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頁
社員們從前年開始大肆養豬,大掙了一筆嘗到甜頭,去年就甩開胳膊干,規模擴大了好幾倍。不說別的地方,就金沙村,都有一千多頭生豬。
所以,這麼多豬,怎麼賣出去?
從上到下都在想辦法。
有的人就自己殺豬去賣,發現自己賣比肉聯廠收購的划算,於是其他人也跟風,自己零售。
但是賣豬肉的人多起來了,就打起了價格戰。
一旦有人用低價多賣了幾斤貨,另外的立馬把自己的定價調得更低。儘管馬秀芹三令五申,不能私自調價,可人心裡開始著急,開始恐慌,就只能賤賣了。
尤其是夏天,因為天氣熱,豬肉壞得快,更著急賣出去。
肉聯廠倒是還在收,但因為沒了之前的政策保護,肉聯廠本身就受到了衝擊,開始考慮起成本呢,生豬價格一降再降。
這些年,隨著科學生產 、科學養豬的觀念灌輸,大家已經習慣拿到豬崽就打疫苗,餵飼料。如今市面上的飼料也是五花八門,價格年年都長。
所以,這養豬的成本變高了,豬肉價格反而跌下去了,難怪吳氏說越養越虧本。
馬秀芹很是懊惱,「我當初不該那麼心急衝動的,結果犯了這麼大一個錯誤。」
「都怪我都怪我,沒有金剛鑽非要攬這瓷器活。」
她狠狠的錘著自己的腦袋。
林若雲拍了拍她的肩膀,「你別這樣。市場經濟本來就是這樣,瞬息萬變,咱們都是第一次接觸,難免會走一些彎路。出現問題並不可怕,咱們想辦法解決就是。」
林若雲從馬秀芹這邊取了部分養殖場的資料回家翻閱。
資料很詳細,養殖場的生豬種類、時間、重量、有無飼料餵養、疫苗接種都特別清晰,這些豬都是健康的。
豬是沒問題的,問題就是怎麼把它們賣掉。
豬肉除了做成新鮮的肉菜,風乾做臘肉,還能做什麼呢?做什麼呢?
林若雲想啊想,終於想起一件事。
出國的時候,他們曾在扶桑短暫的停留過。那邊流行一種杯麵的食物,像是捲起來的麵條,用熱水泡上兩三分鐘就能吃,麵條Q彈勁道,麵湯香濃可口,坐火車的時候最方便。
而吃杯麵時,當地人最喜歡加的一種食物叫火腿腸,用肉和麵粉做成的,口感特別好。
這東西能泡著吃、煮著吃、炒著吃,還能直接吃,關鍵是保質期長。
這東西進入國內市場,肯定會受歡迎的。
林若雲記得,當時一起出國的三十多人,都吃過這個,吃得特別香,接受良好。
那紅星公社乾脆改生產這個火腿腸吧。
那他們能引進這條生產線嗎?
林若雲拿出一張紙,開始寫下引入這條生產線所需要的條件和引起的反應。
寫好以後,她把它交給了馬秀芹,並把自己的擔憂也一併告訴了對方。
馬秀芹驚喜不已,彷佛落水之人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但林若雲的擔憂和之前盲目擴大養豬場的教訓在前,她不敢衝動行事。
「若雲,你再回去幫我們打聽打聽,問問你們同事的意見,這個能不能引進?」
引進這麼一條生產線,需要二三十萬,紅星公社肯定拿不出來,還得去銀行貸款。馬秀芹立馬感受到身上的壓力重如泰山。
「我也去找以前的同學朋友打聽,去縣裡問問意見。」
「嗯。」
林若雲欣然答應,通過之前的事情,她發現馬秀芹的性格也沉穩許多。
林若雲和陳愛學初五就回去上班了,到底已經畢業,走上了工作崗位,哪有從前那麼長的假期?
回到單位,林若雲便查閱火腿腸生產線的相關資料,並做了一份詳細的計劃書,然後交給自己的領導審閱。
領導的見識自然是更加廣闊些,她看過後指出了好幾個犀利的問題,林若雲一一記錄。至於該怎麼解決,那就需要看馬秀芹的能力了。
她把自己的計劃書給馬秀芹寄出去了,過了一個月,她接到馬秀芹的電話,說是縣裡同意引入一條灌裝機生產線,她要跟著考察隊去滬市參加展銷會尋找合適的外國廠家。
四月中旬,馬秀芹再次來電說,合同已經簽好,公社正在修廠房。
六月份的時候,火腿腸生產線已經引入,正式投產。
從萌生這個想法,到洽談合同、建廠、生產,總共半年,這個速度相當快了。
這可不是私企,私企的老闆具有極大的自主性,效率自然高。但這是鄉鎮集體企業,需要開大大小小的會,上下請示,竟然能這麼快完成,實在令人震驚。
這時候,任何一個地方的人,都對財富充滿了熱烈的期盼,欲望極度膨脹。正是因為這樣強烈的致富欲望驅動,才使得他們的行動力如此迅猛。
***
有的人為了追求財富,是辛辛苦苦的走正道,有的走了捷徑,但卻是一條錯誤的路。
年初二哥還在為自己沒去瓊島買車而惋惜,六月里瓊島全民倒賣汽車就被查處了。瓊島窮了數千年,抓到一次致富機會,便全民參與,有的地方則是沒有機會,就自己製造機會。
六月中,《群眾日報》發表了一篇揭露晉市製造假藥的文章,震驚了全國人。
晉市,只是閩省下一個小小的地級市,或許出了閩省就無人可知的地方,卻爆發了建國後規模最大的一起假藥案。
所以,這麼多豬,怎麼賣出去?
從上到下都在想辦法。
有的人就自己殺豬去賣,發現自己賣比肉聯廠收購的划算,於是其他人也跟風,自己零售。
但是賣豬肉的人多起來了,就打起了價格戰。
一旦有人用低價多賣了幾斤貨,另外的立馬把自己的定價調得更低。儘管馬秀芹三令五申,不能私自調價,可人心裡開始著急,開始恐慌,就只能賤賣了。
尤其是夏天,因為天氣熱,豬肉壞得快,更著急賣出去。
肉聯廠倒是還在收,但因為沒了之前的政策保護,肉聯廠本身就受到了衝擊,開始考慮起成本呢,生豬價格一降再降。
這些年,隨著科學生產 、科學養豬的觀念灌輸,大家已經習慣拿到豬崽就打疫苗,餵飼料。如今市面上的飼料也是五花八門,價格年年都長。
所以,這養豬的成本變高了,豬肉價格反而跌下去了,難怪吳氏說越養越虧本。
馬秀芹很是懊惱,「我當初不該那麼心急衝動的,結果犯了這麼大一個錯誤。」
「都怪我都怪我,沒有金剛鑽非要攬這瓷器活。」
她狠狠的錘著自己的腦袋。
林若雲拍了拍她的肩膀,「你別這樣。市場經濟本來就是這樣,瞬息萬變,咱們都是第一次接觸,難免會走一些彎路。出現問題並不可怕,咱們想辦法解決就是。」
林若雲從馬秀芹這邊取了部分養殖場的資料回家翻閱。
資料很詳細,養殖場的生豬種類、時間、重量、有無飼料餵養、疫苗接種都特別清晰,這些豬都是健康的。
豬是沒問題的,問題就是怎麼把它們賣掉。
豬肉除了做成新鮮的肉菜,風乾做臘肉,還能做什麼呢?做什麼呢?
林若雲想啊想,終於想起一件事。
出國的時候,他們曾在扶桑短暫的停留過。那邊流行一種杯麵的食物,像是捲起來的麵條,用熱水泡上兩三分鐘就能吃,麵條Q彈勁道,麵湯香濃可口,坐火車的時候最方便。
而吃杯麵時,當地人最喜歡加的一種食物叫火腿腸,用肉和麵粉做成的,口感特別好。
這東西能泡著吃、煮著吃、炒著吃,還能直接吃,關鍵是保質期長。
這東西進入國內市場,肯定會受歡迎的。
林若雲記得,當時一起出國的三十多人,都吃過這個,吃得特別香,接受良好。
那紅星公社乾脆改生產這個火腿腸吧。
那他們能引進這條生產線嗎?
林若雲拿出一張紙,開始寫下引入這條生產線所需要的條件和引起的反應。
寫好以後,她把它交給了馬秀芹,並把自己的擔憂也一併告訴了對方。
馬秀芹驚喜不已,彷佛落水之人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但林若雲的擔憂和之前盲目擴大養豬場的教訓在前,她不敢衝動行事。
「若雲,你再回去幫我們打聽打聽,問問你們同事的意見,這個能不能引進?」
引進這麼一條生產線,需要二三十萬,紅星公社肯定拿不出來,還得去銀行貸款。馬秀芹立馬感受到身上的壓力重如泰山。
「我也去找以前的同學朋友打聽,去縣裡問問意見。」
「嗯。」
林若雲欣然答應,通過之前的事情,她發現馬秀芹的性格也沉穩許多。
林若雲和陳愛學初五就回去上班了,到底已經畢業,走上了工作崗位,哪有從前那麼長的假期?
回到單位,林若雲便查閱火腿腸生產線的相關資料,並做了一份詳細的計劃書,然後交給自己的領導審閱。
領導的見識自然是更加廣闊些,她看過後指出了好幾個犀利的問題,林若雲一一記錄。至於該怎麼解決,那就需要看馬秀芹的能力了。
她把自己的計劃書給馬秀芹寄出去了,過了一個月,她接到馬秀芹的電話,說是縣裡同意引入一條灌裝機生產線,她要跟著考察隊去滬市參加展銷會尋找合適的外國廠家。
四月中旬,馬秀芹再次來電說,合同已經簽好,公社正在修廠房。
六月份的時候,火腿腸生產線已經引入,正式投產。
從萌生這個想法,到洽談合同、建廠、生產,總共半年,這個速度相當快了。
這可不是私企,私企的老闆具有極大的自主性,效率自然高。但這是鄉鎮集體企業,需要開大大小小的會,上下請示,竟然能這麼快完成,實在令人震驚。
這時候,任何一個地方的人,都對財富充滿了熱烈的期盼,欲望極度膨脹。正是因為這樣強烈的致富欲望驅動,才使得他們的行動力如此迅猛。
***
有的人為了追求財富,是辛辛苦苦的走正道,有的走了捷徑,但卻是一條錯誤的路。
年初二哥還在為自己沒去瓊島買車而惋惜,六月里瓊島全民倒賣汽車就被查處了。瓊島窮了數千年,抓到一次致富機會,便全民參與,有的地方則是沒有機會,就自己製造機會。
六月中,《群眾日報》發表了一篇揭露晉市製造假藥的文章,震驚了全國人。
晉市,只是閩省下一個小小的地級市,或許出了閩省就無人可知的地方,卻爆發了建國後規模最大的一起假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