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頁
她沒有回頭。
就像江琮預料的那樣。
他靜立了一會兒,隨即轉身,他想她會儘快回來的,不因為那幾句誓約,只因為一點牽掛。
挽留風是一件蠢事,風來去自如,你能做的只有等待,讓它甘願再吹來。
江琮有預感,他要等的時間不會太短。
後來他才知道,那豈止是不短。
第138章 埋劍地
劍冢, 劍祖埋劍之地,天下劍客心嚮往之。
傳說中,劍祖在距離長安五十里的荒原中經逢暴雨, 於一株古木下躲避。
雨經久未停, 水絲漫天,霧氣深濃,劍祖遙望雨幕, 忽然心有所感,閉目打坐,一坐就是七日。
這七日裡,有農人經過試探鼻息, 有野狼徘徊逡巡。更有流匪察覺,上前洗掠周身金銀後揚長而去,唯獨隨身長劍得以倖免。
七日後, 劍祖從境界中醒轉, 衣衫被劃得七零八落, 頭髮亦是蓬亂, 身側除了一把劍別無他物。
十幾步遠的樹叢中, 有幾名劍客在安靜護法,他們一日前偶然路過,很輕易辨認出樹下人是誰,便自發留下守護, 等待劍祖醒來。
位於視線中心的老者起身, 對著荒原大笑了三聲。
接著,那柄陪伴了他五十餘載, 承載了天下盛名的絕世兵刃被折斷, 一半拋在草中, 一半深沒入土裡。
眾人大駭,劍祖騰空而去,不見蹤影,自此後再未現身江湖。
他的景仰者們以劍祖參出無上劍意的樹為中心,修了一棟建築。四面是矮房,中間是巨木,唯一的大門外立有一塊巨碑,上書劍冢二字。
遠遠瞧著,就像一座巨墳。
不過裡面埋的不是人,是劍。
泠琅站在曠野中,仰頭注視石碑上蒼勁有力的刻字。碧藍澄澈的天幕之下,它矗立著,靜默無聲。
一個高瘦少年站在她身後,正低頭解下腰上劍鞘。
他額邊髮絲隨著動作垂落,掃過精緻昳麗的眉眼,在依稀秋風中微微拂動著。
這人是蘇沉鶴。
人們說,在劍祖埋劍之地,世間萬劍都是凡物,若進了劍冢,會自慚形穢,不復銳利,連草莖都削不動。
泠琅說,“要我看,這條規矩只是怕人鬧事,畢竟劍冢地底下藏著座冶兵廠,外頭卻只有兩個掃地老頭看著。”
蘇沉鶴將佩劍取下,恭恭敬敬地放置在石碑下端,他眯著眼悠然道:“阿琅見識頗多,難道不曉得這掃地老頭是劍祖親傳徒孫?”
泠琅和他一起往大門走,她小聲說:“劍祖親傳的那幾名弟子廣收門徒,數量連鄧如鐵都望塵莫及,什麼無上劍意,估計徒弟人人只得皮毛。”
蘇沉鶴低下頭笑:“那你為何也把刀給解了?
“入鄉隨俗……”
話是這麼講,遞交名帖的時候,她神態舉止依然恭敬。
而她口中的皮毛老頭更是恭敬:“原是侯府貴客,請進,請進。”
二人被領著走過幽暗長廊,沒走出幾步路,便望見前方一個四四方方的石壇。石壇中央,正是那棵傳說中的樹。
古木雖老,但仍枝繁葉茂。濃綠葉片之間,偶有長長短短的暗紅絲絛垂落,上面似乎有墨跡,辨認不大清。
而樹下乾乾淨淨,一片落葉也無,更沒有什麼香燭貢品。泠琅拾級而上,看著遒勁凹凸的樹皮,發現那上面有些或新或舊的劍痕。
這些帶著傳說的寶地,後人來參拜追懷,難免會弄得烏煙瘴氣,更有甚者會趁機斂財。劍冢倒是什麼都沒有。
有風吹過,萬千葉片齊齊輕搖,摩擦出簌簌聲響。
蘇沉鶴肅穆靜立著,往常的慵懶表情全數收斂,他先是端端正正地拜了拜,又行到巨木背後,負手觀察起來。
泠琅也跟上前,這一看,不禁啞然。
只見大樹下方的碎石草叢中,插著數把劍,高高低低,顯然不是同一人所留。有的新,有的舊,有的折得只剩個柄,有的已經鏽跡斑斑。
它們散落在土石中,再沒有重現於人手的機會,終於從物件歸於劍器本身。
蘇沉鶴一語不發,凝視著土中,似乎在想一些別的事。
泠琅順著他視線,看見一柄生了厚厚鐵鏽的劍,看形制,似乎是柳葉劍。
少年輕聲開口:“劍祖七天參悟至高劍意,從此絕跡。後來的劍客來此地瞻仰感懷之餘,不少人選擇在自己退出江湖那天,也來此埋劍。”
泠琅盯著草葉掩映中的鏽劍,若有所感。
果然,蘇沉鶴說:“我認識這把劍的主人。”
“他是個遊俠,不太出名那種。那年我還是個稚童,在家中花園玩耍,他忽然從外面跳到牆上,問我要不要學劍。”
“我不學,他便日日都來問,專挑沒有侍從的時候……你很難想像那種死纏爛打,最後我問他,為什麼一定要找我。”
“他說,他看我根骨奇特,玩泥人的動作與眾不同,是個學劍的好料子。”
“我說再講廢話就喊人了,他才說了實話。”
“他年少時經過這裡,當時的府主人送了一碗水喝,那是他江湖路上遇到的第一次善意。於是他決心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今天來教他的後人用劍。”
“我說,那人是我太姥姥,早就過世了,不會在意你有沒有報恩的。”
“他卻說,他初出江湖在這裡受了好意,如今他打算離開,也該回來這裡。世上沒有結果的事太多,至少這一點可以有始有終。”
就像江琮預料的那樣。
他靜立了一會兒,隨即轉身,他想她會儘快回來的,不因為那幾句誓約,只因為一點牽掛。
挽留風是一件蠢事,風來去自如,你能做的只有等待,讓它甘願再吹來。
江琮有預感,他要等的時間不會太短。
後來他才知道,那豈止是不短。
第138章 埋劍地
劍冢, 劍祖埋劍之地,天下劍客心嚮往之。
傳說中,劍祖在距離長安五十里的荒原中經逢暴雨, 於一株古木下躲避。
雨經久未停, 水絲漫天,霧氣深濃,劍祖遙望雨幕, 忽然心有所感,閉目打坐,一坐就是七日。
這七日裡,有農人經過試探鼻息, 有野狼徘徊逡巡。更有流匪察覺,上前洗掠周身金銀後揚長而去,唯獨隨身長劍得以倖免。
七日後, 劍祖從境界中醒轉, 衣衫被劃得七零八落, 頭髮亦是蓬亂, 身側除了一把劍別無他物。
十幾步遠的樹叢中, 有幾名劍客在安靜護法,他們一日前偶然路過,很輕易辨認出樹下人是誰,便自發留下守護, 等待劍祖醒來。
位於視線中心的老者起身, 對著荒原大笑了三聲。
接著,那柄陪伴了他五十餘載, 承載了天下盛名的絕世兵刃被折斷, 一半拋在草中, 一半深沒入土裡。
眾人大駭,劍祖騰空而去,不見蹤影,自此後再未現身江湖。
他的景仰者們以劍祖參出無上劍意的樹為中心,修了一棟建築。四面是矮房,中間是巨木,唯一的大門外立有一塊巨碑,上書劍冢二字。
遠遠瞧著,就像一座巨墳。
不過裡面埋的不是人,是劍。
泠琅站在曠野中,仰頭注視石碑上蒼勁有力的刻字。碧藍澄澈的天幕之下,它矗立著,靜默無聲。
一個高瘦少年站在她身後,正低頭解下腰上劍鞘。
他額邊髮絲隨著動作垂落,掃過精緻昳麗的眉眼,在依稀秋風中微微拂動著。
這人是蘇沉鶴。
人們說,在劍祖埋劍之地,世間萬劍都是凡物,若進了劍冢,會自慚形穢,不復銳利,連草莖都削不動。
泠琅說,“要我看,這條規矩只是怕人鬧事,畢竟劍冢地底下藏著座冶兵廠,外頭卻只有兩個掃地老頭看著。”
蘇沉鶴將佩劍取下,恭恭敬敬地放置在石碑下端,他眯著眼悠然道:“阿琅見識頗多,難道不曉得這掃地老頭是劍祖親傳徒孫?”
泠琅和他一起往大門走,她小聲說:“劍祖親傳的那幾名弟子廣收門徒,數量連鄧如鐵都望塵莫及,什麼無上劍意,估計徒弟人人只得皮毛。”
蘇沉鶴低下頭笑:“那你為何也把刀給解了?
“入鄉隨俗……”
話是這麼講,遞交名帖的時候,她神態舉止依然恭敬。
而她口中的皮毛老頭更是恭敬:“原是侯府貴客,請進,請進。”
二人被領著走過幽暗長廊,沒走出幾步路,便望見前方一個四四方方的石壇。石壇中央,正是那棵傳說中的樹。
古木雖老,但仍枝繁葉茂。濃綠葉片之間,偶有長長短短的暗紅絲絛垂落,上面似乎有墨跡,辨認不大清。
而樹下乾乾淨淨,一片落葉也無,更沒有什麼香燭貢品。泠琅拾級而上,看著遒勁凹凸的樹皮,發現那上面有些或新或舊的劍痕。
這些帶著傳說的寶地,後人來參拜追懷,難免會弄得烏煙瘴氣,更有甚者會趁機斂財。劍冢倒是什麼都沒有。
有風吹過,萬千葉片齊齊輕搖,摩擦出簌簌聲響。
蘇沉鶴肅穆靜立著,往常的慵懶表情全數收斂,他先是端端正正地拜了拜,又行到巨木背後,負手觀察起來。
泠琅也跟上前,這一看,不禁啞然。
只見大樹下方的碎石草叢中,插著數把劍,高高低低,顯然不是同一人所留。有的新,有的舊,有的折得只剩個柄,有的已經鏽跡斑斑。
它們散落在土石中,再沒有重現於人手的機會,終於從物件歸於劍器本身。
蘇沉鶴一語不發,凝視著土中,似乎在想一些別的事。
泠琅順著他視線,看見一柄生了厚厚鐵鏽的劍,看形制,似乎是柳葉劍。
少年輕聲開口:“劍祖七天參悟至高劍意,從此絕跡。後來的劍客來此地瞻仰感懷之餘,不少人選擇在自己退出江湖那天,也來此埋劍。”
泠琅盯著草葉掩映中的鏽劍,若有所感。
果然,蘇沉鶴說:“我認識這把劍的主人。”
“他是個遊俠,不太出名那種。那年我還是個稚童,在家中花園玩耍,他忽然從外面跳到牆上,問我要不要學劍。”
“我不學,他便日日都來問,專挑沒有侍從的時候……你很難想像那種死纏爛打,最後我問他,為什麼一定要找我。”
“他說,他看我根骨奇特,玩泥人的動作與眾不同,是個學劍的好料子。”
“我說再講廢話就喊人了,他才說了實話。”
“他年少時經過這裡,當時的府主人送了一碗水喝,那是他江湖路上遇到的第一次善意。於是他決心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今天來教他的後人用劍。”
“我說,那人是我太姥姥,早就過世了,不會在意你有沒有報恩的。”
“他卻說,他初出江湖在這裡受了好意,如今他打算離開,也該回來這裡。世上沒有結果的事太多,至少這一點可以有始有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