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慕長歌就笑道:「本宮找人來,只是幫忙教授女護衛拳腳功夫,有些殘疾不礙什麼事的。」

  村長想了想,就說了兩個人名。

  這兩個人看起來都六十來歲,一個是跛腳,一個左手少了四根手指,不過精神都還好,行動之間也利索的很,並不像一般身有殘疾的老人那樣精神萎靡。

  慕長歌看了兩眼就立即答應下來,說道:「這事就這樣定下了,你們今日在家裡收拾收拾,明日便去公主府吧。」

  接著她便又說道:「本宮的公主府上正在找武藝嫻熟的女護衛,你們若是知道會功夫的女子,盡可像本宮推薦,本宮是不會虧待她們的。」

  給女護衛的拳腳師傅找好了,慕長歌就不怎麼出府了,除了去宮中給父皇母后請安,她就是在自己的府中念佛了。

  不過她到底在佛堂里做些什麼,也沒人知道的。

  趙皇后自然知道慕長歌這麼做的原因,不過在昭明帝面前,她還是偶爾會嘆口氣,為女兒發愁的。

  昭明帝忙著國事,肯定不能經常在他的面前唉聲嘆氣,那不是讓他心裡厭煩嗎,當然也不能什麼都不說,那樣顯得自己這個母親,對女兒太不關心了。

  只有偶爾說上一兩句,才能讓昭明帝知道慕長歌還不「對勁」,才能時不時的心疼慕長歌一下。

  就這樣一直過了年,慕長歌還是不怎麼出門,要麼在進宮侍候昭明帝趙皇后,要麼窩在公主府里。

  剛到八月,北邊便下了一場小雪,袷衣還沒穿幾日,就得穿上冬衣了。

  姚九娘手裡端著木盆,從外面洗了衣服回來,剛進門,就聽到屋裡一陣陣的咳嗽聲。

  她腳步變得輕了些,躡手躡腳地進了自己的屋裡,她的表妹石英蘭聽見屋門BBZL被推開,就回過頭來,見是表姐,便問道:「九姐姐,你又去河邊洗衣裳了,快過來暖暖手。」

  姚九娘就說道:「我沒事,今天不算冷,河裡的水還沒上凍呢。」

  石英蘭撇撇嘴,小聲說道:「怎麼不冷,前幾日都下了雪了。九姐姐,你別去河邊洗衣裳了,家裡不缺這點柴火。」

  姚九娘坐在炕上,把手伸進了被褥底下,也小聲說道:「大哥打柴不容易,咱們省的點用。」

  石家原本也是個富裕人家,靠販賣藥材為生。

  誰知道一次出門的時候遇上了盜匪,雖然人沒事,可是貨物卻被搶了個一乾二淨。

  若是這樣也就算了,可偏偏禍不單行,隔壁人家又失了火,石家的鋪子連帶著藥材,都被燒了個一乾二淨。

  那貨物中,還有一些是賒欠的,石家只能東拼西湊些銀子,把欠款給還上了。

  可能是受了太大的打擊,石家的家長石春生便病倒在床上了,這看病吃藥又是一筆不小的支出,現在石家就靠著家中的兩個兒子打柴和變賣家中的東西過活。

  姚九娘是石春生的外甥女,從小父母雙亡在舅舅家生活,這會兒石家銀錢窘迫,她便去村邊的小河處洗衣,好省些柴火拿去賣。

  姚九娘暖著手,石英蘭看起來卻有些心事,在那裡做針線活卻有些心不在焉的。

  姚九娘見她這個樣子,就問道:「英蘭,你心裡有事?」

  石英蘭咬著嘴唇,最後還是站起身來插上門,走到姚九蘭身邊,小聲說道:「九姐姐,我心裡有件事,不知道該不該說。」

  姚九蘭的手還在被褥底下,不由得就問道:「你跟我有什麼不能說的,咱們兩個難道還有不能說的事?」

  說著她的眼光變得揶揄起來,很顯然是想到了別的事情上。

  石英蘭趕緊說道:「九姐姐,不是你想的那樣。家裡的日子現在你也知道,都快揭不開鍋了,我就想,我就想到了一條出路。」

  舅舅家現在的樣子姚九蘭也是知道的,她聽到表妹想到了出路,就趕緊問道:「你有什麼出路,那些不正經的事情是萬萬不可的。」

  石英蘭相貌不差,以前家裡還沒出事的時候,就有媒婆上門了,只是沒有合適的人家,才沒定下來的。

  她現在說有出路,姚九娘就以為她動了不好的心思,趕緊阻攔了。

  「九姐姐,你想到哪裡去了,咱們家是清白人家,我可不會做什麼有辱門風的事。」

  姚九娘點點頭,臉上的表情也放鬆下來。

  「九姐姐,你還記得前不久家裡來的信嗎?」石英蘭小聲說道:「我看到上面的字了,那信上說京城的定國公主府找女護衛,每人每月二兩銀子,吃穿還都不用花錢,我就想,我就想...」

  她話沒清楚,姚九娘卻聽明白了她話里的意思,一個月二兩銀子,一年就是二十四兩銀子,這些錢絕對不算少了,再說若是真的去了,還省了BBZL家裡的嚼用呢。

  姚九蘭就問道:「這是真的?」

  石英蘭就說道:「是京城的表叔寫信來的,他先前是世子的親兵,後來傷了腿,世子幫著他在京城安了家。」

  姚九娘想了想,就說道:「那咱們兩個去京城,一個月就是四兩銀子,一年就是四十八兩銀子,我聽說高門大戶過年過節的都有賞錢,說不定一年能攢上五十多兩銀子呢,這些錢完全夠家裡用的。有上兩三年,舅舅再做買賣的本錢也就有了。」

  第76章

  她們在的地方離著邊關近,嘉善土地貧瘠盜匪橫行,所以學武成風,就連女子,也有不少會上幾手功夫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