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頁
見有人來探監,還是個不認識的陌生女子,朱將軍便停下動作,面帶疑色問道:「請問這個夫人,你找誰?」
木姑姑沒有說話,而是朝著身後的獄卒點了點頭,那獄卒便點頭哈腰說道:「夫人,小的先出去了,您若是有什麼吩咐,儘管喊小的一聲。」
等到獄卒出去了,木姑姑才笑著說道:「我姓木,是定國公主府上的姑姑,今日裡來見將軍,是有些話想要跟將軍講。」
朱將軍一怔,便立即反應過來,朝著木姑姑頷首行禮道:「多謝公主伸出援手,大恩大德沒齒難忘。」
木姑姑也正了臉色,說道:「將軍不必言謝,公主和白世子情深義重,白世子對將軍讚譽有加,一向當家中長輩敬重。這次將軍也並非因為犯了國法而落得如此下場,只是被朝中儲位之爭連累了,也正因為如此,公主才會出手相助的。」
「若是將軍真的是那種一心爭名奪利之人,公主也就不會相幫了。」
木姑姑的話讓朱將軍心頭一跳,
上午見了母親和妻子,朱將軍的心裡就滿是疑惑,他不是後宅的女眷,可不會把事情想得這麼簡單。
這朝堂上一旦涉及到儲位,那就是你死我活的戰爭,定國公主就是有陛下的寵愛,也沒必要來趟這趟渾水,畢竟寵愛她的是昭明帝,新皇可就不一定了。
儲位還沒定下來,自己就因為一些罪名下了大獄,彈劾自己的還是六皇子嘉陰王的人,這擺明了嘉陰王容不下自己。
定國公主在這個時候對自己伸出援手,就不怕在嘉陰王那裡被記上一筆嗎。
至於定國公主給出的兩個理由,他是不信的,一個能讓陛下疼寵萬分的公主,不可能這麼沒頭腦。
現在定國公主派了心腹來見他,他倒是稍微放了心,有所圖才更好,他反而更害怕定國公主現在什麼都不圖謀。
「這在公主看來,或許只是舉手之勞,對末將來說,卻是雪中送炭的大恩。」
說著朱將軍便轉了個身,朝著長平城的方向拜了三拜,算是遙拜定國公主。
木姑姑並沒有阻止他的這個動作,而是等他拜完,才慢慢開口:「朱將軍BBZL,將軍的家眷被接了出去,安全倒是暫時無虞。只是將軍和兩位少將軍,還不知道結果如何呢?」
朱將軍驀然瞪大眼睛,朝著監牢外的那個年輕女子看去。
木姑姑在監牢里足足待了將近半個時辰,才慢慢踱步出來。
她進去的時候是面無表情的,出來的時候也是面無表情的,總之若是有人想在她面上的表情看出些什麼來,是不可能的。
木姑姑和公主府的管家又在聞州停留了幾日,便帶著朱文娘和朱文嬋一起離開聞州了。
朱文嬋是朱將軍的幼女,也是從小練習武藝的,朱老夫人和聞氏商量了一下,決定讓她也跟著朱文娘一起去長平城。
朱文嬋年紀不算少了,親事本來已經快要定下來了,朱將軍一出事,對方便反悔了,留她在燕城,倒不如和朱文娘一起去長平城裡呢。
在路上走了一天多的功夫,中午時分到了石家所在的小城。
姚九娘和石英蘭自然是思家心切,就想立即回家去,不過木姑姑卻拉住了兩人,讓兩人換上新衣服,收拾出幾個兩大包裹的禮物,又叮囑一番,才讓兩人騎馬回去。
姚九娘石英蘭一到家,先不說石家人驚喜萬分,就連鄰居們也來看熱鬧的。
當初姐妹兩個離開家的時候留下了書信,石家人卻擔憂不已,接著又四處找尋無果,後來還是商隊的人送了信和銀錢來,石家人才知道姐妹兩個是真的到了長平城了。
「你們兩個妮子,怎麼就敢上路呢?」石春生坐在椅子上,看著跪在地上的女兒和外甥女,眼淚止也止不住:「幸虧祖宗保佑,你們沒什麼事,若是路上真的出了什麼事...家裡的買賣已經開始做起來了,大郎跟著人去南邊販賣藥材,我特意囑咐他了,回來的時候去長平城一趟,去公主府上看看你們兩個,沒想到你們倒是回來了。」
姚九娘和石英蘭趕緊磕頭請罪,鄰居們也都在一旁勸說,石春生總算是止住眼淚,讓女兒和外甥女起來說話。
等聽到姚九娘和石英蘭每月有好幾兩銀子的月錢,又聽到她們說公主府的伙食十分好,饅頭管夠每日還有肉吃,一個鄰居就說道:「你們兩個女子,每年的進項卻比一般的男子還要多,真是有福啊。」
姚九娘就說道:「我們這次回來,公主囑咐我們了,若是有身家清白又會武藝的女子,儘管帶到公主府去,若是能留下,吃穿自然不用花錢,即使是最普通的女護衛,每月也有二兩銀子的月錢。」
石英蘭也在一邊說道:「不僅如此,公主還請了先生教我們讀書識字,若是學得好,還另外有賞賜呢。」
兩人又說了公主府的許多好處,讓眾人更是艷羨不已。
到了第二日,木姑姑便騎著高頭大馬,帶著朱家姐妹,和幾個王府下人到了石家。
木姑姑本來就是書香門第出身,又在宮中做了幾年的嬪妃BBZL,身上自然有一種氣度,朱家姐妹也都算是名門出身,言行舉止自然和一般的鄉野人家不同,加上她們穿戴非凡,後面跟著的下人們也都相貌魁梧,無形中便給人一股壓迫之感。
不說石家人了,就連石家的左右鄰居,也惶恐不已。
木姑姑沒有說話,而是朝著身後的獄卒點了點頭,那獄卒便點頭哈腰說道:「夫人,小的先出去了,您若是有什麼吩咐,儘管喊小的一聲。」
等到獄卒出去了,木姑姑才笑著說道:「我姓木,是定國公主府上的姑姑,今日裡來見將軍,是有些話想要跟將軍講。」
朱將軍一怔,便立即反應過來,朝著木姑姑頷首行禮道:「多謝公主伸出援手,大恩大德沒齒難忘。」
木姑姑也正了臉色,說道:「將軍不必言謝,公主和白世子情深義重,白世子對將軍讚譽有加,一向當家中長輩敬重。這次將軍也並非因為犯了國法而落得如此下場,只是被朝中儲位之爭連累了,也正因為如此,公主才會出手相助的。」
「若是將軍真的是那種一心爭名奪利之人,公主也就不會相幫了。」
木姑姑的話讓朱將軍心頭一跳,
上午見了母親和妻子,朱將軍的心裡就滿是疑惑,他不是後宅的女眷,可不會把事情想得這麼簡單。
這朝堂上一旦涉及到儲位,那就是你死我活的戰爭,定國公主就是有陛下的寵愛,也沒必要來趟這趟渾水,畢竟寵愛她的是昭明帝,新皇可就不一定了。
儲位還沒定下來,自己就因為一些罪名下了大獄,彈劾自己的還是六皇子嘉陰王的人,這擺明了嘉陰王容不下自己。
定國公主在這個時候對自己伸出援手,就不怕在嘉陰王那裡被記上一筆嗎。
至於定國公主給出的兩個理由,他是不信的,一個能讓陛下疼寵萬分的公主,不可能這麼沒頭腦。
現在定國公主派了心腹來見他,他倒是稍微放了心,有所圖才更好,他反而更害怕定國公主現在什麼都不圖謀。
「這在公主看來,或許只是舉手之勞,對末將來說,卻是雪中送炭的大恩。」
說著朱將軍便轉了個身,朝著長平城的方向拜了三拜,算是遙拜定國公主。
木姑姑並沒有阻止他的這個動作,而是等他拜完,才慢慢開口:「朱將軍BBZL,將軍的家眷被接了出去,安全倒是暫時無虞。只是將軍和兩位少將軍,還不知道結果如何呢?」
朱將軍驀然瞪大眼睛,朝著監牢外的那個年輕女子看去。
木姑姑在監牢里足足待了將近半個時辰,才慢慢踱步出來。
她進去的時候是面無表情的,出來的時候也是面無表情的,總之若是有人想在她面上的表情看出些什麼來,是不可能的。
木姑姑和公主府的管家又在聞州停留了幾日,便帶著朱文娘和朱文嬋一起離開聞州了。
朱文嬋是朱將軍的幼女,也是從小練習武藝的,朱老夫人和聞氏商量了一下,決定讓她也跟著朱文娘一起去長平城。
朱文嬋年紀不算少了,親事本來已經快要定下來了,朱將軍一出事,對方便反悔了,留她在燕城,倒不如和朱文娘一起去長平城裡呢。
在路上走了一天多的功夫,中午時分到了石家所在的小城。
姚九娘和石英蘭自然是思家心切,就想立即回家去,不過木姑姑卻拉住了兩人,讓兩人換上新衣服,收拾出幾個兩大包裹的禮物,又叮囑一番,才讓兩人騎馬回去。
姚九娘石英蘭一到家,先不說石家人驚喜萬分,就連鄰居們也來看熱鬧的。
當初姐妹兩個離開家的時候留下了書信,石家人卻擔憂不已,接著又四處找尋無果,後來還是商隊的人送了信和銀錢來,石家人才知道姐妹兩個是真的到了長平城了。
「你們兩個妮子,怎麼就敢上路呢?」石春生坐在椅子上,看著跪在地上的女兒和外甥女,眼淚止也止不住:「幸虧祖宗保佑,你們沒什麼事,若是路上真的出了什麼事...家裡的買賣已經開始做起來了,大郎跟著人去南邊販賣藥材,我特意囑咐他了,回來的時候去長平城一趟,去公主府上看看你們兩個,沒想到你們倒是回來了。」
姚九娘和石英蘭趕緊磕頭請罪,鄰居們也都在一旁勸說,石春生總算是止住眼淚,讓女兒和外甥女起來說話。
等聽到姚九娘和石英蘭每月有好幾兩銀子的月錢,又聽到她們說公主府的伙食十分好,饅頭管夠每日還有肉吃,一個鄰居就說道:「你們兩個女子,每年的進項卻比一般的男子還要多,真是有福啊。」
姚九娘就說道:「我們這次回來,公主囑咐我們了,若是有身家清白又會武藝的女子,儘管帶到公主府去,若是能留下,吃穿自然不用花錢,即使是最普通的女護衛,每月也有二兩銀子的月錢。」
石英蘭也在一邊說道:「不僅如此,公主還請了先生教我們讀書識字,若是學得好,還另外有賞賜呢。」
兩人又說了公主府的許多好處,讓眾人更是艷羨不已。
到了第二日,木姑姑便騎著高頭大馬,帶著朱家姐妹,和幾個王府下人到了石家。
木姑姑本來就是書香門第出身,又在宮中做了幾年的嬪妃BBZL,身上自然有一種氣度,朱家姐妹也都算是名門出身,言行舉止自然和一般的鄉野人家不同,加上她們穿戴非凡,後面跟著的下人們也都相貌魁梧,無形中便給人一股壓迫之感。
不說石家人了,就連石家的左右鄰居,也惶恐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