娘下聘禮了……

  琬兒擺手:「呂家大老爺切莫推辭,太尉大人曾經送給我的,怕是得用這樣的禮單好多份,才能填得完。可是琬兒從來未曾回過禮,也不曾報答與他。琬兒心中有愧,還請大老爺能讓琬兒回禮一次,以紓琬兒心中的愧意。」

  呂吉海捏著禮單,手足無措。眼尾的細紋展開,剛過而立的他生生將自己熬老了十歲。

  「琬兒姑娘,你破費了,你能再回來呂宅看我,吉海已經感激不盡了,你怎麼還能帶如此多東西……」

  「大老爺別客氣,且不說這些禮,尚不夠向呂府回禮。琬兒還曾叨擾過貴府許久,也不曾來感謝過大老爺,還只是琬兒的一點心意……」

  呂吉山送琬兒東西,是為了表達他對她的愛意。如今琬兒也想送東西給他,可呂吉山卻再也回不來了。

  「大老爺請收下,不然琬兒,寢食難安。」

  「琬兒姑娘……」

  呂吉海捏著禮單,笑得憨厚。因長年替先帝守陵,天天只能對著石頭草木說話,再加上陡然遭此重創,原來那個八面圓滑的呂吉海再也找不見了。

  琬兒沒來由一陣心酸,「呂家大老爺,若是元朗、元沛、青兒、榕兒他們若是有需要我蘇琬兒出力的地方,大老爺可直接同琬兒吩咐。」

  呂吉海滿臉感激的笑,「姑娘能如此說,吉海感激不盡!只是……只是吉海近年來身體有恙,家中人也多,又沒個主事的,吉海天天在帝陵守著,照顧不過來。正想向貴人請辭,帶著咱一家老小回嶺南老家去……」

  「回老家?」

  琬兒驚愕。

  「是的。」呂吉海那過早布上風霜的臉有愧意漫溢。

  「均兒走了後,他娘便終日以淚洗面,精神也大大不濟了。我們呂家人也不少,缺了主事的人,什麼事都做不好。吉海常年待在帝陵,沾了太多潮氣,這一到陰雨天,四肢關節便痛得轉動不了。尋過不少大夫,吃過不少藥,也無甚作用……

  均兒她娘倒是不想走的,她還想等均兒歸家。可吉海覺得,再如此虛耗下去,指不定會讓孩兒他娘的病癒發沉重,也沒甚意義了……」

  「找周大夫呀!周大夫怎麼說?」

  琬兒急切,她記得呂府有一個家養大夫醫術高超。

  呂吉海自嘲地笑,「哈,別提了!他跟山兒穿一條褲子的,山兒出征,他也去了。如今……他……也沒回……」

  「……」

  琬兒默然,她不知道應該說些什麼。曾經煊赫一時的呂家因為一次出征,竟然變成了這個樣子……

  「琬兒姑娘,你說,如今吉海再向貴人提出辭官歸里,貴人應該不會再有芥蒂吧?」

  耳畔傳來呂吉海謹小慎微的問話。

  琬兒茫然,她抬頭看向呂吉海那與呂吉山有五分相似的臉,心中有說不清道不明的苦澀縈繞。她笨拙地扯開嘴角,沖呂吉海投去一個安慰的笑:

  「現在提……應該沒什麼了吧……如若有什麼,琬兒便去尋潁川王說道說道。」

  呂吉海喜悅難耐,沖蘇琬兒深深一揖:

  「吉海,謝過姑娘!」

  第124章 極頂

  是年三月, 李韌登基稱帝, 恢復國號為大唐。

  琬兒再也不像從前般, 每日會在五鼓鐘聲中,爬上瑤華宮背後那塊高台。仰望高大台基上巍峨的兩儀殿,默默回憶她曾經最熟悉的生活, 最錦繡的榮華。

  她只每日龜縮在大明宮背後這一方幽暗的小宮殿內, 繡繡花,看看書。

  她累了, 身和心都累了。

  這一日, 蘇琬兒意外地收到了李韌的傳詔, 他讓琬兒去政務殿, 他有要事相詢琬兒。

  琬兒來到政務殿時,李韌獨自一人正在一堆一人高的奏章堆中奮戰。

  「陛下。」琬兒輕輕來到李韌的身邊, 低聲喚他。

  李韌抬頭, 琬兒看見他眼底一層青色。

  「陛下如此辛苦,萬事皆親力親為?」琬兒盯著李韌眼底的青色,指著快到她脖頸的奏章,滿臉的難以置信。

  「陛下沒有安排侍中?」

  李韌坐直起身,噗哧一笑, 「韌有侍中, 可惜以往只替韌打點府軍事務。如今處理國事, 可是有些不趁手,加上剛剛回京,有做不完的事。」

  李韌示意琬兒靠近一些, 他揚起長眉,眼中全是戲謔:

  「要不,琬兒來做韌的侍中?」

  琬兒嗔笑:「陛下若是以為合適,琬兒榮幸之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