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周硯景分辨不清自己究竟說了些什麼,只感覺掌中那雙嬌小的手慢慢回溫,身子也漸漸放鬆下來。

  夢中迷糊,面前場景忽地變換,他拿著如意秤挑開喜帕,心中不自覺溢出甜蜜欣喜情緒,勾唇看著面前漸漸顯露的俏臉,耳垂上鮮紅奪目的小紅痣惹人憐愛,兩相依靠,唇舌纏綿……

  「小主子,衣物都準備好了。」

  錢公公推門進來,周硯景猛地從夢中抽離,睜眼竟不知今夕何夕。

  回憶夢中女子容貌,卻是一片模糊,只記得那顆嬌嫩欲滴的紅色小庤,叫他欲罷不能。

  那顆痣,好像似曾相似。

  答案在腦海中呼之欲出,周硯景不肯深思,掐斷旖旎情思,從浴池中起身。

  第24章

  正月十五,整個皇宮張燈結彩,美不勝收,一派喜氣洋洋。形態各異的花燈或輝煌氣派或小巧精緻,看得人目不轉睛。

  小郡主鄭以筠正嘟著嘴,在皇祖母跟前撒嬌。

  宮中的花燈是花樣繁多,可是皇宮貴族們個個都坐著飲宴,等宮人們托著一盞盞花燈上前觀賞,無趣至極。

  從前上元節宮中放焰火時,鄭以筠在城牆上朝下望,能看見城牆下人頭攢動的百姓,熙熙攘攘,熱鬧極了。

  她如今大了些,越發喜愛熱鬧,在宮中悶了這半個月,一到上元節,看宮中布置同往年一樣,吵著要出宮去玩。

  太皇太后被她纏得沒有辦法,鬆了口,說:「要出宮可以,必須尋個人陪著,你去問問你父親母親,若有一個答應陪你出去便可。」

  鄭以筠賭氣背過身去,皇祖母明明是故意為難她,娘親要操持今日上元宴哪裡脫得開身,爹爹滿心滿眼都是娘親,上元佳節他哪裡肯讓母親一個人留在皇宮。

  太皇太后失笑,趙嬤嬤瞧著鄭以筠的肉臉蛋氣得鼓鼓的,給她出主意:「長公主與駙馬不陪你,小郡主可以去找景王舅舅呀。」

  不提小舅舅倒還好,一提起他,鄭以筠更提不起勁,小舅舅不知怎地,原來只是有些冷淡,不願同她胡鬧罷了,這幾日突然冷漠起來,臉色沉寒,生人勿進的模樣,叫她不敢靠近。

  可她真的好想去見識一下宮外的上元節是何等景象!

  母親那邊是不可能了,鄭以筠直接去了她的駙馬爹爹那邊,求他陪她出宮去。

  駙馬鄭開是幼帝太傅,這些日子都陪著幼帝在勤政殿讀書。鄭以筠進來的時候,幼帝掛著淚,救星似的看著她,示意她趕緊救救他。

  幼帝周承州比鄭以筠還小上兩歲,過完年才七歲,登基時才將將學會走路,是鄭開與周硯景一點點為他開智,教導他帝王之道,說一句亦師亦父也不為過。

  鄭以筠來前,周硯景正考他政事,周承州說了好幾種見解,都不如意,眼見著周硯景面色慢慢沉下來,他包不住眼淚,掉了幾滴下來。

  這下更糟,連一直笑著的鄭太傅都斂起臉上的笑意。

  「皇帝弟弟,怎麼又哭啦!」鄭以筠掏出帕子幫周承州擦眼淚,動作嫻熟,似乎對皇帝掉眼淚一事見怪不怪。

  要說周承州這皇帝當得實在辛苦,夙興夜寐不說,連眼淚都不能隨意流。偏偏他是個水做的,遇上什麼事都愛掉幾顆金豆子,為著這個受了不少太傅和小叔叔的教導,可真為難死他了。

  「筠兒,你來做什麼?」

  想起正事,鄭以筠立刻把帕子塞到小皇帝手裡,走到鄭開身邊:「爹爹,皇祖母讓你陪我出宮賞花燈!」

  她想過了,隨便胡謅一句,爹爹說不定就信了,渾水摸魚,說不定就成了!

  小皇帝聞言,眼淚立馬就止住了,滿臉的嚮往和憧憬,盼著鄭以筠能帶著他一起去。

  堂堂太傅,豈能被一小姑娘的伎倆騙到:「哦?正巧我要去慈寧宮一趟,筠兒同爹爹一起過去,然後再出宮可好?」

  作勢要走,鄭以筠急了,張開雙手攔在鄭開面前,不許他去,撒嬌著說:「爹爹,你就陪我去嘛,皇祖母說了,只要爹爹願意陪我,就許我出去玩」。

  「今日宮中有宴會,你安分呆著,別給你母親添亂,過幾日便能出宮回府了。」果然如鄭以筠所料,她爹爹一心想著娘親,不願意陪她出去。

  正泄氣的時候,旁邊坐著的周硯景突然出聲:「我陪你出宮。」

  簡直是天籟之音,意外之喜,鄭以筠喜出望外,生怕周硯景改了主意,提著裙子就往外跑:「我先去換衣裳,一會兒宮門口見啊小舅舅!」

  小皇帝滿臉羨慕地看著鄭以筠歡快離去的背影:「小叔……」

  被周硯景無情打斷:「宮中宴會,皇上不可缺席。」

  小皇帝嘴巴一撇,眼淚又包不住了。

  皇城裡有條河叫結緣河,上面還有道橋叫姻緣橋。

  原來這河與這橋都不叫這名字,是傳說以前有個書生和小姐在此此處相識,兩人情投意合,卻遭小姐家族反對,二人由橋上一躍而下,竟一道成了仙,從此比翼雙飛。

  後來人們都期盼如故事裡的書生與小姐一般,姻緣天定,便改了這個好名字。

  碰到節日,都喜歡來這處放花燈祈願。

  溫池雨和王元清沿著街走,河邊被賣花燈、猜燈謎的擠得滿滿當當。

  「我叫你出來走走吧,整日悶在鋪子裡,人都傻了!看這外面多熱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