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陸淵簡單的一句話,讓逃散之中的百官,又受到了新一輪衝擊。
眾人面色各異,大部分盼著洪豐帝死,但另立新君之事,沒想到這麼快就定了下來。
有人不服,大聲道:「既無聖旨,怎能憑掌印一面之詞,就另立新君?實在太過草率!理應從長計議才是!」
「是啊!憑什麼立尹妃之子?」
「尹妃之子非嫡非長,怎能繼承大統?」
就在眾人議論之時,祭壇外圍響起一陣如雷的腳步聲。
眾人循聲看去,只見若干銀甲士兵,突然出現在祭壇周邊,將祭壇團團圍住。
他們個個面容冷肅,身上盔甲粗糲,融合的邊疆的雨雪風沙,與京城的禁軍完全不同,從氣勢上,便已經呈現了壓倒性的優勢。
大臣們面面相覷,只見士兵們中間,分出一條路來,一名身材魁梧的男子,越眾而出。
陸淵絲毫不意外,笑意漸顯:「尹將軍,一路辛苦。」
尹天辰凝視陸淵,良久。
「掌印大人,別來無恙。」
至此,無人再敢置喙尹妃之子立儲一事。
-
京城變天迅速,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大雲。
尹天辰回京之後,在京城穩定了幾波不大不小的反叛,終於將局面壓下。
陸淵位居二十四監之首,仍然大權在握,手執票擬、批紅權,只不過,呈報的對象從洪豐帝,改成了新君。
新君不過九歲,早就對自己的生父洪豐帝積怨已久,如今被推上皇位,就算尹妃不說,他也明白是怎麼回事。
陸淵道:「陛下,這是今日的奏章,內臣已經批過,還請過目。」
新君笑著接過,道:「有勞掌印。」
陸淵淡笑了下,遂躬身退下。
陸淵出了御書房,迎面碰上入宮來看新君的尹天辰。
新君是尹天辰的親侄兒,於公於私,他都會好好守護這對母子。
尹天辰見到陸淵,點頭致意:「掌印見過陛下了?」
陸淵也微微頷首,笑道:「是,陛下雖然年幼,卻立身為正,如今蘇伯伯重任太傅一職,相信在他的教導下,陛下一定能成為一代明君。」
尹天辰表示贊同,他也十分清楚姐姐的性子,
尹天辰定定看著陸淵,沉聲:「我多年未回京城,萬萬沒想到,民間所傳『隻手遮天』的司禮監掌印太監,居然是你。」
尹天辰說這話時,神情複雜。
既帶著幾分重逢的欣喜,又有抑制不住的惋惜。
陸淵道:「是我,總好過是別人。」
尹天辰看著他,千言萬語化成一聲嘆息:「罷了……你還活著,總是件好事。」
頓了頓,陸淵道:「尹叔,我想離開一段時間。」
尹天辰微怔,道:「你要去哪兒?」
陸淵笑了笑,道:「京城的事已了,但京城之外,還有人在等著的。」
陸淵說罷,便與尹天辰錯身而過,離開了皇宮。
-
城郊。
一匹快馬,風馳電掣般地掠過林間小道,帶起了一陣凜冽的風。
陸淵已經月余沒有見到宋雲凝,為了隱藏此地,他甚至連一份書信也沒有寫,此刻,他已歸心似箭,恨不得立即飛到她身邊。
原本半日的路程,他一個多時辰就趕到了,到了馮宅,陸淵翻身下馬,直接推門而入。
馮夫人見陸淵回來,笑逐顏開地迎了上來:「淵兒回來了!?」
陸淵見到馮夫人,開口便問:「凝凝呢?」
馮夫人一愣,道:「凝凝聽說京城事態平息,昨日便回京城去了,你沒見到她麼?」
陸淵面色微變,來不及與馮夫人多說,便道:「師娘,那我先去找她了,回頭再來看您!」
「這麼快就要走嗎!?」馮夫人話音未落,陸淵便急匆匆地奔了出去。
馮丙含糊不清道:「你怎麼不告訴這個臭小子,凝凝去了哪兒?」
馮夫人「呀」了一聲,道:「我還沒來得及說呢!他就走了!」
馮丙嘿嘿一笑,道:「這個臭小子,叫他心急,就讓他慢慢找吧!」
說話間,陸淵已經騎上馬匹,下了山。
陸淵一路馬不停蹄,回到京城之時,城門差點落了下來,城門守將見到他的令牌,才放他進去。
陸淵直奔學士府而去。
學士府中,眾人圍坐一桌,正在享用晚膳,陸淵未經通報,便直接翻了進來。
王博見到他,不由得微微一驚:「掌印怎麼來了?」
王博已經通過蘇昂知道了陸淵身份,對他的芥蒂早就消除了,但見到他這般行事,還是有些不習慣。
陸淵顧不得寒暄,問:「凝凝呢?」
王氏有些疑惑:「阿凝不是同你一起,去了城郊麼?她沒有回來呀……」
此言一出,陸淵又恍若被澆了一頭冷水。
吳氏見他面色不善,忍不住道:「掌印既然來了,若不嫌棄,不如一起用膳?」
陸淵面無表情地轉身:「不必了。」
陸淵離開學士府,走上街頭。
新君登基之後,大赦天下,京城也已經擺脫了之前的動盪不安,如今依舊燈火通明,熱鬧非凡。
街上人頭攢動,陸淵漫無目的地走著。
如今一切安穩,她應該不會遇到危險,既然回京了,為何不來見他?
眾人面色各異,大部分盼著洪豐帝死,但另立新君之事,沒想到這麼快就定了下來。
有人不服,大聲道:「既無聖旨,怎能憑掌印一面之詞,就另立新君?實在太過草率!理應從長計議才是!」
「是啊!憑什麼立尹妃之子?」
「尹妃之子非嫡非長,怎能繼承大統?」
就在眾人議論之時,祭壇外圍響起一陣如雷的腳步聲。
眾人循聲看去,只見若干銀甲士兵,突然出現在祭壇周邊,將祭壇團團圍住。
他們個個面容冷肅,身上盔甲粗糲,融合的邊疆的雨雪風沙,與京城的禁軍完全不同,從氣勢上,便已經呈現了壓倒性的優勢。
大臣們面面相覷,只見士兵們中間,分出一條路來,一名身材魁梧的男子,越眾而出。
陸淵絲毫不意外,笑意漸顯:「尹將軍,一路辛苦。」
尹天辰凝視陸淵,良久。
「掌印大人,別來無恙。」
至此,無人再敢置喙尹妃之子立儲一事。
-
京城變天迅速,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大雲。
尹天辰回京之後,在京城穩定了幾波不大不小的反叛,終於將局面壓下。
陸淵位居二十四監之首,仍然大權在握,手執票擬、批紅權,只不過,呈報的對象從洪豐帝,改成了新君。
新君不過九歲,早就對自己的生父洪豐帝積怨已久,如今被推上皇位,就算尹妃不說,他也明白是怎麼回事。
陸淵道:「陛下,這是今日的奏章,內臣已經批過,還請過目。」
新君笑著接過,道:「有勞掌印。」
陸淵淡笑了下,遂躬身退下。
陸淵出了御書房,迎面碰上入宮來看新君的尹天辰。
新君是尹天辰的親侄兒,於公於私,他都會好好守護這對母子。
尹天辰見到陸淵,點頭致意:「掌印見過陛下了?」
陸淵也微微頷首,笑道:「是,陛下雖然年幼,卻立身為正,如今蘇伯伯重任太傅一職,相信在他的教導下,陛下一定能成為一代明君。」
尹天辰表示贊同,他也十分清楚姐姐的性子,
尹天辰定定看著陸淵,沉聲:「我多年未回京城,萬萬沒想到,民間所傳『隻手遮天』的司禮監掌印太監,居然是你。」
尹天辰說這話時,神情複雜。
既帶著幾分重逢的欣喜,又有抑制不住的惋惜。
陸淵道:「是我,總好過是別人。」
尹天辰看著他,千言萬語化成一聲嘆息:「罷了……你還活著,總是件好事。」
頓了頓,陸淵道:「尹叔,我想離開一段時間。」
尹天辰微怔,道:「你要去哪兒?」
陸淵笑了笑,道:「京城的事已了,但京城之外,還有人在等著的。」
陸淵說罷,便與尹天辰錯身而過,離開了皇宮。
-
城郊。
一匹快馬,風馳電掣般地掠過林間小道,帶起了一陣凜冽的風。
陸淵已經月余沒有見到宋雲凝,為了隱藏此地,他甚至連一份書信也沒有寫,此刻,他已歸心似箭,恨不得立即飛到她身邊。
原本半日的路程,他一個多時辰就趕到了,到了馮宅,陸淵翻身下馬,直接推門而入。
馮夫人見陸淵回來,笑逐顏開地迎了上來:「淵兒回來了!?」
陸淵見到馮夫人,開口便問:「凝凝呢?」
馮夫人一愣,道:「凝凝聽說京城事態平息,昨日便回京城去了,你沒見到她麼?」
陸淵面色微變,來不及與馮夫人多說,便道:「師娘,那我先去找她了,回頭再來看您!」
「這麼快就要走嗎!?」馮夫人話音未落,陸淵便急匆匆地奔了出去。
馮丙含糊不清道:「你怎麼不告訴這個臭小子,凝凝去了哪兒?」
馮夫人「呀」了一聲,道:「我還沒來得及說呢!他就走了!」
馮丙嘿嘿一笑,道:「這個臭小子,叫他心急,就讓他慢慢找吧!」
說話間,陸淵已經騎上馬匹,下了山。
陸淵一路馬不停蹄,回到京城之時,城門差點落了下來,城門守將見到他的令牌,才放他進去。
陸淵直奔學士府而去。
學士府中,眾人圍坐一桌,正在享用晚膳,陸淵未經通報,便直接翻了進來。
王博見到他,不由得微微一驚:「掌印怎麼來了?」
王博已經通過蘇昂知道了陸淵身份,對他的芥蒂早就消除了,但見到他這般行事,還是有些不習慣。
陸淵顧不得寒暄,問:「凝凝呢?」
王氏有些疑惑:「阿凝不是同你一起,去了城郊麼?她沒有回來呀……」
此言一出,陸淵又恍若被澆了一頭冷水。
吳氏見他面色不善,忍不住道:「掌印既然來了,若不嫌棄,不如一起用膳?」
陸淵面無表情地轉身:「不必了。」
陸淵離開學士府,走上街頭。
新君登基之後,大赦天下,京城也已經擺脫了之前的動盪不安,如今依舊燈火通明,熱鬧非凡。
街上人頭攢動,陸淵漫無目的地走著。
如今一切安穩,她應該不會遇到危險,既然回京了,為何不來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