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陳忠點了點頭,道了聲謝,就坐在一旁看了起來。

  《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類盡除名》

  果然,來了!

  陳忠心中一動,他是知道這段故事的,背包里的一冊連環畫上,就畫著這段故事。

  不過,真正看過這段文字時,他還是被震了一把。

  無他,民間傳說畢竟散亂,縱然是畫了《大鬧天宮》數版連環畫的前輩,其中也多有出入。

  比如說金箍棒,各類連環畫裡的出處很多。

  有說是鎖巫支岐的鎖龍柱。

  有說是龍宮的祖傳寶貝。

  也有的作者以意識流寫這根棒子,說一萬三千五百斤,1+3+5就是9,九為數之極,意為隨心所欲之意。

  甚至陳忠在一個比較比較放浪的前輩那裡,聽說「人肚臍眼以下的部分,道教稱之為『定海』,所以金箍棒也稱定海神針,代表了遠古人們的一種生殖器崇拜」到這個很荒唐的說法。

  這種毀三觀的說法,那個前輩也是當成笑話來講的。

  不過從這也確實可以看出,同樣一個《西遊記》里的小設定,民間有多少不同的傳聞了!

  第465章 珍貴的畫冊

  曾經看過相關故事的陳忠,卻是完全無法概括如今,這種見到其真正成為一整個完整劇情的激動。

  滄海龍宮,絕世神兵!

  貴為四海龍王之首,遇到悟空卻是恭敬畏縮。

  數千斤的兵器,被書中什麼「鯾提督、鯉總兵」抬著上來,卻是仍舊被悟空嫌棄,整個龍宮,若非有這禹皇定海的至寶,竟然是尋不到一件可堪一用的兵器?

  許多民間傳說被捨棄不用,只用這樣簡單的對比與描寫,就將悟空得道後的本領無形中體現出來,讓陳忠看得極為入神。

  而最讓他看得毛髮直豎的,卻是悟空取寶回到花果山,向猴群獻寶時的描寫!

  剛開始將金箍棒變得極小,化為一根繡花針,藏到耳朵里,這也罷了,民間傳說中早有這個說法,雖然比較生門,但陳忠自然是知道的。

  但隨後的法天象地,卻是開前古所未有,幾有盤古開天闢地的風采!

  書中寫道:

  他弄到歡喜處,跳上橋,走出洞外,將寶貝擅在手中,使一個法天象地的神通,把腰一躬,叫聲:「長!」他就長的高萬丈,頭如泰山,腰如峻岭,眼如閃電,口似血盆,牙如劍戟。

  手中那棒,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層地獄,把些虎豹狼蟲,滿山群怪,七十二洞妖王,都唬得磕頭禮拜,戰兢兢魄散魂飛!

  原先前兩章出來後,不少讀者還在猜測《西遊記》的故事背景應該是《封神演義》後,武功程度比著《封神演義》里差上一籌,畢竟封神中的高手,都是些天生神聖,闡截高人。

  只是這路法天象地一出,竟是一挽先前武力弱勢,直接凶得要命!

  《封神演義》里,袁洪曾用過這種變大的法術,但卻並沒深入描寫。

  一顆頭雄壯的如泰山一般,手中金箍棒,竟然是上頂天庭,下落地府,神話故事裡,除了盤古,還有誰有這般威風?

  原本身材矮小,斗個混世魔王都要嚼猴毛變小猴群毆的悟空,可以說直接秀了一把英雄身!

  只看這一點,陳忠幾乎就立時確定了,一頁書比自己這些人想得還要細緻,《西遊記》根本就不是任何人能夠阻擋得了的!

  欺龍王,水晶宮裡強索神鐵;鎮閻君,生死薄上強銷姓名!

  龍王,閻君,都是民間畏懼的神仙,一者掌管四時雨露,一者手握人之生死!

  只是這兩個神仙,似乎老是不幹些好事。

  田地里,不是大旱就是大澇,極少風調雨順;人間裡,善者被人欺壓,惡者竊居高位,不見半點「善惡到頭終有報,生死輪迴求善果」的樣子。

  因此,對於這兩個神仙,百姓多是畏懼,並不是很待見。

  逢年過節就把龍王拎出來耍著玩,而閻君,也跟領導似的,正所謂「閻王好見,小鬼難纏」。

  可以說,悟空這一通鬧騰,直接是滿足了兔子窩裡大部分人的心理。那些平日裡高高在上,不把百姓當人看的神仙,見到了真正的英雄,還不是一個個卑躬屈膝,如同小廝一樣的不敢高聲說話?

  閒時飛騰千山,訪英拜豪;意起操練妖魔,旌旗蔽雲!

  當世七大妖魔,共聚花果山,又惹動悟空地府之行!

  兩事齊發,直接傳到天庭,驚動玉帝!

  這樣的劇情,緊張快速得讓人驚嘆。

  陳忠正看間,報亭老闆見沒有顧客,隨意轉頭來瞄了一眼,就哈哈笑道:「你也看到這最後了?真是書友了!不過這一頁書是不是太先進了?直接把太白金星稱為『天使』,總感覺怪怪的……」

  陳忠感他的熱情,當下細細解釋:「其實無論是玉帝的『上帝』,還是太白金星的『天使』,都是咱們中國的詞。只是後來你也知道,清朝衰敗,國將不國,那些外來文化自然顯得強勢,加上咱們有一段只講工業、發展,對這些文化不重視,文化產生斷層……」

  讀書的人,談性一起,就再也按捺不住,陳忠就與報亭老闆閒聊起來。

  「朋友好深的學識!」

  一聲讚嘆,帶著小蘿莉散步的林牧,聽到興致處,就如同悟空聽到道法妙處一般,喜色上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