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
而蘇白參加的團體比賽,無論是混合團體還是男子團體,他的隊友都有很大的可能拉他的後腿。
就像是剛剛的銅牌爭奪賽一般,如果隊友射出了一個八環,而對手射出了九環與十環,那麼蘇白就算是能夠射中十環,也無能為力。
淘汰賽是局分制,一共賽四局,團體隊員射中的總環數多者積2分,平局則積1分,率先拿到五分的勝出。
身為曾經的射箭運動員,解說雖然已經退役了,但並不代表他就不會關注射箭了。
國內的射箭培養體系正在不斷進步,也有不少小將在各大比賽中逐漸展露頭角,羅昀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位,初生牛犢,年輕氣盛,其中不乏看他不順眼的人。
而蘇白更像是突然間冒出來的存在,從選拔賽開始,圍繞在蘇白身邊的就是無數質疑聲。
走到現在,蘇白也用自己的實力將曾經的那些質疑徹底擊碎。
女子運動員中,陳柔是老將了,這是她第二次參加奧運會,她第一次奧運會的最好成績是團體賽亞軍。
江小月則是新一代里的好苗子,但她的問題是現階段成績不太穩定,再考慮到她還是蘇白的粉絲,因此,在組隊的時候,多方權衡之下,江小月被安排和羅昀一隊,陳柔和蘇白一隊。
走進場地之前,陳柔忽然輕笑一聲,「希望這一次混合團體決賽,我不會拖累你。」
「不會。」蘇白扭過頭,認真地道,「你是我的夥伴,沒有你,我也根本走不到現在。」
混合團體的比賽採取局分制,勝負都是按照兩個人射中的總環數來計算的,若是與蘇白組合的不是陳柔,就算蘇白能夠次次都射中十環,也沒有什麼用處,說不定連決賽都進不去。
「你在緊張嗎?」蘇白問道。
「這是我距離奧運金牌最近的一次。」陳柔的語氣聽上去仍舊平靜無波,讓人不禁懷疑,她到底是緊張,還是不緊張呢?
與其他那些神經更加興奮的運動不同,射箭與射擊這一類運動,運動員們需要的是絕對的冷靜。
甚至,為了維持冷靜,會有選手冒險服用鎮定類藥物,強制讓心跳速度變慢,以維持射箭或者射擊時候的穩定,確保射擊那一刻的準確度。
這一類藥物也在興奮劑的範疇之內,是絕對禁止的。
而射箭靠的更多的是其實是長年累月訓練中形成的肌肉記憶以及正確的靠位姿勢,與視力都沒有太大的關係,很多優秀的射箭運動員是近視。
所以,賽前緊張,對射箭運動員而言,可不是什麼好現象。
蘇白看著陳柔,抿了抿唇,下一瞬,他忽然對陳柔伸出手去,「我相信你。」
陳柔笑了笑,也伸出手,重重地握了握,「我會抓住每一個機會。」
演播室內,在抓緊時間介紹完這一場比賽的難度後,鏡頭裡,比賽剛好開始。
「開局不錯,陳柔兩箭19環,蘇白兩箭20環,一共39環,兩方打平!」
解說很想讓自己冷靜,但現在幾乎明眼人都能看到蘇白和陳柔和冠軍的距離有多近,又有幾個人能夠鎮定保持冷靜呢?
社交平台上,正在關注著這一場比賽的觀眾都無比緊張。
「我覺得我的心臟都要跳出來了,蘇白和陳柔每射出一箭,我的心跳都要加重幾分!」
「嗚嗚嗚我都不敢看,廳里開著電視,我人跑到臥室里去了,我怕我一看就壞事qwq」
「我也是,想看又不敢看,萬一是因為我看了最後給輸了呢?」
「現在比賽到第幾局了?情況怎麼樣?」
「44平局。」解說咽了咽口水,「接下來,會加賽一局,由每隊兩位選手各射一箭,環數多的那一隊獲勝。」
「好的,陳柔已經射出了屬於他的那一箭,十環!」解說險些從自己的椅子上跳了起來,「陳柔不愧是老將,這一次的團體賽中表現穩定,接下來就看蘇白的那一箭了。」
「十環!又是十環!」
解說使勁兒地掐著自己的手臂,免得自己說出提前鎖定金牌一類的話來,畢竟人家何國隊還沒射呢。
然而,等何國隊的兩支箭射出後,不了解規則的觀眾頓時傻眼了。
「又是平局?」
「不,」解說連忙為觀眾們解惑,「不是平局,接下來會有工作人員測量箭矢落點與靶心之間的距離,距離最短的獲勝。」
「我們的優勢還是非常大的,蘇白幾乎每一箭都射中了最中心,也就意味著他的距離為0。」
「只要陳柔那一支箭的落點距離比對面兩個人加起來的距離更短,那麼……」
解說下意識地放緩了呼吸,與其他的所有觀眾一起,等待著最終的結果。
射出了最後一支箭,聽到了十環的確認聲後,陳柔輕輕地舒了一口氣,那一瞬間,她的心情異常地平靜,無論這一次是勝還是敗,她已經做了自己能夠做到的一切。
而在何國兩位運動員也接連射中十環後,陳柔的心卻狠狠地提了起來。
奧運會射箭靶面直徑122厘米,靶心直徑122厘米。
距離七十米,陳柔無法看清自己那一支箭的落點和中心的距離是多少,等待的那幾分鐘,陳柔覺得是自己這一生中最漫長的一段時光。
國內國外,所有關注著這一場決賽的人都在緊張地等待著,然而,陳柔身旁的蘇白臉上卻已經露出了一個欣慰的笑容來,他側過頭,肯定地對陳柔道,「我們贏了!」
就像是剛剛的銅牌爭奪賽一般,如果隊友射出了一個八環,而對手射出了九環與十環,那麼蘇白就算是能夠射中十環,也無能為力。
淘汰賽是局分制,一共賽四局,團體隊員射中的總環數多者積2分,平局則積1分,率先拿到五分的勝出。
身為曾經的射箭運動員,解說雖然已經退役了,但並不代表他就不會關注射箭了。
國內的射箭培養體系正在不斷進步,也有不少小將在各大比賽中逐漸展露頭角,羅昀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位,初生牛犢,年輕氣盛,其中不乏看他不順眼的人。
而蘇白更像是突然間冒出來的存在,從選拔賽開始,圍繞在蘇白身邊的就是無數質疑聲。
走到現在,蘇白也用自己的實力將曾經的那些質疑徹底擊碎。
女子運動員中,陳柔是老將了,這是她第二次參加奧運會,她第一次奧運會的最好成績是團體賽亞軍。
江小月則是新一代里的好苗子,但她的問題是現階段成績不太穩定,再考慮到她還是蘇白的粉絲,因此,在組隊的時候,多方權衡之下,江小月被安排和羅昀一隊,陳柔和蘇白一隊。
走進場地之前,陳柔忽然輕笑一聲,「希望這一次混合團體決賽,我不會拖累你。」
「不會。」蘇白扭過頭,認真地道,「你是我的夥伴,沒有你,我也根本走不到現在。」
混合團體的比賽採取局分制,勝負都是按照兩個人射中的總環數來計算的,若是與蘇白組合的不是陳柔,就算蘇白能夠次次都射中十環,也沒有什麼用處,說不定連決賽都進不去。
「你在緊張嗎?」蘇白問道。
「這是我距離奧運金牌最近的一次。」陳柔的語氣聽上去仍舊平靜無波,讓人不禁懷疑,她到底是緊張,還是不緊張呢?
與其他那些神經更加興奮的運動不同,射箭與射擊這一類運動,運動員們需要的是絕對的冷靜。
甚至,為了維持冷靜,會有選手冒險服用鎮定類藥物,強制讓心跳速度變慢,以維持射箭或者射擊時候的穩定,確保射擊那一刻的準確度。
這一類藥物也在興奮劑的範疇之內,是絕對禁止的。
而射箭靠的更多的是其實是長年累月訓練中形成的肌肉記憶以及正確的靠位姿勢,與視力都沒有太大的關係,很多優秀的射箭運動員是近視。
所以,賽前緊張,對射箭運動員而言,可不是什麼好現象。
蘇白看著陳柔,抿了抿唇,下一瞬,他忽然對陳柔伸出手去,「我相信你。」
陳柔笑了笑,也伸出手,重重地握了握,「我會抓住每一個機會。」
演播室內,在抓緊時間介紹完這一場比賽的難度後,鏡頭裡,比賽剛好開始。
「開局不錯,陳柔兩箭19環,蘇白兩箭20環,一共39環,兩方打平!」
解說很想讓自己冷靜,但現在幾乎明眼人都能看到蘇白和陳柔和冠軍的距離有多近,又有幾個人能夠鎮定保持冷靜呢?
社交平台上,正在關注著這一場比賽的觀眾都無比緊張。
「我覺得我的心臟都要跳出來了,蘇白和陳柔每射出一箭,我的心跳都要加重幾分!」
「嗚嗚嗚我都不敢看,廳里開著電視,我人跑到臥室里去了,我怕我一看就壞事qwq」
「我也是,想看又不敢看,萬一是因為我看了最後給輸了呢?」
「現在比賽到第幾局了?情況怎麼樣?」
「44平局。」解說咽了咽口水,「接下來,會加賽一局,由每隊兩位選手各射一箭,環數多的那一隊獲勝。」
「好的,陳柔已經射出了屬於他的那一箭,十環!」解說險些從自己的椅子上跳了起來,「陳柔不愧是老將,這一次的團體賽中表現穩定,接下來就看蘇白的那一箭了。」
「十環!又是十環!」
解說使勁兒地掐著自己的手臂,免得自己說出提前鎖定金牌一類的話來,畢竟人家何國隊還沒射呢。
然而,等何國隊的兩支箭射出後,不了解規則的觀眾頓時傻眼了。
「又是平局?」
「不,」解說連忙為觀眾們解惑,「不是平局,接下來會有工作人員測量箭矢落點與靶心之間的距離,距離最短的獲勝。」
「我們的優勢還是非常大的,蘇白幾乎每一箭都射中了最中心,也就意味著他的距離為0。」
「只要陳柔那一支箭的落點距離比對面兩個人加起來的距離更短,那麼……」
解說下意識地放緩了呼吸,與其他的所有觀眾一起,等待著最終的結果。
射出了最後一支箭,聽到了十環的確認聲後,陳柔輕輕地舒了一口氣,那一瞬間,她的心情異常地平靜,無論這一次是勝還是敗,她已經做了自己能夠做到的一切。
而在何國兩位運動員也接連射中十環後,陳柔的心卻狠狠地提了起來。
奧運會射箭靶面直徑122厘米,靶心直徑122厘米。
距離七十米,陳柔無法看清自己那一支箭的落點和中心的距離是多少,等待的那幾分鐘,陳柔覺得是自己這一生中最漫長的一段時光。
國內國外,所有關注著這一場決賽的人都在緊張地等待著,然而,陳柔身旁的蘇白臉上卻已經露出了一個欣慰的笑容來,他側過頭,肯定地對陳柔道,「我們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