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看著好像是去見網友,發現對方是個摳腳大漢,而失望透頂的嚴慶澍,霍耀文終於是忍不住笑了出來,心想這松陵女子潘小璜應該算是最早的「網戀翻車」吧??

  他知道這事,還是因為後世讀過一本專門寫民國奇聞的書,裡面寫了不少民國時期有趣的軼聞,其中就有一章提到了松陵女子潘小璜。

  說,松陵女子寫《紅線、聶隱娘》大紅之際,年輕男子無不被這位才華驚人的松陵女子所傾倒,不知多少人墜入情網。那時仰慕松陵女子的男子之中流傳著這麼一句打油詩:章 【做官當做員外郎,娶妻當娶潘小璜,人生有酒須當醉,管他日俄與列強……】

  儘管無人知道潘小璜到底是誰、家又居何處,但這不妨礙當時仰慕潘小璜的讀者當回「謠言家」。說是當時有個書迷,寫信給上海的報紙,文章中寫他在杭州時偶遇邂逅了潘小璜,親眼見到她長的貌美如花、賽過天仙……

  這篇文章刊出之後,印證了讀者的一個判斷,原來松陵女子潘小璜,果然是一個如花美貌的少女。只不過一日之間,數千封求偶書信,堆滿了雜誌社的房間,數不清的男人發誓,此生此世,非才女潘小璜不娶!更有不少不成氣候的權門達官,也跑來鬧軋猛湊熱鬧,公報說願以黃金千兩,娶回松陵女子潘小璜為妻為妾。

  ...

  第253章 【這哪裡是吃花酒,分明是…】

  包天笑看了嚴慶澍一眼,說道:「慶澍,說起這松陵女子潘小璜其實你也認識,就是稼軒兄。」

  「稼軒…」

  嚴慶澍思慮了幾秒,想到什麼,當即大吃一驚道:「柳棄疾!」

  包天笑樂道:「看來你還記得他。」

  嚴慶澍嘆道:「這怎麼可能會忘記呢!我到上海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柳先生的通志館抄書。」

  姚文杰聽著二人的對話,還有些不清楚這柳棄疾是誰,不由問道:「慶澍兄這柳棄疾何許人也?」

  不等嚴慶澍說話,只聽霍耀文道:「柳棄疾應該就是柳亞子,早年跟隨中山先生,辛亥革命後擔任總統府的秘書」

  當代人認識柳亞子的可不多了,包天笑讚賞地看了霍耀文一眼,跟著說道:「我認識稼軒兄的時候,是1931年他初到上海準備成立通志館。那時我在《新聞報》工作,有回在報館內碰到了稼軒兄,彼此交談甚歡,晚上他便請我跟恨水一起去吃夜飯。閒聊時我們談論起了十幾年前曇花一現的松陵女子,稼軒兄笑著跟我和恨水說,他就是當年那位撰寫《俠女紅線、聶隱娘》貌美如花的潘小璜。」

  「潘小璜,柳棄疾……」一想到年輕時魂牽夢縈的女子是個男兒身,還是當年對自己照顧有加的柳亞子,嚴慶澍嘆了第二聲氣。

  姚文杰笑道:「我說慶澍兄莫要太過傷心,就當今日從未聽過這些話,松陵女子潘小璜還是你心中的那位思心保國的才女。」

  嚴慶澍翻了個白眼,說道:「我都聽進去了怎麼會當沒聽過。」

  說到此,嚴慶澍瞥了身旁的包天笑一眼,見包老先生神色疲憊,想來是聊了這麼久有些累了,連忙說道:「對了,聊的興起一時忘記約你來的正事。」

  姚文杰道:「慶澍兄但說無妨。」

  嚴慶澍瞧了眼霍耀文,說道:「是這樣的,包老先生最近完善了之前寫的《釧影樓回憶錄》續篇部分,我幫忙找了很多家出版社,但他們都不同意出版。」

  霍耀文詫異的問道:「不同意出版?這是為什麼!」

  要知道包天笑可不是一般文人作家,不僅是民國時期同張恨水一樣是「鴛鴦蝴蝶派」領袖人物、通俗小說作家的重要代表,更是一名精通外國名著翻譯的翻譯家,在香港文壇的地位可要比金鏞、梁羽生這些人要高的多。

  嚴慶澍剛要解釋,包天笑伸出手攔住他,自個說道:「也不怪他們不同意,我早年也幹過出版行業,清楚這裡面有多困難。要是他們出版了我這本書,往後恐怕很難在灣灣有市場了。」

  霍耀文和姚文杰聽的有些發蒙,沒聽明白包天笑話里的意思。

  嚴慶澍解惑道:「是這樣的,包老先生的這本《釧影樓回憶錄續篇》中有提到他早年在上海吃花酒的往事,好巧不巧的是,那天常凱申就在他樓上,二人出門時碰了個正著。」

  噗哧……

  霍耀文險些沒笑出來,這本書要是幾十年後出版,憑藉這段往事,可能銷量會非常好,但是放到現在,有出版社願意出版此書的話,那他分明就是不想要台灣市場了。

  畢竟香港就這麼點大,彈丸之地能養育三十多家出版社,還得虧是有台灣、澳門和南洋這些圖書市場,而這些市場的大頭份額就是在台灣。

  哪怕是像霍耀文、金鏞、梁羽生這些暢銷作家,他們的書在香港就從沒有單本賣出過二十萬冊的,也只有在台灣能賣到二十萬冊以上,甚至更高的銷量。

  不提歐美市場,單就論亞洲地區,別的出版社可沒有像霍耀文這種能在日本大賣幾百萬冊圖書暢銷作家。

  雖說不要台灣市場也行,只要書的質量好,光靠香港市場也能養活一家出版社,但商人逐利,不可能因為一本書而斷送自己的財路。

  姚文杰看了霍耀文一眼,見他面上無什麼表情,心裡猶豫不決,現在台灣是耀文圖書出版公司的重要市場,光去年跟青木出版社合作就有二十多本書,為公司帶來了不小的利潤。這要是因為一本書失去了台灣市場也就罷了,可就怕往後連董事長的書都不一定能賣過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