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頁
方斐點了頭,楊遠意就當真聯繫了金濤,然後把手機遞給方斐。
「措手不及?很好啊。」金濤在電話那頭笑著回答,「我們考察了進入備選的6個人將近半年才做出了這個決定。能在名單里的演員都稱得上』一夜成名『,有的是突然爆火,有的是拿到了迄今為止的最高成就。有的人向上走,有的就此消失,有的卯著勁兒要一次翻身。但只有方斐,他從低谷一步一步地爬了起來。」
「換句話說,他們覺得你最符合』一夜天才『的設定。」金濤最後告訴方斐,「如果你看過了原作就應該明白。」
那篇短短的小說最後一頁寫著:
「他從夢裡醒來,摸出枕頭下那支筆,墨水乾涸,彩票空白,奇蹟已經消失。
「那些瑰麗的、醜陋的、令人沉醉或恐懼的幻想最終消散於現實。
「這個再普通不過的天才總算醒悟了。」
方斐是一個普通的天才。
沒有從第一次「觸電」就靈光乍現從此變成銀幕的寵兒,也並未抓住最初機遇一路順風順水地名利雙收。
他的跌宕起伏好像總和遇人不淑、走了霉運聯繫在一起,又仿佛跟性格脫不開干係。
方斐有點懦弱,容易心軟感情用事,會做夢,也會因幻想破滅短暫沮喪。
履歷精彩,戲劇化,陰暗和光明如影隨形著從沒放過方斐。他拿過獎,落過選,又在本可以再拓展新賽道的時候選擇了退回舒適區繼續耕耘。
他有普通人的平凡和執著,卻又比他們多了些天才的驕傲。
「這不是某個人自己的決定,看了玉蘭獎後,幾位總監都覺得方斐能夠勝任,並且他的體驗感應該是最好的。」
金濤還給了方斐一個特權:「作為項目組公認最能演繹人物的男主角,阿斐,我們還想交給你一個重任——幾位候選導演的方案都發給你了。」
「你來選一個合作對象。」
方斐沒有看殷牧垣和藍芝樺的劇本,他想,有個人比誰都更了解自己。
他聽了這句話,看向近在咫尺的楊遠意。
方斐的口氣有點兒調侃:
「楊導,你願意嗎?」
不管怎樣,《一夜天才》再合作也都是後話。
一部從小說改編的電影只有雛形,試鏡用的還是臨時大綱。等選定導演後,第一件事就是根據甲方要求重新編寫劇本,這過程中勢必和原作者討論、挖掘故事。告一段落後,再堪景,選角,組建拍攝團隊……
開機前的準備很可能會耗上好幾年,而在這些之前,楊遠意手頭最重要的事只有把《落水》剪輯完畢。
曾經新城公館是楊遠意一個人的,他不用顧忌打擾到誰,可以抱著設備在最舒服的地方顛三倒四地工作。他在書房剪片子,去放映室看效果,趴在床上都能給自己挑刺。
但現在不行了。
雖然誰也沒有說,家人回冶陽以後方斐卻並不搬走,繼續默默地在這兒住了下去。分手前他好多衣服全留在衣櫃裡,楊遠意收拾出半邊專門替他保管,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那些衣服又各自歸位,混在了楊遠意的襯衫中。
方斐很忙,這兩年他在影視領域取得的成績不算最亮眼,卻足以讓邀約和商務合作雪片一樣地飛來。他沒急著準備下一部,永遠不疾不徐的。
唐澳每周會給他安排相應的行程,影展,慈善活動。方斐很配合,但不會連續離開平京超過五天,待在這座城市的時候他也不在外過夜,休息日,他就用楊遠意的放映室看那些被珍藏了好久的電影。
偶爾楊遠意會陪他,但大部分時間,他選擇帶著設備去了新的工作室。
就一個剛租的小房子,離新城公館步行十分鐘。沒有休息的地方,一塊幕布,一台放映機,音響和剪輯用的全套設備,共同組成了楊遠意的工作間。
4月,他完成了《落水》的補拍,然後在這兒一直工作到剪輯完畢。
平京短暫的夏天早就結束,秋風也褪去了金色。
再次看了一遍全片後,楊遠意從小沙發里站起身,拿出手機記下這個時間。
11月17日凌晨0點39分。
撥出一串爛熟於心的電話,三聲等待的忙音後,方斐有點黏有點困的聲音響在耳畔,像一朵雲毫無預兆地裹住了他。
「……遠意?」
「睡了嗎?」
「還沒,我剛看完《Persona》。」
「生日快樂,雖然遲了幾十分鐘。」這句話不合時宜到很滑稽,楊遠意聽見那邊方斐也笑了,問他,禮物呢。
「禮物剛剛才做好,迫不及待想讓你看。」
楊遠意望著那塊幕布。
108分鐘的最後一秒定格在海面洶湧,天邊有雲在飄。
「現在有空嗎?往這兒走,我也往那邊走,我們在中途碰面。」
方斐停頓了幾秒,然後說:「好啊。」
半年後的3月14日,《落水》公映。
榕郡海灘邊布置好了露天銀幕,海風拂過,簡陋戶外椅坐起來很舒服,支撐後背的帆布繡了《落水》的LOGO。海邊首映禮的幾百張票一經放出,短短一分鐘就被搶光了,現在大家聚集在榕郡,享受著陽光、沙子、海浪,不像看電影,反而仿佛一場聚會。
當天,雨後晴朗,輝煌的夕陽鋪滿整片蒼穹,橙紅、橙黃的光次第褪色,變粉,變紫,收束於東邊淺淡的青空,星星也黯然失色。
「措手不及?很好啊。」金濤在電話那頭笑著回答,「我們考察了進入備選的6個人將近半年才做出了這個決定。能在名單里的演員都稱得上』一夜成名『,有的是突然爆火,有的是拿到了迄今為止的最高成就。有的人向上走,有的就此消失,有的卯著勁兒要一次翻身。但只有方斐,他從低谷一步一步地爬了起來。」
「換句話說,他們覺得你最符合』一夜天才『的設定。」金濤最後告訴方斐,「如果你看過了原作就應該明白。」
那篇短短的小說最後一頁寫著:
「他從夢裡醒來,摸出枕頭下那支筆,墨水乾涸,彩票空白,奇蹟已經消失。
「那些瑰麗的、醜陋的、令人沉醉或恐懼的幻想最終消散於現實。
「這個再普通不過的天才總算醒悟了。」
方斐是一個普通的天才。
沒有從第一次「觸電」就靈光乍現從此變成銀幕的寵兒,也並未抓住最初機遇一路順風順水地名利雙收。
他的跌宕起伏好像總和遇人不淑、走了霉運聯繫在一起,又仿佛跟性格脫不開干係。
方斐有點懦弱,容易心軟感情用事,會做夢,也會因幻想破滅短暫沮喪。
履歷精彩,戲劇化,陰暗和光明如影隨形著從沒放過方斐。他拿過獎,落過選,又在本可以再拓展新賽道的時候選擇了退回舒適區繼續耕耘。
他有普通人的平凡和執著,卻又比他們多了些天才的驕傲。
「這不是某個人自己的決定,看了玉蘭獎後,幾位總監都覺得方斐能夠勝任,並且他的體驗感應該是最好的。」
金濤還給了方斐一個特權:「作為項目組公認最能演繹人物的男主角,阿斐,我們還想交給你一個重任——幾位候選導演的方案都發給你了。」
「你來選一個合作對象。」
方斐沒有看殷牧垣和藍芝樺的劇本,他想,有個人比誰都更了解自己。
他聽了這句話,看向近在咫尺的楊遠意。
方斐的口氣有點兒調侃:
「楊導,你願意嗎?」
不管怎樣,《一夜天才》再合作也都是後話。
一部從小說改編的電影只有雛形,試鏡用的還是臨時大綱。等選定導演後,第一件事就是根據甲方要求重新編寫劇本,這過程中勢必和原作者討論、挖掘故事。告一段落後,再堪景,選角,組建拍攝團隊……
開機前的準備很可能會耗上好幾年,而在這些之前,楊遠意手頭最重要的事只有把《落水》剪輯完畢。
曾經新城公館是楊遠意一個人的,他不用顧忌打擾到誰,可以抱著設備在最舒服的地方顛三倒四地工作。他在書房剪片子,去放映室看效果,趴在床上都能給自己挑刺。
但現在不行了。
雖然誰也沒有說,家人回冶陽以後方斐卻並不搬走,繼續默默地在這兒住了下去。分手前他好多衣服全留在衣櫃裡,楊遠意收拾出半邊專門替他保管,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那些衣服又各自歸位,混在了楊遠意的襯衫中。
方斐很忙,這兩年他在影視領域取得的成績不算最亮眼,卻足以讓邀約和商務合作雪片一樣地飛來。他沒急著準備下一部,永遠不疾不徐的。
唐澳每周會給他安排相應的行程,影展,慈善活動。方斐很配合,但不會連續離開平京超過五天,待在這座城市的時候他也不在外過夜,休息日,他就用楊遠意的放映室看那些被珍藏了好久的電影。
偶爾楊遠意會陪他,但大部分時間,他選擇帶著設備去了新的工作室。
就一個剛租的小房子,離新城公館步行十分鐘。沒有休息的地方,一塊幕布,一台放映機,音響和剪輯用的全套設備,共同組成了楊遠意的工作間。
4月,他完成了《落水》的補拍,然後在這兒一直工作到剪輯完畢。
平京短暫的夏天早就結束,秋風也褪去了金色。
再次看了一遍全片後,楊遠意從小沙發里站起身,拿出手機記下這個時間。
11月17日凌晨0點39分。
撥出一串爛熟於心的電話,三聲等待的忙音後,方斐有點黏有點困的聲音響在耳畔,像一朵雲毫無預兆地裹住了他。
「……遠意?」
「睡了嗎?」
「還沒,我剛看完《Persona》。」
「生日快樂,雖然遲了幾十分鐘。」這句話不合時宜到很滑稽,楊遠意聽見那邊方斐也笑了,問他,禮物呢。
「禮物剛剛才做好,迫不及待想讓你看。」
楊遠意望著那塊幕布。
108分鐘的最後一秒定格在海面洶湧,天邊有雲在飄。
「現在有空嗎?往這兒走,我也往那邊走,我們在中途碰面。」
方斐停頓了幾秒,然後說:「好啊。」
半年後的3月14日,《落水》公映。
榕郡海灘邊布置好了露天銀幕,海風拂過,簡陋戶外椅坐起來很舒服,支撐後背的帆布繡了《落水》的LOGO。海邊首映禮的幾百張票一經放出,短短一分鐘就被搶光了,現在大家聚集在榕郡,享受著陽光、沙子、海浪,不像看電影,反而仿佛一場聚會。
當天,雨後晴朗,輝煌的夕陽鋪滿整片蒼穹,橙紅、橙黃的光次第褪色,變粉,變紫,收束於東邊淺淡的青空,星星也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