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白三少在某些方面還是非常講究的。

  現在二人便坐在院子長廊之上齊齊賞月,視線只要一低便是這個工整有餘靈性不足的院子。

  十來年前,白玉堂曾經問過展昭為何不入軍營,當時二人的關係還不曾發生變化,隨著大宋軍事活動的增加,中上層人才大量缺乏,故而朝廷十分歡迎武林人士投身軍營。

  展昭作為武林人士投身朝廷的第一人,當時是有機會轉入軍職的。

  入軍,以他之能起碼能夠執掌一營,但是最後展昭還是拒絕了。

  因為當時包拯剛剛被貶,正要啟程赴任。以包拯平日所為,結仇無數,展昭實在放不下心,故而他拒了。

  加上他實則為帶刀侍衛,借調開封府,實際上並不能跟著包拯走,為了護衛包拯,他毅然上表請辭。後才得知,包拯此次被彈劾罷官實則別有內情,官家想要讓包拯為他查一件事,為預防打草驚蛇,故而順勢裝作頂不住壓力的模樣將人下放。

  包拯非常清楚此行危機重重,卻不願意耽誤展昭,最後見展昭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請辭方才以實相告,如此深情厚誼相待,展昭自然更不會離開。

  他入官場,本就是被包拯所感,想要護衛這一片青天。

  而得之展昭放棄了這一重要機會之時,白玉堂亦是衝上門質問,當時一席緋袍的展昭也是站在這樣的月色中對他說:

  「五弟英武,護佑大宋子民之身,展某則不然,吾只想護住人心。」

  護著護著,便也上了那人的心。

  兩盞瓷碗「碰」得相撞,酒入喉,二人相視一笑。

  月色淡涼,繾綣夜風繞過被放在庭院中小案上的兩人佩劍之上,裹挾著兩個菖蒲小草圈的香氣而去。

  ========

  嶺南的一處山坳之中,此處山石陡峭,又位於兩座山中的凹谷之間,出行極其不便。

  雖然阻隔了交通,但同時擋住寒流的山峰也滋養著這一片土地,河流帶來淤泥和豐富的灌溉用水。

  這些都使得這一塊土壤肥沃的小盆地能夠讓當地人們便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但伴隨著這幾年來大宋國基礎建設的進一步完善,兩座山峰之間搭起了鐵索橋。這一處寨子同外邊的交流便也漸漸頻繁了起來。

  而接收到越來越多的外來資訊的誘惑,此處山坳裡面的年輕人也漸漸開始往外行走。但有兩個年輕人至始至終不曾有過離開的念頭。

  這一對兄弟都是外來人,他們是被暴漲的河水衝到了這兒,兄弟兩人似乎都是經歷過了什麼禍事,沒有一個是全須全尾的。

  當哥哥的重傷,當時只差一口氣。

  弟弟比他好一些,但是卻被人劃花了臉。

  老族長擅長草藥,但也只是勉強為之。

  兄弟二人似乎有矛盾,對於那位大哥的死活,做弟弟的看似全然不關心。

  話雖如此,等到他斷掉的骨頭長好之後,卻還是想著辦法將藥汁給硬灌到了那位兄長口中……雖然態度粗暴了些,嚇得看到的小崽子們自此吃藥時候都積極了幾分。

  大概是老天保佑,那位大哥傷重成那副模樣,卻還是留下了一命,這兄弟二人便在這兒落了戶,那哥哥的力氣要大一些,負責種田。弟弟似乎是學問人,在這兒開了一個私塾,充當了此處啟蒙先生。

  二人都勉強在這兒落了腳,兄弟二人都不曾娶妻,關係明明很差,卻並不分開住。

  這對古怪的兄弟,承包了這一處寨子近一年的八卦話題,但時間久了,大家也不覺得有什麼新鮮感了。

  每年當中弟弟都會消失一段時間,他也不干別的,就是在河流的上游處,往水裡丟用樹葉做成的小船。小船飄在水面上,飄飄蕩蕩,一個浪頭打過來,便將之打沉,他也不在意,慢悠悠地又折一個,這樣古怪的行為往往要持續半旬左右,沒有人知道他在幹什麼。

  就算是他的學生過去問了,他也不曾回答,但顯而易見的便是他心情差到了極點。

  今歲卻成了一個意外,此前伴隨著鐵鎖橋的搭建,大山同外面的溝通更加方便,自然會有訊息傳入,其中便包括小報。

  在一份八卦小報上,以極其謹慎的口吻表達了平南王當朝的樞密使白錦羲之間的曖昧。自然,在如今小報需要登記負責人之後,他自然不敢直言,只能打打擦邊球,說說二人同進同出、房屋相鄰,格局類似,二人都不曾成婚,何時相識此後如何如何之類的話。

  雖然他筆者明面上是寫著二人關係甚篤,但是玉天寶依然可以看出其中的隱晦香艷之意

  看到這則訊息的時候,他氣息驟然間不穩,直接將這份報紙捏出了一個褶皺,這個紙橫在整個報紙上面,並不明顯,但這個印子在玉天寶的眼中看來卻極其的刺目。

  他深吸一口氣,將紙張撫平。

  上頭的字字句句都曾是他依然割捨不下的一段過往。

  平南王。

  他們認識的時候,他還沒有這個稱呼。

  當年的玉天寶在察覺玉羅剎的用意之後,動用了他準備了五年所積累的人脈和資源,逃出了那一個牢籠。

  還是少年的他混進一個商隊,冒險進入全然陌生的大宋境內,在逃亡期間,他換過許多身份,最終混到了平南王的屬地,結識了當時的小世子。

  最初的時候,他只是想要有一個下腳之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