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頁
就算去了揚州又能怎樣呢?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他們又能躲到哪裡去呢?
而且離開了建康城,他們就脫離了廟堂,沒辦法影響朝廷的局勢了。
這次和夏侯有義的決裂,卻讓盧淵得了利。
夏侯虞咬了咬牙,低聲道:“不如拱立夏侯有福上位吧?”
雖然她不待見馮太后,可總比讓一柄劍時時懸在自己的頭頂要好。
蕭桓立刻明白了夏侯虞的意思。
他低聲地笑。
夏侯虞莫名臉紅。
蕭桓卻道:“晉陵,你喜歡北方嗎?”
“什麼?!”夏侯虞一時沒有明白,待她聽明白之後,一顆心頓時懸了起來。
她猶豫道:“你,你這是想投靠北涼嗎?”
“怎麼可能?”蕭桓笑道,“我的家人都在吳中,我不可能丟下他們一人逃命。當初顧夏是因為已經沒有了族人,否則他肯定會回來的。”
顧夏甚至因為和吳家的關係,想接走吳氏。
他是個念舊的人。
夏侯虞目露困惑。
蕭桓壓低了聲音,道:“晉陵,揚州不是長遠之計,最妥當的辦法就是我們北上,以整個豫州為基石,慢慢和洛陽挺進。”
豫州一半在北涼,一半在朝廷。
在北涼的稱北豫州,在朝廷的,稱南豫州。
以豫州為基石,也就是說,要統一南北豫州。
夏侯虞駭然。
難道,蕭桓想自立為王?!
蕭桓沒有隱瞞自己的野心。
他道:“我一直想北伐。可自從我第一次北伐失敗之後,我就明白,若想依靠朝廷,是永遠都不可能成功的。我之前把拓跋壽打得狼狽大敗,就是想試試我能不能在北豫州立足。夏侯有義心胸狹窄,自視甚高,就算此時不和我起罅隙,假以時日,我們之間也會有不可轉圜的矛盾。與其那個時候再做打算,不如未雨綢繆。只是我沒有想到,事情會發展的這麼快。”
“不過也好,免得我浪費時日。”
“我們去北豫州,打下北涼。”
“你覺得如何?”
夏侯虞覺得膽戰心驚。
他們這一走,恐怕就要和朝廷決裂了。
和朝廷決裂她不怕。
可她怕肚子裡的孩子……不能平安順利地長大。
“我……”她不由再次摸了摸肚子。
蕭桓把手覆在了她的手上。
“晉陵,”他在她耳邊低語,“我就是為了我們的孩子,才不能向夏侯有義和盧淵低頭的。我小的時候,看過閥門太多的白眼,我不能讓我們的孩子落到哪那個境地!”
道理夏侯虞何嘗不明白,可下決心卻一件困難的事。
蕭桓沒有催促夏侯虞。
夏侯有道做天子的時候,她甚至願意為了守護夏侯有道嫁給他,可見她對顯陽宮是多麼的看重,對她的身份地位是多麼的驕傲。
他希望她能心甘情願地跟著他走。
而不是被形勢所迫。
第二百三十九章 看看
蕭桓想到這裡,心裡突然變得非常的浮躁。
如果夏侯虞決定留在建康城呢?
雖然她留在建康城沒有任何的保障,至少還有鄭芬護著,就算失去了長公主之尊,卻也一樣能衣食無憂,且身邊全是她熟悉的親人。
跟著他去揚州,前途未卜不說,還意味著她將過上另一種與建康城時完全不同的生活。
她願意承受這種風險,適應這種生活嗎?
蕭桓生平第一次後悔。
覺得他應該在預料到他可能會和夏侯有義翻臉的時候,就應該把他的想法告訴夏侯虞的。而不是事到臨頭了逼著夏侯虞做選擇?
是不是在他的心裡,一直害怕聽到夏侯虞的選擇呢?
蕭桓暗暗長嘆了一口氣。
一直到達莊園,夏侯虞都沒有做出決定。
蕭桓目光黯淡,低聲道:“你先去歇了吧!我們明天見過盧淵就離開揚州。”
想要順利地離開建康,他得和盧淵談談條件。
夏侯虞點頭,回了內室。
可她怎麼睡得著。
她找了杜慧說話,把路上發生的事告訴了杜慧,並道:“你說我應該怎麼辦?”
事關重大,杜慧沒有辦法為她做決定,卻告訴她:“兒不嫌母醜。是因為他們既然投胎到了這樣的人家,除了享受母親的照顧之外,還要接受母親的不足。長公主擔心腹中麟兒,我能明白。可我覺得,他能做您的兒子,是上天之命。他就得接受做您兒子應該帶來的富華富貴,顛沛流離。”
夏侯虞豁然開朗。
不錯。
只要她永遠和孩子在一起,富禍共享,豈不是比所謂的為了孩子能活得更好,讓他一個人孤零零的好。
人的一生很短暫,卻要活得開心、自得。
“那就跟著大都督好了!”夏侯虞下定決心,眉宇間流露出堅毅之色,“還好之前讓你們收拾了細軟,那些東西可都帶出來了。莊園裡的東西也收拾收拾吧!不能帶走的全都捨棄了。我們若是能離開建康,這莊園恐怕是保不住了。”
而且有生之年恐怕也難以回來了。
杜慧見過宮中太多的混亂,她鎮定地微笑,恭敬地應是,退下去做離開的準備。
夏侯虞心潮澎湃,決定親自去把這個消息告訴蕭桓。
她覺得他肯定會高興的。
可惜她到達的時候蕭桓正在和他的部下說話,商討著怎麼回揚州的事。
但蕭桓看到她,還是中斷了話題,走了出來。
“怎麼了?”夜間的天氣已經很冷了,蕭桓有些擔心她會受涼,忙將身上的披風解下來披到了她的身上,“你怎麼穿得這麼單薄就出了門?阿良他們呢?怎麼身邊只有兩個侍女跟著?是不是有什麼要緊的事跟我說?你可以讓阿良帶個口信給我,我回正院去見你。”
出門的時候還不覺得,此時站定,還真的覺得有些冷。
夏侯虞任蕭桓給她披上了披風,溫聲道:“我決定和你一起去北涼了!”
很普通的一句話,她卻在話音未落時看見蕭桓的目光一亮,整個人仿佛都明亮了幾分。
她以為他會高興地跳起來,或者是會高興地說些什麼。
蕭桓卻只是含笑望著她,輕輕地應了一聲“好”,道:“母親會和阿弟等人直接從吳中坐船前往揚州。我們明天晚上就走。你好好休息,多穿些,免得路上難受。”
夏侯虞點頭。
蕭桓伸出手來。
夏侯虞以為他想摸摸她的頭或懷中的孩子。
他卻想了想,把手縮了回去,認真地道:“天氣冷,你快回去吧!我在這裡看著你走。”
夏侯虞心中大震。
他要看著她走嗎?
在她轉身之後,他又會露出怎樣的表情呢?
夏侯虞想起前世。
她總是頭也不回地走掉。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他們又能躲到哪裡去呢?
而且離開了建康城,他們就脫離了廟堂,沒辦法影響朝廷的局勢了。
這次和夏侯有義的決裂,卻讓盧淵得了利。
夏侯虞咬了咬牙,低聲道:“不如拱立夏侯有福上位吧?”
雖然她不待見馮太后,可總比讓一柄劍時時懸在自己的頭頂要好。
蕭桓立刻明白了夏侯虞的意思。
他低聲地笑。
夏侯虞莫名臉紅。
蕭桓卻道:“晉陵,你喜歡北方嗎?”
“什麼?!”夏侯虞一時沒有明白,待她聽明白之後,一顆心頓時懸了起來。
她猶豫道:“你,你這是想投靠北涼嗎?”
“怎麼可能?”蕭桓笑道,“我的家人都在吳中,我不可能丟下他們一人逃命。當初顧夏是因為已經沒有了族人,否則他肯定會回來的。”
顧夏甚至因為和吳家的關係,想接走吳氏。
他是個念舊的人。
夏侯虞目露困惑。
蕭桓壓低了聲音,道:“晉陵,揚州不是長遠之計,最妥當的辦法就是我們北上,以整個豫州為基石,慢慢和洛陽挺進。”
豫州一半在北涼,一半在朝廷。
在北涼的稱北豫州,在朝廷的,稱南豫州。
以豫州為基石,也就是說,要統一南北豫州。
夏侯虞駭然。
難道,蕭桓想自立為王?!
蕭桓沒有隱瞞自己的野心。
他道:“我一直想北伐。可自從我第一次北伐失敗之後,我就明白,若想依靠朝廷,是永遠都不可能成功的。我之前把拓跋壽打得狼狽大敗,就是想試試我能不能在北豫州立足。夏侯有義心胸狹窄,自視甚高,就算此時不和我起罅隙,假以時日,我們之間也會有不可轉圜的矛盾。與其那個時候再做打算,不如未雨綢繆。只是我沒有想到,事情會發展的這麼快。”
“不過也好,免得我浪費時日。”
“我們去北豫州,打下北涼。”
“你覺得如何?”
夏侯虞覺得膽戰心驚。
他們這一走,恐怕就要和朝廷決裂了。
和朝廷決裂她不怕。
可她怕肚子裡的孩子……不能平安順利地長大。
“我……”她不由再次摸了摸肚子。
蕭桓把手覆在了她的手上。
“晉陵,”他在她耳邊低語,“我就是為了我們的孩子,才不能向夏侯有義和盧淵低頭的。我小的時候,看過閥門太多的白眼,我不能讓我們的孩子落到哪那個境地!”
道理夏侯虞何嘗不明白,可下決心卻一件困難的事。
蕭桓沒有催促夏侯虞。
夏侯有道做天子的時候,她甚至願意為了守護夏侯有道嫁給他,可見她對顯陽宮是多麼的看重,對她的身份地位是多麼的驕傲。
他希望她能心甘情願地跟著他走。
而不是被形勢所迫。
第二百三十九章 看看
蕭桓想到這裡,心裡突然變得非常的浮躁。
如果夏侯虞決定留在建康城呢?
雖然她留在建康城沒有任何的保障,至少還有鄭芬護著,就算失去了長公主之尊,卻也一樣能衣食無憂,且身邊全是她熟悉的親人。
跟著他去揚州,前途未卜不說,還意味著她將過上另一種與建康城時完全不同的生活。
她願意承受這種風險,適應這種生活嗎?
蕭桓生平第一次後悔。
覺得他應該在預料到他可能會和夏侯有義翻臉的時候,就應該把他的想法告訴夏侯虞的。而不是事到臨頭了逼著夏侯虞做選擇?
是不是在他的心裡,一直害怕聽到夏侯虞的選擇呢?
蕭桓暗暗長嘆了一口氣。
一直到達莊園,夏侯虞都沒有做出決定。
蕭桓目光黯淡,低聲道:“你先去歇了吧!我們明天見過盧淵就離開揚州。”
想要順利地離開建康,他得和盧淵談談條件。
夏侯虞點頭,回了內室。
可她怎麼睡得著。
她找了杜慧說話,把路上發生的事告訴了杜慧,並道:“你說我應該怎麼辦?”
事關重大,杜慧沒有辦法為她做決定,卻告訴她:“兒不嫌母醜。是因為他們既然投胎到了這樣的人家,除了享受母親的照顧之外,還要接受母親的不足。長公主擔心腹中麟兒,我能明白。可我覺得,他能做您的兒子,是上天之命。他就得接受做您兒子應該帶來的富華富貴,顛沛流離。”
夏侯虞豁然開朗。
不錯。
只要她永遠和孩子在一起,富禍共享,豈不是比所謂的為了孩子能活得更好,讓他一個人孤零零的好。
人的一生很短暫,卻要活得開心、自得。
“那就跟著大都督好了!”夏侯虞下定決心,眉宇間流露出堅毅之色,“還好之前讓你們收拾了細軟,那些東西可都帶出來了。莊園裡的東西也收拾收拾吧!不能帶走的全都捨棄了。我們若是能離開建康,這莊園恐怕是保不住了。”
而且有生之年恐怕也難以回來了。
杜慧見過宮中太多的混亂,她鎮定地微笑,恭敬地應是,退下去做離開的準備。
夏侯虞心潮澎湃,決定親自去把這個消息告訴蕭桓。
她覺得他肯定會高興的。
可惜她到達的時候蕭桓正在和他的部下說話,商討著怎麼回揚州的事。
但蕭桓看到她,還是中斷了話題,走了出來。
“怎麼了?”夜間的天氣已經很冷了,蕭桓有些擔心她會受涼,忙將身上的披風解下來披到了她的身上,“你怎麼穿得這麼單薄就出了門?阿良他們呢?怎麼身邊只有兩個侍女跟著?是不是有什麼要緊的事跟我說?你可以讓阿良帶個口信給我,我回正院去見你。”
出門的時候還不覺得,此時站定,還真的覺得有些冷。
夏侯虞任蕭桓給她披上了披風,溫聲道:“我決定和你一起去北涼了!”
很普通的一句話,她卻在話音未落時看見蕭桓的目光一亮,整個人仿佛都明亮了幾分。
她以為他會高興地跳起來,或者是會高興地說些什麼。
蕭桓卻只是含笑望著她,輕輕地應了一聲“好”,道:“母親會和阿弟等人直接從吳中坐船前往揚州。我們明天晚上就走。你好好休息,多穿些,免得路上難受。”
夏侯虞點頭。
蕭桓伸出手來。
夏侯虞以為他想摸摸她的頭或懷中的孩子。
他卻想了想,把手縮了回去,認真地道:“天氣冷,你快回去吧!我在這裡看著你走。”
夏侯虞心中大震。
他要看著她走嗎?
在她轉身之後,他又會露出怎樣的表情呢?
夏侯虞想起前世。
她總是頭也不回地走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