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頁
今日朝會後宮之事,早就傳遍了整個明夏宮,鄴景帝怒極攻心一病不起的事情,再次傳遍每個角落。
大臣們哀哀淒淒地拼盡畢生演技,後宮跪倒的嬪妃們立刻起身轉去怡養殿侍疾,花園裡的靜妙法師被長公主抱起來移到蔭涼處……
明夏宮裡烏泱泱的人里,真正擔憂鄴景帝的人有多少,誰也不知道,結果卻令不少人滿意。
比如,橫死的太醫和郎中不用追查了,因為令沒傳出去。
沒廢成的太子殿下得到了最多數量的大臣們的支持,威望空前高漲,迅速開始處理政務。
文閣老要替陛下分憂,觀察太子殿下言行的重任在身,老也沒地方告去。
原本準備好死諫的言官們悄悄抹一臉汗,今日任務達成,還撿回了一條命。
此時此刻,再也沒有比昏迷不醒的陛下更令人放心的了。
只有守在病榻前的魏博,覺得一把重劍高懸在自己以及家人頭上,陛下死時就會落下,還隱約生出一個念頭,放棄一切離家的魏仁是不是早知道有這一天,所以提前逃了?
明夏宮內波浪滔天,被高高的宮牆隔開,卻從窗門縫裡透出,達官顯貴的街坊,各式各樣的大門再次緊閉,隱匿地傳遞著各種消息。
*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1-12-21 00:01:51~2021-12-22 15:03:0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男神,求給你生猴子 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87章 蟲災?人禍?
高牆之內水深火熱, 而高牆之外的百姓們以前為生計奔忙,現在除了忙生計還要為看診奔走。
國都城很大,城南到城北, 城東到城西, 步行都需要很長時間, 惠民藥局位置偏城南, 附近的百姓日夜排隊的時候。
住在城北和城郊的老弱病殘這些走不動道的,想出門看診只能僱車,僱車不便宜。
就算咬牙僱車,城內車行從早忙到晚, 要麼繼續等, 要麼付更高的價錢。
車行主要是馬車和牛車,馬和牛要吃飼料要修蹄子,車軸車身都要保養;日夜不停趕車,車夫也吃不消, 車行掌柜的只能加錢。
所以, 雖然惠民藥局堅持最低的價錢看診開藥,但百姓看病卻越來越貴,發生混亂只是時間問題。
這日傍晚時分, 秋老虎發威, 太陽餘熱還在烘烤大地。
蘇行遠和蘇安在惠民藥局外設攤看病,連夜診治病患的消息不脛而走。
因為魏博得勢、倍受排擠退出的前太醫們, 從惠民藥局被擠走的郎中們,曾經合作共事過的藥鋪醫館, 駕著馬車直接把蘇行遠和蘇安搶走了, 在城南惠民藥局斜對角的城北, 尋了一處大樹成蔭的街巷, 擺開了十人診位的臨時醫攤。
雖說是醫攤,但實力不容小覷,蘇行遠哭笑不得地看著曾經的同僚,清點人數和藥材數量,相當於在城北新建了半個太醫院和一個惠民藥局,省去了百姓們穿城求醫的難處。
蘇行遠受了蘇衡的啟發,分出了重症救治組和水泡初診組,開啟預檢分診、開闢綠色生命通道,並聯繫了城北各處的里長保長,發動群眾的力量,讓他們發現危重病人,並做到優先就診。
飽受排除看診之苦的百姓們感動得淚如雨下,紛紛出門排隊時,還被裡長保長攔住,領了號牌,按時出門,短則兩刻鐘,長則半個時辰,總能輪到。
比起熬夜趕路再排隊的辛苦,簡直像一場美夢。
聽到消息,派人反覆察看後,躲在家中的鄉紳富戶們紛紛站出來,表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一定配合各位仁醫們盡薄綿之力。
於是,蘇行遠把預防重於治療、治病步驟和水泡病程發展的情況,簡明扼要地告訴眾人。鄉紳富戶們請來了許多畫師,把這些內容製成畫樣,每個巷子每條街市都貼上,方便更多人知道,更多人照做。
城北如此安排以後,眾人都覺得極好。
畫師們覺得不如多畫一些,貼遍全城,於是鄉紳富戶們買更多的紙墨筆,畫師們再找各自的好友,像星星之火一樣,更多的畫師加入了這個工程。
由此引來了更多人的幫忙,送漿糊的,自告奮勇去貼畫的……隱隱有了蘇衡所說的「眾志成城」的情形。
與宣傳畫同時進行的,還有防治蟲咬的童謠。
流鐵巷附近的孩童們拍著花巴掌、脆聲聲地唱:「你拍一,我拍一,看到蟲子輕吹走,千萬不能上手拍;你拍二,我拍二,蟲咬水泡不能抓,抓破可就不得了;你拍三,我拍三,不信巫醫和偏方,快快塗藥就能好……」
孩子們的聲音最動人心,保護家人的心也最堅定,童謠的效果出人意料地好,很快全城的孩子們都在唱這個,就連得了水泡躺在家的孩子們也在唱。
橫死的人命在眼前,都知道惠民藥局外烏泱泱排著病患,這首童謠為沒有水泡的尋常百姓們指了一條明路,照著做既不用花錢,又不費事。
那些賣了薄料的百姓,又重新找來布料,不管厚薄在家裡掛起來。
趙小胖出發一個時辰後,蘇衡收到了鄭鷹扔進病房的鳥信,被阿爹和其他人的行動力折服,進行順利的話,新增病人會迅速減少,惠民藥局和城南藥攤的壓力也會減輕許多。
蘇衡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在屏風後面換了個比較舒服的姿勢,隨手拿起一把扇子給睡得滿頭大汗的銅錢扇風,耐心地等小胖回來。
大臣們哀哀淒淒地拼盡畢生演技,後宮跪倒的嬪妃們立刻起身轉去怡養殿侍疾,花園裡的靜妙法師被長公主抱起來移到蔭涼處……
明夏宮裡烏泱泱的人里,真正擔憂鄴景帝的人有多少,誰也不知道,結果卻令不少人滿意。
比如,橫死的太醫和郎中不用追查了,因為令沒傳出去。
沒廢成的太子殿下得到了最多數量的大臣們的支持,威望空前高漲,迅速開始處理政務。
文閣老要替陛下分憂,觀察太子殿下言行的重任在身,老也沒地方告去。
原本準備好死諫的言官們悄悄抹一臉汗,今日任務達成,還撿回了一條命。
此時此刻,再也沒有比昏迷不醒的陛下更令人放心的了。
只有守在病榻前的魏博,覺得一把重劍高懸在自己以及家人頭上,陛下死時就會落下,還隱約生出一個念頭,放棄一切離家的魏仁是不是早知道有這一天,所以提前逃了?
明夏宮內波浪滔天,被高高的宮牆隔開,卻從窗門縫裡透出,達官顯貴的街坊,各式各樣的大門再次緊閉,隱匿地傳遞著各種消息。
*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1-12-21 00:01:51~2021-12-22 15:03:0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男神,求給你生猴子 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87章 蟲災?人禍?
高牆之內水深火熱, 而高牆之外的百姓們以前為生計奔忙,現在除了忙生計還要為看診奔走。
國都城很大,城南到城北, 城東到城西, 步行都需要很長時間, 惠民藥局位置偏城南, 附近的百姓日夜排隊的時候。
住在城北和城郊的老弱病殘這些走不動道的,想出門看診只能僱車,僱車不便宜。
就算咬牙僱車,城內車行從早忙到晚, 要麼繼續等, 要麼付更高的價錢。
車行主要是馬車和牛車,馬和牛要吃飼料要修蹄子,車軸車身都要保養;日夜不停趕車,車夫也吃不消, 車行掌柜的只能加錢。
所以, 雖然惠民藥局堅持最低的價錢看診開藥,但百姓看病卻越來越貴,發生混亂只是時間問題。
這日傍晚時分, 秋老虎發威, 太陽餘熱還在烘烤大地。
蘇行遠和蘇安在惠民藥局外設攤看病,連夜診治病患的消息不脛而走。
因為魏博得勢、倍受排擠退出的前太醫們, 從惠民藥局被擠走的郎中們,曾經合作共事過的藥鋪醫館, 駕著馬車直接把蘇行遠和蘇安搶走了, 在城南惠民藥局斜對角的城北, 尋了一處大樹成蔭的街巷, 擺開了十人診位的臨時醫攤。
雖說是醫攤,但實力不容小覷,蘇行遠哭笑不得地看著曾經的同僚,清點人數和藥材數量,相當於在城北新建了半個太醫院和一個惠民藥局,省去了百姓們穿城求醫的難處。
蘇行遠受了蘇衡的啟發,分出了重症救治組和水泡初診組,開啟預檢分診、開闢綠色生命通道,並聯繫了城北各處的里長保長,發動群眾的力量,讓他們發現危重病人,並做到優先就診。
飽受排除看診之苦的百姓們感動得淚如雨下,紛紛出門排隊時,還被裡長保長攔住,領了號牌,按時出門,短則兩刻鐘,長則半個時辰,總能輪到。
比起熬夜趕路再排隊的辛苦,簡直像一場美夢。
聽到消息,派人反覆察看後,躲在家中的鄉紳富戶們紛紛站出來,表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一定配合各位仁醫們盡薄綿之力。
於是,蘇行遠把預防重於治療、治病步驟和水泡病程發展的情況,簡明扼要地告訴眾人。鄉紳富戶們請來了許多畫師,把這些內容製成畫樣,每個巷子每條街市都貼上,方便更多人知道,更多人照做。
城北如此安排以後,眾人都覺得極好。
畫師們覺得不如多畫一些,貼遍全城,於是鄉紳富戶們買更多的紙墨筆,畫師們再找各自的好友,像星星之火一樣,更多的畫師加入了這個工程。
由此引來了更多人的幫忙,送漿糊的,自告奮勇去貼畫的……隱隱有了蘇衡所說的「眾志成城」的情形。
與宣傳畫同時進行的,還有防治蟲咬的童謠。
流鐵巷附近的孩童們拍著花巴掌、脆聲聲地唱:「你拍一,我拍一,看到蟲子輕吹走,千萬不能上手拍;你拍二,我拍二,蟲咬水泡不能抓,抓破可就不得了;你拍三,我拍三,不信巫醫和偏方,快快塗藥就能好……」
孩子們的聲音最動人心,保護家人的心也最堅定,童謠的效果出人意料地好,很快全城的孩子們都在唱這個,就連得了水泡躺在家的孩子們也在唱。
橫死的人命在眼前,都知道惠民藥局外烏泱泱排著病患,這首童謠為沒有水泡的尋常百姓們指了一條明路,照著做既不用花錢,又不費事。
那些賣了薄料的百姓,又重新找來布料,不管厚薄在家裡掛起來。
趙小胖出發一個時辰後,蘇衡收到了鄭鷹扔進病房的鳥信,被阿爹和其他人的行動力折服,進行順利的話,新增病人會迅速減少,惠民藥局和城南藥攤的壓力也會減輕許多。
蘇衡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在屏風後面換了個比較舒服的姿勢,隨手拿起一把扇子給睡得滿頭大汗的銅錢扇風,耐心地等小胖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