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敬公公合上聖旨, 笑眯了眼睛,躬身交給連翹翹:「貴妃娘娘,恭喜了。」
連翹翹一襲鴉青禕衣、艷紅羅裙, 頭戴雁凌霄當年送給她的水晶花冠,雙手高舉接過聖旨。繡有翠翟的禕衣多達九重,她身形纖巧,如同紅雲堆里探出頭的雲雀, 腰上的繡金寬帶緊縛, 幾乎喘不過氣。
「謝陛下隆恩。」連翹翹深深叩首,在紅藥攙扶下站起身, 「多謝敬公公。」
金鈴脆響,敬公公花白稀疏的眉毛一挑, 假作沒看到從石榴裙下蜿蜒而出, 一路綿延至玉英宮內殿的金鍊。
「咱家不敢當娘娘一句謝。貴妃娘娘此番回宮, 陛下的心就定了,連夜召見禮部的大人們,緊趕慢趕才在安排好在玉英殿……玉英宮冊封一事。」敬公公笑道, 「過幾日,還要開天壇、宗廟為大皇子、大皇女序齒, 上玉碟。貴妃娘娘是有福之人, 往後悉心侍奉陛下, 或許有大造化也未可知。」
一旁的紅藥聽了,握住連翹翹胳膊的手緊了緊,眼眶泛紅,潸然淚下:「恭喜良娣,哎,從今兒個起要稱良娣為貴妃娘娘了。」
連翹翹勉強提起嘴角,仍有些緊張,她在宮外多年,早忘了怎麼跟宮裡人玩那套彎彎繞繞。敬公公說的大造化,她哪裡敢應承,安撫地拍拍紅藥手背,柔聲道:「公公的話,本宮記住了。」
她微微頷首,玉英宮的宮女們就如雲如煙地排列兩行,給敬公公手下的小太監們奉上一隻只裝滿金錁子的荷包,數目不多不少,文德殿的太監未必看得上眼,但沾的就是一份喜氣。
紅藥福禮,討個口彩,垂首送敬公公出去。綃帕攥在手中,見敬公公背手笑而不語,紅藥猶疑片刻,還是叫住他:「公公請留步。」
「紅藥姑姑,陛下還在文德殿等咱家回去侍奉筆墨呢。」
紅藥左右看一看,抿嘴道:「公公貴人事忙,我也不好耽誤公公做事。只有一節,我實在不明,著實為娘娘憂心,這才向公公討教一二。」
敬公公方臉闊額,人生得端正,一雙眼睛卻精光發亮。聞言,他抬頭瞟向玉英宮新換上的朱紅金字牌匾,悠悠道:「姑姑是陛下身邊的老人了,陛下想要什麼,一抬眼姑姑就明了於心,何必問咱家?玉英殿是陛下的潛龍之所,而今改名叫玉英宮,讓貴妃娘娘位列一宮之主位,這可並非祖制吶。姑姑再想聖旨最末幾個字,還有什麼不明的?」話畢,提腳就走,也不管紅藥眉頭擰成結。
連翹翹回宮,最大喜過望的就是紅藥。她懷揣愧意和懊悔行屍走肉般挨過許多年,乍一聽說連翹翹死而復生,且帶著龍子回宮,簡直想立刻去清嵐庵上香還願,給菩薩塑一座金身。但雁凌霄晦暗莫名的態度,又讓紅藥迷茫憂懼——當真因失而復得疼寵娘娘,何故用金蛇骨鏈將人囚禁在宮中?
敬公公的話,更讓紅藥心裡七上八下。封妃聖旨的最末幾字……大紹有朝以來,賢德二字,分明是皇后才能擔得起的。
紅藥心頭一跳,眉梢眼角帶出喜色,她把綃帕塞在襟口,用點了紅寶的小卡子別上,垂手立在玉英宮前殿廊下,仰頭就能瞧見垂花門外的紫蕪軒,屋脊在日光下泛出紫金光澤。她長吁一口濁氣,思忖道,陛下心裡還是有娘娘的,如今這般,想來是還憋著一口氣呢。
紅藥徐徐步入內殿,連翹翹正歪在貴妃榻上,一手支著後腦勺,讓侍奉梳妝的宮女輕手輕腳取下花冠,拆掉髮髻,滿頭青絲傾瀉而下。紅藥矮身半坐在腳踏上,附耳過去,把敬公公的話一一說了。
「……本宮用不著想這些。」連翹翹嘆口氣,又無奈又好笑,無論是小朱子,還是紅藥,哪怕是玉湖的知州大人,似乎都對她寄予厚望。
如今她有了位份,是後宮唯一的妃子,皇帝唯一的女人,還有一雙兒女傍身,換做旁人,尾巴早就翹上天去,連帶著五服內的親戚,都要跟著雞犬升天,才算全了皇帝的寵愛。有野心的,不說劍指東宮吧,好歹也要瞅一眼皇后鳳印。但她偏偏對這些提不起勁,沒那心思,更沒想過給替自己留後路。
「紅藥姐姐,我知道……本宮知道你惦念本宮,但那些都不是本宮該想的。陛下想給,自然會給,陛下不想給,本宮現在這般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她踢去繡鞋,金鈴叮啷作響,掀起裙擺露出一雙玉筷似的小腿,伸到榻邊給紅藥看那串金鍊,「喏,你們都想著讓本宮往上飛,有這玩意兒在本宮能飛到哪兒去?」
紅藥眼圈一紅:「娘娘別這樣叫奴婢,折煞奴婢了。」她默默拭淚,又道:「娘娘好生跟陛下說,等陛下消了氣,會給娘娘解開的。」
連翹翹無可無不可地笑一聲:「或許吧。」
*
陛下從宮外帶來的民間女子連氏,竟然是多年前死在京城大火中的連良娣,京城人來不及震驚,又聽聞封連氏為貴妃的聖旨,驚得下巴都掉了一地。這哪裡是麻雀變鳳凰,簡直是一朝登上九重天!
這些年想給皇帝塞女人不成,擔心皇帝是斷袖,又或者是不舉的大臣們既欣慰又心酸——把人帶回宮裡,封一個貴人就算了,一口氣封到貴妃,讓其他卯足心思塞女兒塞侄女進宮的大臣們怎麼想?後宮裡可一個妃子都沒有,豈不是連貴妃一家獨大?沒有鳳位勝似皇后。
「陛下三思啊!連氏的兩個孩子血脈未明,不查清楚就將之視為龍脈,連氏更以此得封貴妃,豈非混淆皇家血脈?老臣有愧於先帝爺啊!」先帝朝的老臣跪在文德殿地上嚎啕大哭,做勢要撞柱以示直言勸諫。
連翹翹一襲鴉青禕衣、艷紅羅裙, 頭戴雁凌霄當年送給她的水晶花冠,雙手高舉接過聖旨。繡有翠翟的禕衣多達九重,她身形纖巧,如同紅雲堆里探出頭的雲雀, 腰上的繡金寬帶緊縛, 幾乎喘不過氣。
「謝陛下隆恩。」連翹翹深深叩首,在紅藥攙扶下站起身, 「多謝敬公公。」
金鈴脆響,敬公公花白稀疏的眉毛一挑, 假作沒看到從石榴裙下蜿蜒而出, 一路綿延至玉英宮內殿的金鍊。
「咱家不敢當娘娘一句謝。貴妃娘娘此番回宮, 陛下的心就定了,連夜召見禮部的大人們,緊趕慢趕才在安排好在玉英殿……玉英宮冊封一事。」敬公公笑道, 「過幾日,還要開天壇、宗廟為大皇子、大皇女序齒, 上玉碟。貴妃娘娘是有福之人, 往後悉心侍奉陛下, 或許有大造化也未可知。」
一旁的紅藥聽了,握住連翹翹胳膊的手緊了緊,眼眶泛紅,潸然淚下:「恭喜良娣,哎,從今兒個起要稱良娣為貴妃娘娘了。」
連翹翹勉強提起嘴角,仍有些緊張,她在宮外多年,早忘了怎麼跟宮裡人玩那套彎彎繞繞。敬公公說的大造化,她哪裡敢應承,安撫地拍拍紅藥手背,柔聲道:「公公的話,本宮記住了。」
她微微頷首,玉英宮的宮女們就如雲如煙地排列兩行,給敬公公手下的小太監們奉上一隻只裝滿金錁子的荷包,數目不多不少,文德殿的太監未必看得上眼,但沾的就是一份喜氣。
紅藥福禮,討個口彩,垂首送敬公公出去。綃帕攥在手中,見敬公公背手笑而不語,紅藥猶疑片刻,還是叫住他:「公公請留步。」
「紅藥姑姑,陛下還在文德殿等咱家回去侍奉筆墨呢。」
紅藥左右看一看,抿嘴道:「公公貴人事忙,我也不好耽誤公公做事。只有一節,我實在不明,著實為娘娘憂心,這才向公公討教一二。」
敬公公方臉闊額,人生得端正,一雙眼睛卻精光發亮。聞言,他抬頭瞟向玉英宮新換上的朱紅金字牌匾,悠悠道:「姑姑是陛下身邊的老人了,陛下想要什麼,一抬眼姑姑就明了於心,何必問咱家?玉英殿是陛下的潛龍之所,而今改名叫玉英宮,讓貴妃娘娘位列一宮之主位,這可並非祖制吶。姑姑再想聖旨最末幾個字,還有什麼不明的?」話畢,提腳就走,也不管紅藥眉頭擰成結。
連翹翹回宮,最大喜過望的就是紅藥。她懷揣愧意和懊悔行屍走肉般挨過許多年,乍一聽說連翹翹死而復生,且帶著龍子回宮,簡直想立刻去清嵐庵上香還願,給菩薩塑一座金身。但雁凌霄晦暗莫名的態度,又讓紅藥迷茫憂懼——當真因失而復得疼寵娘娘,何故用金蛇骨鏈將人囚禁在宮中?
敬公公的話,更讓紅藥心裡七上八下。封妃聖旨的最末幾字……大紹有朝以來,賢德二字,分明是皇后才能擔得起的。
紅藥心頭一跳,眉梢眼角帶出喜色,她把綃帕塞在襟口,用點了紅寶的小卡子別上,垂手立在玉英宮前殿廊下,仰頭就能瞧見垂花門外的紫蕪軒,屋脊在日光下泛出紫金光澤。她長吁一口濁氣,思忖道,陛下心裡還是有娘娘的,如今這般,想來是還憋著一口氣呢。
紅藥徐徐步入內殿,連翹翹正歪在貴妃榻上,一手支著後腦勺,讓侍奉梳妝的宮女輕手輕腳取下花冠,拆掉髮髻,滿頭青絲傾瀉而下。紅藥矮身半坐在腳踏上,附耳過去,把敬公公的話一一說了。
「……本宮用不著想這些。」連翹翹嘆口氣,又無奈又好笑,無論是小朱子,還是紅藥,哪怕是玉湖的知州大人,似乎都對她寄予厚望。
如今她有了位份,是後宮唯一的妃子,皇帝唯一的女人,還有一雙兒女傍身,換做旁人,尾巴早就翹上天去,連帶著五服內的親戚,都要跟著雞犬升天,才算全了皇帝的寵愛。有野心的,不說劍指東宮吧,好歹也要瞅一眼皇后鳳印。但她偏偏對這些提不起勁,沒那心思,更沒想過給替自己留後路。
「紅藥姐姐,我知道……本宮知道你惦念本宮,但那些都不是本宮該想的。陛下想給,自然會給,陛下不想給,本宮現在這般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她踢去繡鞋,金鈴叮啷作響,掀起裙擺露出一雙玉筷似的小腿,伸到榻邊給紅藥看那串金鍊,「喏,你們都想著讓本宮往上飛,有這玩意兒在本宮能飛到哪兒去?」
紅藥眼圈一紅:「娘娘別這樣叫奴婢,折煞奴婢了。」她默默拭淚,又道:「娘娘好生跟陛下說,等陛下消了氣,會給娘娘解開的。」
連翹翹無可無不可地笑一聲:「或許吧。」
*
陛下從宮外帶來的民間女子連氏,竟然是多年前死在京城大火中的連良娣,京城人來不及震驚,又聽聞封連氏為貴妃的聖旨,驚得下巴都掉了一地。這哪裡是麻雀變鳳凰,簡直是一朝登上九重天!
這些年想給皇帝塞女人不成,擔心皇帝是斷袖,又或者是不舉的大臣們既欣慰又心酸——把人帶回宮裡,封一個貴人就算了,一口氣封到貴妃,讓其他卯足心思塞女兒塞侄女進宮的大臣們怎麼想?後宮裡可一個妃子都沒有,豈不是連貴妃一家獨大?沒有鳳位勝似皇后。
「陛下三思啊!連氏的兩個孩子血脈未明,不查清楚就將之視為龍脈,連氏更以此得封貴妃,豈非混淆皇家血脈?老臣有愧於先帝爺啊!」先帝朝的老臣跪在文德殿地上嚎啕大哭,做勢要撞柱以示直言勸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