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頁
江憑闌順著他的目光低頭看一眼,怕他誤會了什麼,忙解釋道:「不是計謀,不是誘你來昭京的計謀,是周太醫診錯了脈。」
他笑了笑,伸手替她拂去落在發間的塵土,「沒關係,是計謀也沒關係。」只要她沒有當真懷著身孕上了戰場,只要她沒有出事,即便受騙他也甘之如飴,甚至寧願受騙。
江憑闌目光一閃,似是想到什麼,「你做了兩手準備來的。」
他點點頭,坦誠道:「南回告急是真。是我叫喻衍帶軍打過去了,在發現你不在昭京以後。」他說到這裡垂了垂眼,有些自嘲地笑了笑,「憑闌,你看,我在那種時候還記得要做兩手準備,還能冷靜地分析戰局。」
她搖搖頭,示意不是。如果他真的足夠冷靜,就該知道,其實微生玦是不可能允許她懷著身孕上戰場的。倘使這並非老天開的玩笑,那就是個逼著他往裡跳的陽謀。
而他明知這或許是個陽謀,仍舊心甘情願地來了。那麼,兩手準備又算什麼呢?在他這樣位子上的人,本就永遠無法拿最簡單的目光看事情。皇權傾軋,宦海沉浮,他早已在這亂世血火中練就一雙不論何時都能巋然不動安靜審視的眼。當然,不僅是他,她和微生玦也一樣。
她伸手環住他,深深吸了一口氣,「我也想過你可能根本不需要我救。」可她也跟他一樣,仍舊心甘情願地來了。
皇甫弋南輕嘆一口氣,「憑闌,喻衍不會真的打進南回,你也撤軍吧,回到大乾去。你要大昭,我總會把它原原本本送到你手上,還有皇甫。」
「我不要大昭,也不要皇甫。」她笑著搖搖頭,「皇甫弋南,有句話我好像還沒跟你說過。」
他稍稍蹙起眉,垂眼看她,還在等她開口,卻被一記手刀截斷了意識。
作者有話要說: 早上八點也有更一章,大家別忘了看~
男主:這個作者為什麼不按套路出牌,我想聽完我媳婦的告白再暈。
作者:你都知道是告白了還聽個啥子?
明天平安夜,女主要搞事了~
☆、以身殉戰
是夜,整座昭京城都失陷在了血火中。大乾的鐵蹄毫不留情破開了那扇威嚴莊重的城門,幾乎堪稱輕狂地將青色的旗幟直直插在了敵人守衛的牆頭。
步兵從外向里滲透,將整座京城圍得水泄不通。英勇善戰的騎士們如游龍般穿梭在京城的大小幹道,以佛擋殺佛神擋殺神的架勢清掃著負隅頑抗的京軍。皇宮裡的重要關口都被澆上了火油,不出一炷香,火光漫天,煙氣洶湧。而水龍局裡,早就空無一人。
所有中樞要道都被截斷,整個昭京成了一座死城。
這一夜的昭京聽不見報時的更鼓。
這一夜是改變整個大陸歷史走向的一夜,是充滿血腥,甚至堪稱殘暴的一夜。
這一夜,一個女子以她的神來之筆,在大陸的史書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
這一夜史稱「昭京流血夜」。
這一夜被褒貶不一的後世學者反覆評說。
可是沒有人知道,主導這一夜所有一切的那個女子,她最初與最終的信念,卻是死。
只是死。
江憑闌奔馳在午夜的馬上,在她身後,緊緊追隨著八百騎士,向著皇宮的方向。
她在那樣的急速行進里舉起一隻手,向後高聲而冷靜道:「前方一里皇宮正門,所有人停止行進!」
騎兵們不疑有他,齊整勒馬,卻在下一剎看見他們的將領非但沒停,反如離弦之箭般沖了出去,一眨眼幾乎就要看不見了蹤影。
在那樣巨大的震驚與不解里,有人好似忽然領悟到什麼,抬手揚鞭跟著沖了出去,隨即很快有更多的人策馬跟上。
不對,不對勁。今夜所有的一切都透著近乎古怪的不對勁。
今夜並非一舉覆滅大昭的最佳時機。大乾的士兵在先前與皇甫的圍困戰中消耗了太多,早已戰力空虛,自保有餘,卻絕不具備進攻的主觀條件。別看眼下京城的形勢一邊倒地向著大乾,卻須知皇宮裡還有數萬禁衛軍。困獸之鬥不可小覷,一旦禁衛軍們放棄守衛皇宮,打開了皇宮各處被大火阻塞的關口反撲出來,那麼,誰勝誰負都還是個未知數。
除非,有人能夠阻止這一點。
他們相信,的確有人能夠阻止這一點,而且,她已經去了。
楊騁沖在那些人的最前面,啞著嗓子高喊:「攝政王,數萬將士尚且嚴陣以待,您不能身先士卒!」
江憑闌聽也不聽,揚鞭繼續。
「攝政王,勝利不急一時,尚有更好的辦法!」
「攝政王,您不能去!」
「攝政王,您跟我們回來!」
無數聲音逆著大風撕裂了這血火交織的夜,像要譜出一首壯烈的史詩絕響。
在那樣的絕響里,江憑闌聲色平穩,頭也不回道:「江憑闌此生不逞孤勇,不做無謂犧牲!所有人聽我號令,停下!」
沒人肯停,他們寧可違背軍令也不做逃兵。
皇宮正門近在咫尺,已經看得到濃煙四起的內里景象,江憑闌蹙起眉,手中長/槍點出,將兩名站在最前頭的宮門戍衛一道挑起,「告訴懷盛帝,大乾攝政王來了!」說罷長/槍一振一掃,掃落一干目瞪口呆的戍衛,策馬越過宮門,指著最後一名倖存者道,「關門!」
他笑了笑,伸手替她拂去落在發間的塵土,「沒關係,是計謀也沒關係。」只要她沒有當真懷著身孕上了戰場,只要她沒有出事,即便受騙他也甘之如飴,甚至寧願受騙。
江憑闌目光一閃,似是想到什麼,「你做了兩手準備來的。」
他點點頭,坦誠道:「南回告急是真。是我叫喻衍帶軍打過去了,在發現你不在昭京以後。」他說到這裡垂了垂眼,有些自嘲地笑了笑,「憑闌,你看,我在那種時候還記得要做兩手準備,還能冷靜地分析戰局。」
她搖搖頭,示意不是。如果他真的足夠冷靜,就該知道,其實微生玦是不可能允許她懷著身孕上戰場的。倘使這並非老天開的玩笑,那就是個逼著他往裡跳的陽謀。
而他明知這或許是個陽謀,仍舊心甘情願地來了。那麼,兩手準備又算什麼呢?在他這樣位子上的人,本就永遠無法拿最簡單的目光看事情。皇權傾軋,宦海沉浮,他早已在這亂世血火中練就一雙不論何時都能巋然不動安靜審視的眼。當然,不僅是他,她和微生玦也一樣。
她伸手環住他,深深吸了一口氣,「我也想過你可能根本不需要我救。」可她也跟他一樣,仍舊心甘情願地來了。
皇甫弋南輕嘆一口氣,「憑闌,喻衍不會真的打進南回,你也撤軍吧,回到大乾去。你要大昭,我總會把它原原本本送到你手上,還有皇甫。」
「我不要大昭,也不要皇甫。」她笑著搖搖頭,「皇甫弋南,有句話我好像還沒跟你說過。」
他稍稍蹙起眉,垂眼看她,還在等她開口,卻被一記手刀截斷了意識。
作者有話要說: 早上八點也有更一章,大家別忘了看~
男主:這個作者為什麼不按套路出牌,我想聽完我媳婦的告白再暈。
作者:你都知道是告白了還聽個啥子?
明天平安夜,女主要搞事了~
☆、以身殉戰
是夜,整座昭京城都失陷在了血火中。大乾的鐵蹄毫不留情破開了那扇威嚴莊重的城門,幾乎堪稱輕狂地將青色的旗幟直直插在了敵人守衛的牆頭。
步兵從外向里滲透,將整座京城圍得水泄不通。英勇善戰的騎士們如游龍般穿梭在京城的大小幹道,以佛擋殺佛神擋殺神的架勢清掃著負隅頑抗的京軍。皇宮裡的重要關口都被澆上了火油,不出一炷香,火光漫天,煙氣洶湧。而水龍局裡,早就空無一人。
所有中樞要道都被截斷,整個昭京成了一座死城。
這一夜的昭京聽不見報時的更鼓。
這一夜是改變整個大陸歷史走向的一夜,是充滿血腥,甚至堪稱殘暴的一夜。
這一夜,一個女子以她的神來之筆,在大陸的史書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
這一夜史稱「昭京流血夜」。
這一夜被褒貶不一的後世學者反覆評說。
可是沒有人知道,主導這一夜所有一切的那個女子,她最初與最終的信念,卻是死。
只是死。
江憑闌奔馳在午夜的馬上,在她身後,緊緊追隨著八百騎士,向著皇宮的方向。
她在那樣的急速行進里舉起一隻手,向後高聲而冷靜道:「前方一里皇宮正門,所有人停止行進!」
騎兵們不疑有他,齊整勒馬,卻在下一剎看見他們的將領非但沒停,反如離弦之箭般沖了出去,一眨眼幾乎就要看不見了蹤影。
在那樣巨大的震驚與不解里,有人好似忽然領悟到什麼,抬手揚鞭跟著沖了出去,隨即很快有更多的人策馬跟上。
不對,不對勁。今夜所有的一切都透著近乎古怪的不對勁。
今夜並非一舉覆滅大昭的最佳時機。大乾的士兵在先前與皇甫的圍困戰中消耗了太多,早已戰力空虛,自保有餘,卻絕不具備進攻的主觀條件。別看眼下京城的形勢一邊倒地向著大乾,卻須知皇宮裡還有數萬禁衛軍。困獸之鬥不可小覷,一旦禁衛軍們放棄守衛皇宮,打開了皇宮各處被大火阻塞的關口反撲出來,那麼,誰勝誰負都還是個未知數。
除非,有人能夠阻止這一點。
他們相信,的確有人能夠阻止這一點,而且,她已經去了。
楊騁沖在那些人的最前面,啞著嗓子高喊:「攝政王,數萬將士尚且嚴陣以待,您不能身先士卒!」
江憑闌聽也不聽,揚鞭繼續。
「攝政王,勝利不急一時,尚有更好的辦法!」
「攝政王,您不能去!」
「攝政王,您跟我們回來!」
無數聲音逆著大風撕裂了這血火交織的夜,像要譜出一首壯烈的史詩絕響。
在那樣的絕響里,江憑闌聲色平穩,頭也不回道:「江憑闌此生不逞孤勇,不做無謂犧牲!所有人聽我號令,停下!」
沒人肯停,他們寧可違背軍令也不做逃兵。
皇宮正門近在咫尺,已經看得到濃煙四起的內里景象,江憑闌蹙起眉,手中長/槍點出,將兩名站在最前頭的宮門戍衛一道挑起,「告訴懷盛帝,大乾攝政王來了!」說罷長/槍一振一掃,掃落一干目瞪口呆的戍衛,策馬越過宮門,指著最後一名倖存者道,「關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