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
她本想著今後多多照顧喻安和這個可憐弟弟,不曾想喻安和竟然是江南最大的文豪世家的嫡長孫。
喻安和的父母感恩聞姒對喻安和的照顧,為了幫助聞姒立足於此,對外宣稱聞姒是他們從婆家回來探親的女兒。
聞姒此時正好得知自己懷了身孕,為了讓肚子裡的孩子生活得更加安定,聞姒便接受了這個提議,乾脆改姓了喻,經營了這家喻氏綢緞莊。
不過話說回來,聞姒也不知道這三歲的娃娃怎麼通曉這麼多「道理」,什么娘家婆家的全都懂。
她掐了掐喻雙雙的臉:「這都是他們的胡亂猜測,你爹爹才沒死呢,他活得好好的。」
小丫頭煞有介事道:「娘親,那我爹爹姓什麼呀,他在哪裡?」
她爹爹……
聞姒的眼神的光有些暗淡了下去,雙雙的爹爹如今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攝政王了。
如今也娶了新的攝政王妃,是三王叔的女兒——三郡主,慕青青。
而如今在位的皇帝,也變成了慕沉。
早在半年前,老皇帝主動退位成為太上皇在頤明園頤養天年,眾多皇子奪嫡十分激烈。
其中六個皇子都各有千秋,朋黨交錯。
但誰都沒想到,最後坐上那把龍椅的人竟然是皇子中的逍遙七皇子,慕沉。
百姓看不到廟堂之中的暗流爭鬥,唯一的感受便是自從慕沉做了皇帝後,海晏河清,天下太平,一心撲在朝政上,就連後宮之中都只有一個織皇后。
當然,這太平盛世和那位攝政王也是分不開干係的。
但比起攝政王征討外邦、收復東南失地、助新皇奪皇位等等家國大事,百姓們更津津樂道的是這位冷麵攝政王的感情趣聞。
就連茶館兒里說書的老先生,都拿蕭子玦的人生經歷編排故事。
有一次聞姒路過茶樓的時候,正巧碰見那位茶樓先生開講,他面前坐滿了聽書人。
哦,不……確切地說應該是坐滿了是聽書的大姑娘和小媳婦。
說書先生一拍手中的醒木,搖著水墨摺紙扇幽幽開口:「書接上回!說咱們這位攝政王吶,是風流倜儻、玉樹臨風!六年前,是京都城的第一劍客。嘿!那京都城是什麼地方?人才輩出,風流雅士遍地跑,能在那兒稱得上第一,是何許人也?自然是出類拔萃的天之驕子!」
「當年的攝政王還不是攝政王,而是蕭家的小將軍!那可憎的胡人奪走了我們諸多城池!好在蕭小將軍隨老將軍出征,接連收回了六座城池!」
「只可惜天妒英才,老天爺不開眼!就在賀蘭山一戰之中胡人設置了陷阱,害得我們的攝政王斷了雙腿,後來的三年只能同輪椅為伴……」
說到此,在座的諸位女子皆露出悲切惋惜之神情。
這時,說書先生看了看眾人的反應,忽然話鋒一轉,搖了搖扇子:「不過老天爺自有其安排處,就在攝政王當年陰鬱之時,那京都城的第一美人兒出現啦!冰肌玉骨、身帶異香,這男人吶,只要跟她對視一眼,便再也走不出那雙明眸!」
「話說,咱們的這位攝政王,起初對那位夫人冷死寒冰,但相處久了便對那位夫人情根深種了。只可惜……」
說書先生頓了一頓,聞姒身邊坐著一個性子急的姑娘,忙站起身問:「老先生講話怎麼總是關鍵之處停上一停,您快說,快說呀!」
「好好好!」說書先生笑嘻嘻地答應,很快又跟變臉似的換上了悲悲戚戚的表情:「那位夫人在一次外出之時碰上了京都城外的人|販子,被人抓走要給她賣給一個面露醜陋的老員外!就在押運的路上,他們遇到了一群野獸,都屍骨無存了……」
「攝政王悲從中來,拖著病體帶領衙役們掃平了人|販子的匪窩,咱們的陛下當時還是七皇子,同蕭家滿門一同上奏皇帝,用極刑處死了這群匪賊!那些惡人的腦袋被穿成了一串兒串兒糖葫蘆,掛在雲台山夫人出事的地方整整一個月有餘!據說呀,直到現在,夜裡那處還能聽到鬼叫呢!」
在座的女子都是淚光盈盈的。
「攝政王對夫人真是鍾情……」
「嗯,可惜了一對碧人。」
聞姒心中暗笑,她和蕭子玦在百姓的口中竟是一對恩愛夫妻,蕭子玦也儼然成為一個夫家典範。
「後來呢?老先生?」有人問。
那說書先生又道:「後來呀,我們的攝政王為了家國大事就去幽州找了黑玉老人治了腿,那黑玉老人可是一位神醫,活死人、肉白骨!你們可知那黑玉老人給攝政王治腿用得是什麼法子?」
「什麼法子?」
「老先生,您快說說罷!」
聞姒是知道蕭子玦去幽州找黑玉老人治了腿的,當年蕭家少侯爺從一個只能坐在輪椅上的癱子變成了能騎馬狩獵的攝政王,這種重大消息傳遍全國,她豈能不知?
只不過,黑玉老人給他具體的治療過程她是不清楚的。
聞姒下意識也向說書先生投去了好奇的目光。
說書先生道:「癱瘓之人怎麼會輕易站起來?黑玉老人治腿的法子自然非比尋常!像攝政王這種的癱瘓多年之人需將當年斷骨之處敲斷,再由黑玉老人重新接骨,最後外敷黑玉老人特質的草藥,之後經年康復才能如同常人!」
「什麼?敲斷骨頭?」
喻安和的父母感恩聞姒對喻安和的照顧,為了幫助聞姒立足於此,對外宣稱聞姒是他們從婆家回來探親的女兒。
聞姒此時正好得知自己懷了身孕,為了讓肚子裡的孩子生活得更加安定,聞姒便接受了這個提議,乾脆改姓了喻,經營了這家喻氏綢緞莊。
不過話說回來,聞姒也不知道這三歲的娃娃怎麼通曉這麼多「道理」,什么娘家婆家的全都懂。
她掐了掐喻雙雙的臉:「這都是他們的胡亂猜測,你爹爹才沒死呢,他活得好好的。」
小丫頭煞有介事道:「娘親,那我爹爹姓什麼呀,他在哪裡?」
她爹爹……
聞姒的眼神的光有些暗淡了下去,雙雙的爹爹如今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攝政王了。
如今也娶了新的攝政王妃,是三王叔的女兒——三郡主,慕青青。
而如今在位的皇帝,也變成了慕沉。
早在半年前,老皇帝主動退位成為太上皇在頤明園頤養天年,眾多皇子奪嫡十分激烈。
其中六個皇子都各有千秋,朋黨交錯。
但誰都沒想到,最後坐上那把龍椅的人竟然是皇子中的逍遙七皇子,慕沉。
百姓看不到廟堂之中的暗流爭鬥,唯一的感受便是自從慕沉做了皇帝後,海晏河清,天下太平,一心撲在朝政上,就連後宮之中都只有一個織皇后。
當然,這太平盛世和那位攝政王也是分不開干係的。
但比起攝政王征討外邦、收復東南失地、助新皇奪皇位等等家國大事,百姓們更津津樂道的是這位冷麵攝政王的感情趣聞。
就連茶館兒里說書的老先生,都拿蕭子玦的人生經歷編排故事。
有一次聞姒路過茶樓的時候,正巧碰見那位茶樓先生開講,他面前坐滿了聽書人。
哦,不……確切地說應該是坐滿了是聽書的大姑娘和小媳婦。
說書先生一拍手中的醒木,搖著水墨摺紙扇幽幽開口:「書接上回!說咱們這位攝政王吶,是風流倜儻、玉樹臨風!六年前,是京都城的第一劍客。嘿!那京都城是什麼地方?人才輩出,風流雅士遍地跑,能在那兒稱得上第一,是何許人也?自然是出類拔萃的天之驕子!」
「當年的攝政王還不是攝政王,而是蕭家的小將軍!那可憎的胡人奪走了我們諸多城池!好在蕭小將軍隨老將軍出征,接連收回了六座城池!」
「只可惜天妒英才,老天爺不開眼!就在賀蘭山一戰之中胡人設置了陷阱,害得我們的攝政王斷了雙腿,後來的三年只能同輪椅為伴……」
說到此,在座的諸位女子皆露出悲切惋惜之神情。
這時,說書先生看了看眾人的反應,忽然話鋒一轉,搖了搖扇子:「不過老天爺自有其安排處,就在攝政王當年陰鬱之時,那京都城的第一美人兒出現啦!冰肌玉骨、身帶異香,這男人吶,只要跟她對視一眼,便再也走不出那雙明眸!」
「話說,咱們的這位攝政王,起初對那位夫人冷死寒冰,但相處久了便對那位夫人情根深種了。只可惜……」
說書先生頓了一頓,聞姒身邊坐著一個性子急的姑娘,忙站起身問:「老先生講話怎麼總是關鍵之處停上一停,您快說,快說呀!」
「好好好!」說書先生笑嘻嘻地答應,很快又跟變臉似的換上了悲悲戚戚的表情:「那位夫人在一次外出之時碰上了京都城外的人|販子,被人抓走要給她賣給一個面露醜陋的老員外!就在押運的路上,他們遇到了一群野獸,都屍骨無存了……」
「攝政王悲從中來,拖著病體帶領衙役們掃平了人|販子的匪窩,咱們的陛下當時還是七皇子,同蕭家滿門一同上奏皇帝,用極刑處死了這群匪賊!那些惡人的腦袋被穿成了一串兒串兒糖葫蘆,掛在雲台山夫人出事的地方整整一個月有餘!據說呀,直到現在,夜裡那處還能聽到鬼叫呢!」
在座的女子都是淚光盈盈的。
「攝政王對夫人真是鍾情……」
「嗯,可惜了一對碧人。」
聞姒心中暗笑,她和蕭子玦在百姓的口中竟是一對恩愛夫妻,蕭子玦也儼然成為一個夫家典範。
「後來呢?老先生?」有人問。
那說書先生又道:「後來呀,我們的攝政王為了家國大事就去幽州找了黑玉老人治了腿,那黑玉老人可是一位神醫,活死人、肉白骨!你們可知那黑玉老人給攝政王治腿用得是什麼法子?」
「什麼法子?」
「老先生,您快說說罷!」
聞姒是知道蕭子玦去幽州找黑玉老人治了腿的,當年蕭家少侯爺從一個只能坐在輪椅上的癱子變成了能騎馬狩獵的攝政王,這種重大消息傳遍全國,她豈能不知?
只不過,黑玉老人給他具體的治療過程她是不清楚的。
聞姒下意識也向說書先生投去了好奇的目光。
說書先生道:「癱瘓之人怎麼會輕易站起來?黑玉老人治腿的法子自然非比尋常!像攝政王這種的癱瘓多年之人需將當年斷骨之處敲斷,再由黑玉老人重新接骨,最後外敷黑玉老人特質的草藥,之後經年康復才能如同常人!」
「什麼?敲斷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