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v章一旦更新,字數不能有太大的變動,所以看過190的妹子可能會覺得本章前半部分的劇情有點臉熟,那是因為190章的一部分劇情挪下來了,190進行了新的補充。

  這一章同樣有新情節的添加,在後半部分。

  第192章

  連著數日,宮裡都是一片熙攘繁忙之態。

  幾乎每天都有賜宴,除了賜宴外,還有外藩宴。

  每年的大朝會之時,都有外藩的貢使進京朝賀,尤其今年是新帝登基改元的第一年,更是眾外藩貢使雲集,以示對宗主國皇帝的尊重。

  交趾、琉球、暹羅等周邊小國,每年都會來『上京』朝貢。由於他們距離京城路程遙遠,幾乎形成了一個慣例,每年會派出兩支隊伍前來朝賀。

  這支隊伍還未回去,另一支隊伍已經在路上,以確保不會錯過大燕的重要節日,諸如皇帝萬壽、皇后千秋節以及年節、元宵節等,以示尊重和敬畏。

  當然他們付出的辛勞也不是沒有回報,每次前來朝貢,大燕的皇帝都會根據他們的貢品,賞賜下價值高於貢品數倍不等的回禮。

  除了這以外,他們還會帶上本國的商品,前來大燕售賣。

  既是朝貢,也相當於是通商。

  由於之前和羅剎國定下通商協定,如今兩國也是友好關係。所以這次羅剎國的使節也在其列。

  除了羅剎國,漠西衛拉特也派出了使臣,另有漠南漠北諸部派出的貢使。

  可謂是一片繁榮,萬國來朝。

  這次衛拉特汗國派出的使臣是衛璠,估計烏格也是心中有些酌量,才會派他前來。

  曾經的三皇子搖身一變成了漠西貢使,此事引來了許多大燕官員的詫異。

  當年漠西和大燕聯手,擊潰了漠西叛部,具體是怎麼聯合上的,大燕這邊知道詳情的人極少。

  此時見到曾經是三皇子的衛璠,成了漠西衛拉特的國師,又是這次的使節,一切似乎真相大白。

  由於這次番邦使節眾多,幾次設宴衛傅都沒找到機會和衛璠說話。

  這日,藉由單獨給衛拉特使節的賜宴,兩人才算找到機會。

  在單獨面對衛傅時,衛璠的臉上難掩陰鬱之色。

  到底今非昔比,彼此的年歲都長了,自那次不歡而散後,顯然衛璠另有經歷,又或是來之前烏格就叮囑過他,他倒未說出什麼不恰當的話。

  「若是你想回來,還是可以回來的。」衛傅略有些感嘆道。

  太上皇臨走前,還送了衛傅一個大禮。

  他臨走時留下了兩張詔書,一張傳位詔書,一張是恢復元豐帝帝號的詔書。

  在那張詔書上,他大致說了些,諸如他不仁,我不能不義,我拿回皇位是為遵從皇考遺願,如今仇已報氣已消,一切塵歸塵土歸土。

  其實太上皇本不用留下這張詔書,只要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他詔書中說的都是虛言,其根本目的不過是不想讓衛傅這個繼承人為難。

  也是不想讓衛傅立身不正。

  須知做皇帝,最是講究合法性和正統性。若是正統性遭到質疑,天下任何一個人都能打著匡扶正統的名號造反。

  親兒子之說,本就是虛妄,就算正武帝想認,恐怕衛傅也不會願意,再來於黎皇后的清譽也有損。

  嫁給小叔子,和丈夫沒死就跟小叔子有一腿,是有很大區別的。

  私底里的流言,與留下鐵證在青史上留一筆,也有很大區別。

  估計太上皇也考慮到怕衛傅當了皇帝後,恢復親爹的帝號,哪怕不為父子情義,只為了自身的正統性?

  不如先做在前頭,也免得到時自己尷尬。

  總之,太上皇給衛傅解決了一個很大的難題。

  現在回歸正題。

  既然元豐帝的帝號被恢復,他的兒女自然可以恢復以前的身份,衛琦被封為親王,就是在此事的基礎上,結合他之前的軍功,名正言順拿了王號。

  衛璠也是衛傅兄弟,他也是有資格的。

  不提這事還好,一提這事,衛璠的臉色就陰了。

  「你覺得我會接受?」衛璠緊捏著酒盞,「衛傅,我們兄弟一場,不食嗟來之食這話,我不是針對你。你明白意思,我不想多說。」

  衛傅怎會不明白?

  說白了衛璠並未放下心中仇恨,他也沒資格勸衛璠放下仇恨,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衛璠之所以現在沒能報仇,是礙於實力,礙於大勢。

  估計他也沒想到正武帝會突然把皇位傳給衛傅,所以他現在也應該很糾結。

  其實時隔多年,回頭再看往事。

  正武帝奪位就是為了報奪位和奪妻之仇,他本身行徑,站在他自己的立場並無錯,卻由於他的行為,導致牽連了許多無辜的人。

  其中最無辜的,當屬衛璠這些皇子以及那些嬪妃。

  因為這場事,衛璠和衛兆的母妃死了,二人失去皇子身份,歷經重重磨難,才重獲新生。

  如今讓他們摒棄前嫌,回頭再來當他們的皇子親王,等於是讓他們向仇人低頭,吃仇人給的飯。

  以二人的性格,在衛傅開口之前,他就知道此事不可能能成。

  但他必須是要開這個口的。

  他坐上這個位置,等於承了正武帝的恩。做人不能只受好處,不受壞處,所以正武帝留下的爛攤子,他自然要收拾。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