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葉長雲推開了弟弟的懷抱,猶帶著哭音的聲音道:「我知道了。」

  葉潛嘆了口氣,他知道姐姐聽不進去自己的話。

  葉潛也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不懂事的少年了,經歷了生死和離別,在敵人的鮮血和自己的拼殺中,他開始比以前想得更多了。他明白,女人的嫉妒其實是一個很微妙也很強大的力量。

  從這時候開始,他也暗暗地發誓,會努力保護姐姐,不讓她受傷害。

  可是,他也不會讓姐姐傷害到他曾經的主人——即使那個人其實於他來講,已經從此是路人了。

  當今皇上野心勃勃,繼承大典之後先是大刀闊斧地改革,頒布各種法令,增加財政收入,富國強兵,在一系列政策引起諸侯不滿從而引起戰亂後,大膽啟用了葉潛等少年將領,終於將叛賊誅殺肅清。在這之後,他以肅清叛黨為名,對各地諸侯王爺進行大規模的清理,正所謂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各地諸侯因為謀反之事被牽連者不計其數。

  一場血腥的掃蕩之後,諸侯對這位少年天子是心服口服,不服也得服。幹完了這些,天下心歸一處,人人高歌皇上聖明,眾人以為這皇帝總該消停了吧,誰知道他又開始儲備糧草著令招兵練兵,還要購買馴養馬匹並鑄造軍用。眾人頓時暗嘆一聲,大炎朝這幾代來一直風平浪靜,全靠供奉白銀綾羅甚至和親政策來取得安寧,實在是南蠻狡猾北狄猖獗,這少年皇帝實在是不知深淺竟然打算和蠻夷之人一較長短。

  眾人在旁冷眼旁觀,都看出來了,皇上重用他那個新晉的小舅子將軍,怕是原本為了這事做打算。那個小舅子確實驍勇善戰,可是他一個人善戰又能如何,還得看他們大炎朝的軍士有沒有那個實力啊!此時各地諸侯王爺,明里是恭敬謹慎,其實暗地裡都存了看熱鬧的心。

  天子趙彘如何知道這些,不過他自有想法。時至今日,他仍然記得少年時曾對自己阿姐發出的諾言,他終其一生,一定要將這件事辦好,無論北地狄人還是南方蠻夷,必將成為他大炎朝的附庸。

  為了這件事,他可以做十年二十年的準備,他可以耗盡國力也在所不惜。

  就在眾位諸侯紛紛被少年天子的鐵血手腕震驚並為此噤聲的時候,但是唯有一位,卻大膽出來提出反對意見,那便是天子趙彘的親舅,當今王太后的長兄王嚴,清河侯。王太后一生最是信賴兄長王嚴,對他的話可謂是言聽計從。這位清河侯以前是修身養性退居幕後,但自從趙彘登基後,他便一躍成為大炎朝數一數二的王侯,成為朝堂上的支柱。

  對於這位親舅的勸導,天子在朝堂上不置可否,可是回到葉長雲的承光殿,卻是怒氣勃發,將王嚴可恨之處一一說來。葉長雲久伴帝王,揣度其心意,很快瞭然。

  傳聞順義公主曾向太后告安樂侯之子,可是安樂侯夫人結交了清河侯夫人,並許以重金,於是清河侯夫人也向太后求情。太后難以決斷,只好和了稀泥,把安樂侯之子叫來訓斥一番了事。因為這事,把個金枝玉葉的順義公主委屈得幾乎足不出屋,每日飲泣。

  清河侯之權勢之大,可見一斑。世人都知道天子孝順,孝順的天子不忍拂逆太后,可是這卻使得太后外戚掌權,一日囂張比一日。葉長雲想到這裡,也明白自家驟然一夜暴興,其實也源於此節。

  而此時,一向深藏不露的帝王卻在自己承光殿發天子之威,只怕從此自己和太后也是生了嫌隙,葉家和王家也要勢不兩立了。

  葉長雲一邊柔聲勸慰,心中去是一邊揣度著,葉家這艘大船,該駛向何方。

  帝王年少,心中自有一番幾乎瘋狂的念頭,大浪滔天,葉家雖是驟貴,可到底新船乍成,根基不足。

  此時的葉潛,也許還無法看透這個與他年紀相仿的皇帝幾乎瘋狂的念頭,可是他卻隱約感到了皇上意欲北伐的決心。自從過了年,幾乎整個春天,皇上經常將他招入書房之中,和他討論北蠻的山形地脈風土,生活習性作戰習慣。

  他以前對北蠻的了解只限於書上寥寥幾筆,可是皇帝卻派了人親自去北方了解情況,並讓人講給他與其他青年將領聽。他明白了皇帝的心思後,開始著意收集北蠻和南蠻的情況,以及開始研究大炎朝歷代和蠻夷作戰的史料。

  這一日,他在校場上訓練士兵,研究出一個新的陣法,用來對付騎兵非常有效,欣喜之下便來到宮裡面見皇上。

  誰知來到書房外,內侍卻告知皇上剛才恰好出去,很快便回來,讓他等上一等。他倒是也不心急,便立在那裡等著。

  就在這時,聽到不遠處皇上的聲音,那聲音極其擔憂地道:「阿姐,你如今快要生了,有事說一聲便是,何必親自前來。」

  葉潛原本滿腦子都是布兵陣法,此時聽到這話,腦子轟一聲,幾乎不知道身在何方。

  抬頭看間,卻見皇上扶著長公主朝陽,正慢慢進屋來,身後則跟著錦繡。

  第48章 公主產子(一)

  自從那一夜別後,他再沒見過她了。那一日在正陽宮外,他俯首為她修車駕,抬手為她執鞭,可是卻只換得她一句「有勞」。他也曾想過,如今身懷六甲的她該是何等模樣,可是卻怎麼也無法在心中勾勒出她大了肚子的樣子。

  如今猝不及防間,尚且反應過來,她便這樣出現在自己的眼前,這一刻,葉潛整個人僵在那裡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