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頁
陸在望一回郡守府,便去見了陸進明,「成王殿下說,和談的事情已經議過了,就這兩日。」
陸進明正擦著佩劍,聞言隨口問道:「議和的條件是什麼?」
陸在望撓撓頭:「這個沒有說。」
陸進明看她一眼,「他準備什麼時候回京?」
「這個也沒有說。」
陸進明心平氣和:「那他說了些什麼?」
陸在望也面不改色,「無非一些場面上的話,爹也知道成王殿下心思縝密,說話密不透風,我是百般試探,他便左推右擋,我硬是沒瞧出一點破綻。」
陸進明疑惑道:「合著你去了半日,就問這麼點廢話回來?」
陸在望低頭,「兒子無能!」
擦劍布兜頭扔過來,穩准狠的掛她腦門上,「放屁,你長能耐了,現在連你爹都敢糊弄?」
陸在望默默的把抹布拿下來,「我早就說了我去不行……再說我見成王殿下也沒有別的舉動,興許就是北梁議和的事情,怕旁人來談不攏罷了。」
「你懂個屁。」陸進明說道:「自先太子去後,陛下身體一直不大好,他在朝理政,北焉知山的戰事他都交由副將,分不出身親去。如今戰事已平,議和這點事他卻親自跑一趟?」
陸進明哼道:「來了還不肯走,誰知道他憋著什麼心思,多半沒有好事!」
陸進明見她一問三不知,也指望不上,便轉而說道:「過幾日越州太守家裡老夫人辦壽宴,你挑份禮物,以你的名義送過去。」
陸在望道:「這老夫人跟我八竿子打不著一點親戚關係,我送什麼禮?」
陸進明便瞪她一眼。
陸在望這才反應過來是誰家,臉色登時有些一言難盡。
自從北境的戰事稍平,駐軍遼北這一年,陸進明也沒少折騰她,他麾下叫的上名號的將軍,但凡家裡有閨女的,陸侯都得找人喝頓酒。
他對給兒子找媳婦這事比讓三軍種地還要執著,京城找不著,他就往北境三州里尋摸,如今最合他心意的當屬越州太守家的二小姐,比陸在望小兩歲,據說是生的花容月貌知書達理,若非北梁提出議和,他已經準備讓裴陽捆著陸在望回越州相看相看,要合適,就著手定親的事情。
少時還能糊弄糊弄陸進明,可再過兩年她便及至冠齡,這事是跑也跑不脫,瞞也瞞不住了。
先前老夫人還說該打算起來,想想後路,可是這一二年變故頗多,她離京時老夫人纏綿病榻,壓根不知道她走了。來北境這一年爭亂不斷,更是沒顧上。
陸在望想到這事就嘆氣,她也不敢想陸進明知道真相得氣成什麼樣,可再不想主意,陸進明可真得逼她娶媳婦了,豈能平白害了人家姑娘。
陸進明氣道:「老子忙前忙後的,你娘也不知道著急。這麼大個人連個媳婦都娶不上!」
陸在望嘀咕道:「我本來也不想娶媳婦。」
「你再說!」
陸在望囂張回道:「反正我不送,要送爹送。」說完就跑,陸進明踹都踹不及,怒氣沖沖的聲音從身後傳來,「不孝子!」
不孝子一溜煙就沒了影,陸進明獨自在書房生悶氣,稍晚一點外面親衛進來道:「侯爺,成王殿下派人送了東西來。」
陸進明便皺眉,原以為有要緊的東西,可送進來的是一口楠木箱子,掀開一看,裡面一堆他用不上的金銀玉器,古玩字畫,陸進明不解其意:「這什麼玩意?他送這些做什麼?」
親衛道:「門房只說是成王殿下派人送來的,也沒有留下口信。」
陸進明就更不明白了。
他和趙珩本也沒有多大的交情,原先在京時,因兩人時常在兩大營,又有孫老將軍在,倒是有過些接觸,但也不見得有多深。
原先趙戚雖和他有姻親關係,可他並不喜歡趙戚,也不看好,倒是覺得趙珩更適合東宮的位置,但他久在北境,也不喜摻合朝堂紛爭。
就是可憐了他的元安,要是再來一回,他打死也不能同意將閨女嫁入皇家,就是陛下賜婚,也該力爭力爭,想來便十分懊悔。
陸進明想起大閨女,便一腔愁緒,也顧不上想趙珩發的什麼西洋瘋,讓人把錦盒拖下去充軍餉,便獨自跺到院中,對著衰沉暮色,不住哀嘆起來。
北梁使臣乍聞議和的條件,便十分驚怒,北梁雖丟城棄甲,但並非已至窮途末路再無戰力,晉軍也攻不下歸元城,幾十萬大軍在外消耗也非長久之策,如今兩邊是僵持之勢,此時議和對誰都好,可晉朝官員上來就是要地又要錢,擺明是要欺負人了。
趙珩並未露面,畢竟以他的身份,北梁使臣中尚無資格夠的上見他的,仍舊是兵部戶部官員出面,陸在望作為北境軍將領跟隨,一來護送本朝使臣,二來也是威懾北梁。
結果一幫文官吵得唾沫星子滿天飛,陸在望躲避不及,險被戰火波及,這幾位議和使她在趙珩那裡也是見過的,素日謹慎妥帖,端穩持重的,不曾想吵起架來臉紅脖子粗,毫無文臣慣愛做的清雅風範。
陸在望正想出去避避,便聽北梁使臣忍怒道:「我們也有一條件,不知貴朝可能答應?」
議和使戳戳耳朵,「你先說來聽聽。」
使臣便道:「晉梁兩國數十年來始終不安定,如今既有修好之意,不如兩國和親,已昭誠心示好之意。如今貴朝中未嫁的公主中……」
陸進明正擦著佩劍,聞言隨口問道:「議和的條件是什麼?」
陸在望撓撓頭:「這個沒有說。」
陸進明看她一眼,「他準備什麼時候回京?」
「這個也沒有說。」
陸進明心平氣和:「那他說了些什麼?」
陸在望也面不改色,「無非一些場面上的話,爹也知道成王殿下心思縝密,說話密不透風,我是百般試探,他便左推右擋,我硬是沒瞧出一點破綻。」
陸進明疑惑道:「合著你去了半日,就問這麼點廢話回來?」
陸在望低頭,「兒子無能!」
擦劍布兜頭扔過來,穩准狠的掛她腦門上,「放屁,你長能耐了,現在連你爹都敢糊弄?」
陸在望默默的把抹布拿下來,「我早就說了我去不行……再說我見成王殿下也沒有別的舉動,興許就是北梁議和的事情,怕旁人來談不攏罷了。」
「你懂個屁。」陸進明說道:「自先太子去後,陛下身體一直不大好,他在朝理政,北焉知山的戰事他都交由副將,分不出身親去。如今戰事已平,議和這點事他卻親自跑一趟?」
陸進明哼道:「來了還不肯走,誰知道他憋著什麼心思,多半沒有好事!」
陸進明見她一問三不知,也指望不上,便轉而說道:「過幾日越州太守家裡老夫人辦壽宴,你挑份禮物,以你的名義送過去。」
陸在望道:「這老夫人跟我八竿子打不著一點親戚關係,我送什麼禮?」
陸進明便瞪她一眼。
陸在望這才反應過來是誰家,臉色登時有些一言難盡。
自從北境的戰事稍平,駐軍遼北這一年,陸進明也沒少折騰她,他麾下叫的上名號的將軍,但凡家裡有閨女的,陸侯都得找人喝頓酒。
他對給兒子找媳婦這事比讓三軍種地還要執著,京城找不著,他就往北境三州里尋摸,如今最合他心意的當屬越州太守家的二小姐,比陸在望小兩歲,據說是生的花容月貌知書達理,若非北梁提出議和,他已經準備讓裴陽捆著陸在望回越州相看相看,要合適,就著手定親的事情。
少時還能糊弄糊弄陸進明,可再過兩年她便及至冠齡,這事是跑也跑不脫,瞞也瞞不住了。
先前老夫人還說該打算起來,想想後路,可是這一二年變故頗多,她離京時老夫人纏綿病榻,壓根不知道她走了。來北境這一年爭亂不斷,更是沒顧上。
陸在望想到這事就嘆氣,她也不敢想陸進明知道真相得氣成什麼樣,可再不想主意,陸進明可真得逼她娶媳婦了,豈能平白害了人家姑娘。
陸進明氣道:「老子忙前忙後的,你娘也不知道著急。這麼大個人連個媳婦都娶不上!」
陸在望嘀咕道:「我本來也不想娶媳婦。」
「你再說!」
陸在望囂張回道:「反正我不送,要送爹送。」說完就跑,陸進明踹都踹不及,怒氣沖沖的聲音從身後傳來,「不孝子!」
不孝子一溜煙就沒了影,陸進明獨自在書房生悶氣,稍晚一點外面親衛進來道:「侯爺,成王殿下派人送了東西來。」
陸進明便皺眉,原以為有要緊的東西,可送進來的是一口楠木箱子,掀開一看,裡面一堆他用不上的金銀玉器,古玩字畫,陸進明不解其意:「這什麼玩意?他送這些做什麼?」
親衛道:「門房只說是成王殿下派人送來的,也沒有留下口信。」
陸進明就更不明白了。
他和趙珩本也沒有多大的交情,原先在京時,因兩人時常在兩大營,又有孫老將軍在,倒是有過些接觸,但也不見得有多深。
原先趙戚雖和他有姻親關係,可他並不喜歡趙戚,也不看好,倒是覺得趙珩更適合東宮的位置,但他久在北境,也不喜摻合朝堂紛爭。
就是可憐了他的元安,要是再來一回,他打死也不能同意將閨女嫁入皇家,就是陛下賜婚,也該力爭力爭,想來便十分懊悔。
陸進明想起大閨女,便一腔愁緒,也顧不上想趙珩發的什麼西洋瘋,讓人把錦盒拖下去充軍餉,便獨自跺到院中,對著衰沉暮色,不住哀嘆起來。
北梁使臣乍聞議和的條件,便十分驚怒,北梁雖丟城棄甲,但並非已至窮途末路再無戰力,晉軍也攻不下歸元城,幾十萬大軍在外消耗也非長久之策,如今兩邊是僵持之勢,此時議和對誰都好,可晉朝官員上來就是要地又要錢,擺明是要欺負人了。
趙珩並未露面,畢竟以他的身份,北梁使臣中尚無資格夠的上見他的,仍舊是兵部戶部官員出面,陸在望作為北境軍將領跟隨,一來護送本朝使臣,二來也是威懾北梁。
結果一幫文官吵得唾沫星子滿天飛,陸在望躲避不及,險被戰火波及,這幾位議和使她在趙珩那裡也是見過的,素日謹慎妥帖,端穩持重的,不曾想吵起架來臉紅脖子粗,毫無文臣慣愛做的清雅風範。
陸在望正想出去避避,便聽北梁使臣忍怒道:「我們也有一條件,不知貴朝可能答應?」
議和使戳戳耳朵,「你先說來聽聽。」
使臣便道:「晉梁兩國數十年來始終不安定,如今既有修好之意,不如兩國和親,已昭誠心示好之意。如今貴朝中未嫁的公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