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清早留下的酸軟還沒退去,姜妧咽了咽口水,伸手緊緊按住他作亂的手。
「酸不酸?」
「不酸不酸!饒了我吧……」
陸綏揚唇,在她唇上用力啄了口,鼻尖貼著她的鼻尖,「叫聲夫君來聽聽。」
姜妧小臉通紅,哼哼唧唧地念了聲「夫君」,誰知這人不按常理行事,竟說她叫得好聽,他得給她獎勵。
她還傻乎乎地問他什麼獎勵,結果,她就被剝得一乾二淨……
第55章 、尾聲
韶華如駛, 轉眼已至十一月。
前不久,寧國公府又迎來一件大喜事——恭親王世子謝玉書與陸清喜結連理。
謝玉書苦戀陸清這麼多年總算抱得美人歸,大婚前一夜找陸綏喝了個爛醉, 一會兒哭一會兒笑,最後, 陸綏不得不把他砍暈扔回王府。
總歸這兩人成了婚, 寧國公府一下子變得更冷清了。
婚後的日子雖然平淡, 但姜妧覺得,這樣細水長流的生活恰是她渴求的。
每日清晨, 陸綏早起去軍營,她閒來無事, 便跟著婆婆一起料理家事, 得空時就去自家鋪子裡逛逛, 買買衣裳, 聽聽小曲兒,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冬日天寒地凍, 院前的梅林卻開得正盛,一簇簇嫣紅在漫天白雪下傲立, 地上的雪積得有些厚了,沒過腳踝骨, 她BBZL 時常戴著暖和的斗篷, 跟春汐嵐芝她們一塊堆雪人。
有時候, 陸綏從營中趕回來時,就見自家娘子正在那梅林雪叢中玩得不亦樂乎,每每這時, 他便倚靠在石壁上, 目光追隨著她的動作, 看著她燦爛的笑顏,他也忍不住笑笑。
什麼時候看她玩累了,再解下自己的狐裘大氅,將她包裹著抱回房中。
十一月底,舒明煦差人送來一封信,信送來時姜妧正巧睡著了。
陸綏站在屏風前理著衣領,眼角餘光瞥見床榻上酣睡的嬌娘,屋裡炭爐燒得正旺,她睡相不佳,踢開了大半個衾被,松松垮垮的衣裳堆在腰腹,露出大片雪白如玉的酥xiong。
他呼吸微沉,靜靜凝望片刻,抬腳走過去,替她蓋好衾被。
誰知才蓋好,又被她一腳踹開,而她還猶在好夢,哼唧著背過身,面朝裡頭蜷縮著。
雖不忍擾她好夢,可想到那封信,陸綏還是抬手在她臀上輕輕拍了拍。
「妧兒,醒醒。」
姜妧跟貓叫似的哼了兩聲,不情不願地睜開眼睛,轉過身來,茫然地看著他。
「怎麼了?」
「舒明煦給你的信。」
陸綏把信拿來遞給她,抬頭看向窗外,院中簌簌下著雪,放眼皆是刺目的白。
姜妧坐直身子,拆開信後仔細看了遍,待讀罷信,她徹底醒了困,卻攥著信紙兀自出神。
「信里寫了什麼?」
「表哥要回江都了。」
她拂過耳邊碎發,又捧著信看了一遍,心裡忽然空落落的,說不出什麼滋味。
而後,她扶著床沿起身,「我得去送送他。」
她有些著急,按信里所說,表哥今晚便要坐船離開長安,這般倉促,究其原因,她卻一無所有。
「外頭正下著雪。」陸綏看了眼天色,又道,「等會兒我送你過去。」
姜妧正穿衣,聞言愣了愣,「不用,你待會兒不是還有事嗎?」
「無妨,正好順路。」
姜妧點點頭,沒再耽擱,收拾妥當後隨他一塊出了門。
大雪紛飛,夫妻二人同乘馬車前往渡口,天色漸晚,路上又濕滑,馬車走得有些慢。
這一路,姜妧回想起曾經在江都的點點滴滴,自回長安後,她雖時常給姨母去信,可到底是離得遠見不著面,如今,就連表哥也要離開這裡了。
抵達碼頭時已至黃昏,陸綏陪她一塊找到通往江都的船,得知還要一個時辰才出發,兩人四處睃視,卻未見舒明煦身影。
而此時,雪下得越發大了,陸綏一手撐傘,帶著她走向不遠處的一個草棚子,沒想到,竟在此處見到了舒明煦。
他依舊穿著一身白衫,背對著坐在石凳上,背影瞧著比兩個多月前見到的更要消瘦一些。
姜妧眼睛有些酸澀,笑著叫了聲「表哥」。
舒明煦轉過身來,看見她時愣了愣,隨即扯著嘴角站起身,兩人相顧無言,心裡都不是滋味。
立於一旁的陸綏深知他二人必有許多話要說,於是將傘留下先行離BBZL 開,叮囑僕人好生照料著,待舒明煦登船後早些送夫人回府。
草棚不避風,姜妧被風雪吹得瑟瑟生冷,抬手攏緊大氅,在舒明煦對面坐下。
「表哥為何突然要離開京城?」
「在長安待了快一年,我想,我大抵是不適合走仕途這條路,我已向聖上辭官,且已寫信告訴爹娘。」
「可之前阿兄分明告訴我,你在朝中很受重用。」
「我志不在此,如今繼續待下去,只是煎熬。」
姜妧默然,他卻反過來安慰起她來。
「你不必擔心,這是我自己的選擇,我打算回到江都辦個私塾,做個教書先生。」
良久,姜妧輕輕一笑,「只要表哥過得好就行。」
她將手裡的包裹遞給他,「天冷,我給表哥備了幾身替換衣裳,還有一些路上用的,等你到了江都,記得給我來信。」
舒明煦盯著她看了許久,最後微微一笑:「好。」
「酸不酸?」
「不酸不酸!饒了我吧……」
陸綏揚唇,在她唇上用力啄了口,鼻尖貼著她的鼻尖,「叫聲夫君來聽聽。」
姜妧小臉通紅,哼哼唧唧地念了聲「夫君」,誰知這人不按常理行事,竟說她叫得好聽,他得給她獎勵。
她還傻乎乎地問他什麼獎勵,結果,她就被剝得一乾二淨……
第55章 、尾聲
韶華如駛, 轉眼已至十一月。
前不久,寧國公府又迎來一件大喜事——恭親王世子謝玉書與陸清喜結連理。
謝玉書苦戀陸清這麼多年總算抱得美人歸,大婚前一夜找陸綏喝了個爛醉, 一會兒哭一會兒笑,最後, 陸綏不得不把他砍暈扔回王府。
總歸這兩人成了婚, 寧國公府一下子變得更冷清了。
婚後的日子雖然平淡, 但姜妧覺得,這樣細水長流的生活恰是她渴求的。
每日清晨, 陸綏早起去軍營,她閒來無事, 便跟著婆婆一起料理家事, 得空時就去自家鋪子裡逛逛, 買買衣裳, 聽聽小曲兒,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冬日天寒地凍, 院前的梅林卻開得正盛,一簇簇嫣紅在漫天白雪下傲立, 地上的雪積得有些厚了,沒過腳踝骨, 她BBZL 時常戴著暖和的斗篷, 跟春汐嵐芝她們一塊堆雪人。
有時候, 陸綏從營中趕回來時,就見自家娘子正在那梅林雪叢中玩得不亦樂乎,每每這時, 他便倚靠在石壁上, 目光追隨著她的動作, 看著她燦爛的笑顏,他也忍不住笑笑。
什麼時候看她玩累了,再解下自己的狐裘大氅,將她包裹著抱回房中。
十一月底,舒明煦差人送來一封信,信送來時姜妧正巧睡著了。
陸綏站在屏風前理著衣領,眼角餘光瞥見床榻上酣睡的嬌娘,屋裡炭爐燒得正旺,她睡相不佳,踢開了大半個衾被,松松垮垮的衣裳堆在腰腹,露出大片雪白如玉的酥xiong。
他呼吸微沉,靜靜凝望片刻,抬腳走過去,替她蓋好衾被。
誰知才蓋好,又被她一腳踹開,而她還猶在好夢,哼唧著背過身,面朝裡頭蜷縮著。
雖不忍擾她好夢,可想到那封信,陸綏還是抬手在她臀上輕輕拍了拍。
「妧兒,醒醒。」
姜妧跟貓叫似的哼了兩聲,不情不願地睜開眼睛,轉過身來,茫然地看著他。
「怎麼了?」
「舒明煦給你的信。」
陸綏把信拿來遞給她,抬頭看向窗外,院中簌簌下著雪,放眼皆是刺目的白。
姜妧坐直身子,拆開信後仔細看了遍,待讀罷信,她徹底醒了困,卻攥著信紙兀自出神。
「信里寫了什麼?」
「表哥要回江都了。」
她拂過耳邊碎發,又捧著信看了一遍,心裡忽然空落落的,說不出什麼滋味。
而後,她扶著床沿起身,「我得去送送他。」
她有些著急,按信里所說,表哥今晚便要坐船離開長安,這般倉促,究其原因,她卻一無所有。
「外頭正下著雪。」陸綏看了眼天色,又道,「等會兒我送你過去。」
姜妧正穿衣,聞言愣了愣,「不用,你待會兒不是還有事嗎?」
「無妨,正好順路。」
姜妧點點頭,沒再耽擱,收拾妥當後隨他一塊出了門。
大雪紛飛,夫妻二人同乘馬車前往渡口,天色漸晚,路上又濕滑,馬車走得有些慢。
這一路,姜妧回想起曾經在江都的點點滴滴,自回長安後,她雖時常給姨母去信,可到底是離得遠見不著面,如今,就連表哥也要離開這裡了。
抵達碼頭時已至黃昏,陸綏陪她一塊找到通往江都的船,得知還要一個時辰才出發,兩人四處睃視,卻未見舒明煦身影。
而此時,雪下得越發大了,陸綏一手撐傘,帶著她走向不遠處的一個草棚子,沒想到,竟在此處見到了舒明煦。
他依舊穿著一身白衫,背對著坐在石凳上,背影瞧著比兩個多月前見到的更要消瘦一些。
姜妧眼睛有些酸澀,笑著叫了聲「表哥」。
舒明煦轉過身來,看見她時愣了愣,隨即扯著嘴角站起身,兩人相顧無言,心裡都不是滋味。
立於一旁的陸綏深知他二人必有許多話要說,於是將傘留下先行離BBZL 開,叮囑僕人好生照料著,待舒明煦登船後早些送夫人回府。
草棚不避風,姜妧被風雪吹得瑟瑟生冷,抬手攏緊大氅,在舒明煦對面坐下。
「表哥為何突然要離開京城?」
「在長安待了快一年,我想,我大抵是不適合走仕途這條路,我已向聖上辭官,且已寫信告訴爹娘。」
「可之前阿兄分明告訴我,你在朝中很受重用。」
「我志不在此,如今繼續待下去,只是煎熬。」
姜妧默然,他卻反過來安慰起她來。
「你不必擔心,這是我自己的選擇,我打算回到江都辦個私塾,做個教書先生。」
良久,姜妧輕輕一笑,「只要表哥過得好就行。」
她將手裡的包裹遞給他,「天冷,我給表哥備了幾身替換衣裳,還有一些路上用的,等你到了江都,記得給我來信。」
舒明煦盯著她看了許久,最後微微一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