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媒體也不甘示弱,第一時間報導了《明朝那些事兒》的火爆現象!

  首當其衝就是《龍國日報》,他們評價洛陽和劉新洲的碰撞:《對陣劉新洲,洛陽完勝》!

  “作為國內數一數二的歷史作家,劉新洲這次的跟頭顯然是栽大了,他以為洛陽不懂歷史,殊不知洛陽真人不露相,提筆寫一部《明朝那些事兒》,已然是對明朝歷史煙雲瞭然於胸!更為可怕的是,洛陽把歷史和小說的筆法結合起來,以一種誰也沒想到的方式上演了一場銷售奇蹟!”

  而《新華報》和《青年報》等文學讀物,則是在解讀《明朝那些事兒》火爆的成因。

  “這是一部把明朝故事通俗化的小說,讓一些歷史盲也能毫無障礙的理解書中的人物和故事。”

  “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讀者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洛大以自己的歷史觀角度對我們介紹明朝歷史,不象其他史書,呆板,枯燥,這即像小說的題材,內容又不是小說那樣虛構,簡直是輕鬆讀物的代表性作品。”

  分析,解構,讚美!

  各大媒體在爭相報導!

  無數的讀者都在倍加推崇!

  這部《明朝那些事兒》,讓給原本沉寂的歷史類文學都活過來一般!

  此前為了針對洛陽,劉新洲發過一條微博,他在微博中以戲謔的口吻和洛陽說:“年輕人,不要總想搞個大新聞!”

  當時的劉新洲豪氣萬丈,準備狠狠教訓洛陽一次,肯定沒有想到這句話會成為自己最大的黑點,現在劉新洲為自己一時衝動的言論買單了,甭管是不是洛陽的粉絲都跑來打臉。

  “2333,臉疼不?”

  “好像洛大真搞出了大新聞。”

  “大白話寫歷史,真他媽的好看,您覺得呢!”

  “劉老師,要不用冰敷一敷臉啊,您看這都腫了啊?”

  “劉老師,說真的,您年紀其實也不小了,不要總想搞個大新聞啊……”

  “洛大:不好意思劉老師,玩脫了,我不是故意打臉的啊,我好像真搞出了大新聞。”

  “現在的歷史作家啊真是,一言不合就膜起來了,要不咱也看看《明朝那些事兒》,學習一下歷史文的新寫法?”

  “我就是聽說這裡有打臉,所以過來看看,嘿嘿,其實我覺得人家劉老師還挺仗義的,換了個沒擔當的,估計早刪微博當鴕鳥了,哪還給你們這群傢伙打臉的機會啊?”

  “刪微博網友不會截圖嘛,劉新洲又不傻,他以後還要繼續混呢,大不了不看評論就是了。”

  網友歡樂多。

  洛陽這個當事人倒沒有多想看劉新洲出醜。

  換一年前,他說不定還會嘲諷個一兩句,畢竟對方挑釁在先,自己言論偏激些都沒什麼問題。

  但現在洛陽更多從影響方面考慮問題了,作為水木文化的掌舵人,也作為無數讀者的偶像人物,他覺得自己有必要做些表率。

  當然,如果劉新洲還是不依不饒的話,那洛陽的脾氣可就不見得繼續這麼好了。

  第728章 當年明月在(五)

  好在,劉新洲最終偃旗息鼓了。

  叫他向洛陽道歉,他肯定拉不下這個臉。

  但是如果繼續和洛陽死磕的話,那多數是要給無數人留一個輸不起的印象了,所以劉新洲選擇偃旗息鼓。

  他《大明狼煙》呃銷量不可抑制的迎來了跌落,而同樣是寫明朝的歷史類書籍,《明朝那些事兒》占據所有市場份額,再也沒有一合之敵,在這一季的圖書市場三進三出,殺的那是好不熱鬧!

  當然,也並非一帆風順。

  這本《明朝那些事兒》不可避免的引來了一些爭議。

  比如劉新洲那位叫做譚曄的好友,便在微博上堂而皇之的評論道:

  “其實這本《明朝那些事兒》的內容其實相當膚淺,我覺得正是因為這種膚淺才導致了這本書的流行,堂堂洛大的作品竟然有股子下里巴人的味道,說好的陽春白雪呢。”

  除此之外類似的言論還有很多。

  像什麼“歷史應該是嚴肅的,不應該如此調侃”啊。

  或者有人說“洛陽的寫法太過隨性,懷疑其史實契合度”啊。

  還有“這本書的主觀情緒太多,內容既不嚴謹也不可靠”之類的批評等等。

  最嚴厲的批評則是一位歷史研究人員發出的:“這本書因為網絡文字的緣故,比較容易讀,但我覺得裡面胡扯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不適合當孩子的啟蒙讀物,誤人子弟。”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提起這首詩,是因為《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就叫做當年明月。

  洛陽記得,前世《明朝那些事兒》在火遍全國的時候,這本書的作者當年明月就曾經遭遇過一樣的爭議!

  甚至有些人的言論簡直和前世一模一樣,可結果呢,隨著時間的推移,《明朝那些事兒》的爭議已經沒人再提了,它成為了很多人心目當中的經典,甚至有不少中學的老師都推薦自己的孩子去閱讀《明朝那些事兒》來感受歷史的魅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