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秦溯知道這是緩兵之計,並非長久之策,現在最要緊的還是要掌握這場戰爭的主導權,讓浮梁跟著大雍的行動走,以此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手指點在了靖縣,一道密令從盛京皇宮中往靖縣而去,接著,一個月後,最神速的攻城戰在浮梁東部打響,僅僅五天的時間,晉少雲帶人攻下了浮梁最東部的三座城池,勢如破竹。

  第二道捷報抵達盛京的時候,秦溯剛說完不拿下浮梁,她的生辰宴不必舉行的話,看著眼前的捷報,雖然秦溯心中知道這三座城池只是浮梁本來就預留出來的戰爭緩衝地帶,但為了士氣,也依舊大加封賞,並放出豪言。

  「朕的生辰宴,要在浮梁大都的碧霄宮中舉行!」

  這句話隨著民間通報的傳播擴散到大雍的每一個角落的時候,秦溯將要御駕親征的消息也在大雍一瞬間炸開了鍋,徹底將大雍的士氣推到了一個頂點。

  秦溯當然知道什麼叫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所以現在聲勢已經造出來了,就是全面開戰的最好時機。

  永安宮中,沈奕看著時隔兩年,又披上一身戎裝的秦溯,心中只覺得百感交集。

  靠在秦溯冰冷的盔甲上,沈奕手中握著秦溯溫熱的手,「我等你回來。」

  秦溯抬起沈奕的臉,低頭印下一吻,眼中是說不盡的柔情眷戀,「等我回來。」

  五月,大雍天武帝御駕親征,皇后監國。

  在秦溯出征的那天,沈奕站在城牆上,她不知道秦溯有沒有回頭看過她,同樣也不知道,秦溯這一走就是三年。

  一年年的冬去春來,大雍的百姓已經習慣了每天兩枚銅錢去買一份民間通報,看看上面有沒有新傳回來的捷報,有沒有他們牽掛的消息。

  皇宮之中,身著鳳袍的沈奕批改過最後一份摺子,抬頭看向了坐在輪椅上到自己面前的賢王秦邈。

  「二皇兄,可又有戰事傳來?」

  沈奕揉了揉發疼的太陽穴,隨著秦溯一點一點將戰線推進,糧草的運輸倒成了難題。

  現在秦溯的大軍已經完全打進了浮梁境內,而浮梁境內的情況複雜多變,同大雍不同,沈奕只能靠之前虞箜定下的那些商路,維持著給秦溯的糧草供給。

  這場長達幾年的戰役,眼看已經快到了結尾,卻因為金烈的負隅頑抗而陷入僵局。

  沉默半晌的秦邈看著沈奕,縱然一向冷靜如他,現在也面色冷凝,整個人肉眼可見的微微發抖,「武王薨,皇上孤軍深入敵營,下落不明。」

  沈奕只覺得眼前一黑,整個人如同溺水一般,喘不上氣來。

  閉上眼睛,沈奕緊緊掐著自己的手心,直到掐出血來,整個人才總算是清醒過來。

  三年前,秦溯出征,為防京中生變,特意秘密處決了私通浮梁的敬王秦允,帶走武王秦桓,給沈奕解決了後顧之憂。

  武王秦桓也確實是個領兵作戰的賢才,且同敬王不同,他在見過秦溯的新政之後,已誠信歸順,隨秦溯到了邊關之後,更是獨自領兵,打了數場勝仗,甚至還曾冒死救過秦溯,現已深得秦溯信任。

  一個月前,浮梁戰事陷入僵局,如果不想被金烈這麼一直拖下去,最好的辦法就是主動出擊。

  武王秦桓主動請纓,以身誘敵,成功牽制住數萬浮梁大軍,給虞琛和晉少雲兩邊夾擊破城提供機會。

  卻不想中了金烈的詭計,被金烈斬下了頭顱,向秦溯示威。

  好在這確實給了攻城的機會,以秦桓的命換下浮梁的一座城池。

  就在攻下城池後,金烈潰逃,秦溯一路追擊金烈而去,卻不想同大軍失散,身邊唯有騎兵跟隨。

  山麓之中,死屍堆積成山,鮮血匯成了一股股的細流,混合著落下的雨水,染紅了大片的草地。

  十二從死屍堆中爬起來,踉踉蹌蹌地尋找著那一身金色的盔甲,可是她的眼中一切都被紅色充斥,這天,這地,這水都是紅色,難以分辨。

  翻開一個個屍體,十二總算是屍堆中將秦溯找了出來。

  馬蹄踏進水中的聲音蓋過了雨聲,十二停下了拖拽秦溯的手,凝神聽了一會,看著地上的秦溯,將人又拖回了屍堆中,解開了秦溯的盔甲。

  「聽聞陛下以前只穿紅甲,此次為何要穿金甲?」

  「朕從屍山血海中走來,卻最厭血腥,若是紅甲,便看不大出來了,此次要穿金甲,是因為朕要告訴所有的大雍將士,朕是他們的皇,朕之所在,即是他們劍之所指,戰場之上,他們只需跟隨朕的金甲,便所向披靡,戰無不勝。」

  「金甲如此醒目,那陛下豈不是將自己陷於危險之中?」

  「怕了?」

  「不怕!」

  這是秦溯第一次帶十二上戰場的時候,十二問秦溯的話。

  現在十二將秦溯的盔甲一件一件穿在自己身上,竟難得慶幸起這盔甲的醒目來。

  將自己的血衣蓋在秦溯身上,十二最後看了一眼屍堆中的秦溯,義無反顧地穿著秦溯的金甲往另一個方向跑去,與此同時,緊跟而去的還有那大批的馬蹄聲。

  雨越來越大,秦溯被水滴砸醒,第一時間握緊了手中的劍,警惕地動了動耳朵,四周除了雨聲,就是死一般的寂靜,一絲一毫的呼吸聲也聽不見。

  用劍撐著,秦溯勉強站起身來,看著身上的金絲軟甲和裡衣,茫然地往周圍看去,從地上撿起了那件之前蓋在自己身上的血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