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姜雪卿滿臉血跡,眸光堅硬,手提寧國太子爺的頭顱,大聲道。

  這些寧國的將士們,知道大勢已去,紛紛丟盔棄甲。

  另一邊與寧國聯盟的陳國人,也死傷無數,元氣大傷,不敢與姜雪卿硬碰硬。

  陳國的王爺陳聰一聲令下,陳國軍隊撤回陳國,他們已經經不起第二次戰鬥了。

  --------分割線——————

  大殷國京城。

  「報,邊關送來捷報。」

  大殿內,群臣站在商討議事,攝政王站在最前邊,左右丞相蘇承安和司馬嚴,站在離時野最近的位置。

  「報,邊關送來捷報,殿下親手斬殺寧國太子爺和寧國的六皇子,大獲全勝,寧國和陳國投降。」

  在不久之後,就會收到寧國和陳國,對大殷國俯首稱臣,割讓城池,百年內,不得挑起戰爭的投降書。

  「勝利了,大殷國在殿下的帶領下,勝了。」

  「勝了。」

  「勝了。」

  就在朝堂的大臣們紛紛慶賀時,只有時野擔心姜雪卿的安危,他問了句:「殿下可有受傷?」

  大殷國對戰寧國和陳國,本就勢單力薄,在姜雪卿的帶領下,反敗為勝。

  「回王爺,殿下受了點輕傷,不日就班師回朝。」

  報信的人道。

  得知姜雪卿只是受了點輕傷後,時野暗自鬆了一口氣。

  他估算時間,姜雪卿班師回朝的日子,還能趕得及他們二人的婚期。

  一想到二人的婚期,還能如期舉行,時野嘴角勾起一抹極其的柔意:「退朝。」

  時野先走一步,他回到了攝政王府中,讓桑兆均傳話,把如今已經晉升為兵部侍郎的姜少恆給叫過來。

  半炷香的功夫不到。

  姜少恆帶著隨從潘文正過來了,「你先在外邊候著。」

  說完後,姜少恆獨自一人,走進了屋內,朝著時野行禮道:「臣,參見王爺。」

  「你們之間不必多禮,沒有外人在,你還是像從前一般,喊我姐夫。」

  想比較王爺的陌生稱呼,他更喜歡聽到姜少恆親切的,喊他一聲姐夫。

  他與姜少恆一同在上壩村長大,一同入學堂,一同考科舉,後又因姜雪卿的關係,二人之間的,則多了一份親情在。

  時野與姜少恆的關係,是髮小,是同窗,是朋友,也是親人。

  「姐夫,你單獨喊我來,是有什麼事嗎?」

  姜少恆坐下後,一旁的小廝,送來了一杯熱茶,他喝了一口熱茶後,緩緩開口對坐在首位上的時野開口道。

  「你大姐很快就要班師回朝了,我想給她一個驚喜。」

  時野也抿了一口茶水後道。

  時野說起姜雪卿時,素來清雋的面容上,瞬間柔和了不少。

  也只有姜雪卿,能讓他清雋的面容上,染上煙火氣。

  ----分割線————

  一個月後——

  姜雪卿帶著將士們凱旋而歸。

  城門打開。

  全城老百姓出來迎接凱旋而歸的將士們。

  也看到了英姿勃發的女戰神殿下,他們生在大殷國的國土之上,有殿下的守護,他們能安居樂業,不受戰火牽連,除了殿下的守護,也是邊疆所有將士們共同努力帶來的。

  全城的百姓們,紛紛記住了殿下的面容。

  姜雪卿騎著寶馬,朝著時野走來,嘴裡無聲在說:「我沒有失約,我回來了。」

  二人緊緊相擁在一起。

  --

  三日後,登基大典。

  立了赫赫戰功的姜雪卿,在百姓和朝堂之臣的期盼下,名正言順的登基為女帝,改元建新,年號「豐安。」

  寓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臣等,參見聖上,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群臣以攝政王時野為首,全部跪在,朝著祭祀完畢,站在樓梯最高處的姜雪卿,跪下齊聲行禮道。

  姜雪卿轉身:「眾卿平身。」

  ------------

  番外一 時野前世今生篇

  前世——

  戰爭時期,他們一家人南上逃難,途中父親失蹤,年僅五歲的他,由母親帶著,孤兒寡母從北往南遷徙,落戶偏僻小山村。

  成為了姜家的鄰居,小時候除了母親,只有姜雪卿給過他溫暖,見證過他最狼狽的時候,他向來有恩必報。

  後來,他靠著自己的努力,考取狀元,可小時候給過他溫暖的姜雪卿,死在了他考狀元的那一年。

  同年,唯一的親人,他的母親,被人殺害了。

  接連被打擊的時野,憑著自己的能力,年紀輕輕做上了首輔之位置。

  得知多年前母親的死,並非意外,而是當初逃亡中,失蹤的父親的繼室,查到了他和母親的身上,怕父親時衛軍把他們母子二人認領回去。

  於是那繼室與臨縣的山匪勾結,花了兩箱子黃金條,雇山匪殺害了他的母親。

  已經身為首輔的他,得知真相後,親手殺死了那繼承和他的一雙兒女,為母親報仇雪恨。

  而一直被蒙在鼓裡的時衛軍,得知真相後,想要補償他,把自己天字號暗衛一百人給他。

  他沒要,直到時衛軍病死在床榻的最後一刻,依然沒有親口聽到他喊他一聲「爹。」

  再後來,他無意中,得知舒盼兒的真面目,姜雪卿的死,與她脫不了干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