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頁
酒宴上自然也有不那麼熟的人,見王爺動筆當下就吹了幾個彩虹屁,夏安然即便再心如止水也沒能扛住文人的連環彩虹屁,又覺得這個打油詩不能顯出他的水平,便將這幾日還在寫的稿子上頭的一首詩給寫下來了。
那正是:
爭名奪利幾時休,早起遲眠不自由。
騎著驢騾思駿馬,官居宰相望王侯。
其實這首詩放在小話本裡頭,正是主角疲於官場算計故而卸下擔子,重新步入江湖之時所書,倒也應景,然而這詩由他這個當王爺的在現在寫出來了便極其不妥。
因為作為官方來說,大家還是比較鼓勵民眾擁有拼搏精神,不要安於如今平淡的生活的,愛拼才能贏嗎。
加上他一個當王爺的寫了這樣的詞句,豈不是有「得隴望蜀」之感,尤其詞句裡頭還提到了宰相……,又是這般詞彙,很難不讓人覺得當朝宰相和這位平南王之間有什麼糾葛。
此時的宰相已經不再是包拯。
大宋朝一慣都有「宰相輪流做」的習俗,現任宰相是呂夷簡,前任包拯因為一個不大不小的錯處被貶謫去了外地。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加上民眾都更加喜歡包拯一些,畢竟有《少年包青天》打底,而包拯恰恰就是因為這個畫本被貶謫,故而有不少人為之抱屈。
夏安然這首詩一出來,民眾頓時就沸騰了,覺得哎呀平南王似乎不喜歡呂相啊!那就是咱們的朋友啊!
一起來把抵制呂相把包大人請回來吧!
夏安然吃完酒就回府睡覺了,哪裡知道過了兩天他就在朝堂上因為這首詩被御史彈劾了,他當即僵直了一下,倒不是因為被彈劾,而是……
這首詩,是在他的新連載裡頭啊!
既然是連載,自然要發表。
如果他在小報發表之後寫下來問題也不大,最多被人以為他是粉絲而已,但是能在他發表前看到就有些……
不,也沒關係。
他歪頭想了想,覺得也無甚大問題,了不起就說自己和報社有些關係,所以提前先看到存稿了唄,反正大家都覺得他有特權啦!
自覺先一步化解危機的夏安然有些美滋滋,但是他萬萬想不到的是,儘管他想好了理由,卻還是掉馬了。
原因是他的字體。
當年剛到汴京城時候夏安然作為一個新晉小說家,在毫無心理負擔的情況下曾經給白家的鋪子留下過一個簽名,因為事情太過久遠,若非這次被爆出來,他其實完全不記得這事了!
作為王爺,他留在外面的手書並不多,更何況因為微醺狀態下手下便失了輕重,泄了痕跡,於是當有人一看覺得「這是王爺的筆跡鴨,寫得還不錯嘛,」將之描錄傳播,再有好事者將他留下的筆跡做了一番比對後,筆名為沈七的夏安然就這麼瀟瀟灑灑得引起議論了。
一旦有了懷疑,捕捉蛛絲馬跡的人便也越來越多,夏安然平日裡頭再當心也擋不住有人拿放大鏡看他呀。更何況他其實也沒刻意隱瞞身份,於是!
他光榮的掉馬了。
掉馬也就掉馬唄,多大點事,夏安然自覺沒多大問題,誰知一日下朝路上,他竟然被人堵馬路了。
堵!馬!路!
大宋朝有規定,鬧市不允許縱馬,加上下朝時候本來就是人流最多的時候,大宋朝的百姓也不像後世幾個朝代對朝臣百官那麼尊敬,自然不會做出人往邊上走給人讓路的事情,平時大家下朝時候也都是牽著馬慢慢走,也因此,便給了人堵路創造了條件。
護行的侍衛也十分為難,他們看著面前不說話也沒有過激舉動,就是舉著牌子跟著他們走,最後人數越積越多終於堵住馬路的民眾猶豫半響還是稟告了平南王這件事。
當夏安然不明所以得掀開帳子時候,便看到了民眾自發的抗議隊伍,舉著的紙片上均是清一色的——
木娘何必死!
木娘、柳君、 柔娘、梨君之死,君心可痛乎?
元宵團圓日,中秋團圓日,元旦團圓日,不當死情緣!
夏安然沉默半響,默默得將頭縮回了馬車裡頭,並且放下了薄薄的帘子在裡頭瑟瑟發抖,只覺得在在這個殘酷的掉馬後的世界,唯有馬車才能給他一絲溫暖。
大宋朝的人民真是太可怕了!居然會因為有人寫個BE就聚眾抗議!
還有沒有身為讀者的應有素質啦!!
誰知就連第二日上朝他也沒能得個太平,在待漏院休憩的時候,夏安然首次被文武百官刷臉刷到心煩,幾乎個個都要上來說上一句這些年被夏安然放出來的各種大戲騙到過的兩三次經歷。
他們還要和平日裡關係或好或不好的同僚應和上幾句,在此時仿佛失去了一切政治立場一般。
因為這時候我們都是受害者鴨——BY:群臣。
沒錯,從第一次有了經驗之後,每逢團圓日他家那位不在身邊,無人可制止他的時候,夏安然都是忍不住搞事報社之心,自此汴京城出現了一個傳說——不要在喜慶的日子去看平日裡頭沒有看過的劇子,更永遠不要相信出了戲院之後遇上的看客,更不要輕易相信不熟之人給你的推薦。
因為——
當他們被坑了之後,總會想著去坑別人的。
雖然這些情況在沈七如今轉戰兒童畫本之後稍有改善,但是在此前的那些年,整個汴京城就幾乎沒有不被他禍害過的。
那正是:
爭名奪利幾時休,早起遲眠不自由。
騎著驢騾思駿馬,官居宰相望王侯。
其實這首詩放在小話本裡頭,正是主角疲於官場算計故而卸下擔子,重新步入江湖之時所書,倒也應景,然而這詩由他這個當王爺的在現在寫出來了便極其不妥。
因為作為官方來說,大家還是比較鼓勵民眾擁有拼搏精神,不要安於如今平淡的生活的,愛拼才能贏嗎。
加上他一個當王爺的寫了這樣的詞句,豈不是有「得隴望蜀」之感,尤其詞句裡頭還提到了宰相……,又是這般詞彙,很難不讓人覺得當朝宰相和這位平南王之間有什麼糾葛。
此時的宰相已經不再是包拯。
大宋朝一慣都有「宰相輪流做」的習俗,現任宰相是呂夷簡,前任包拯因為一個不大不小的錯處被貶謫去了外地。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加上民眾都更加喜歡包拯一些,畢竟有《少年包青天》打底,而包拯恰恰就是因為這個畫本被貶謫,故而有不少人為之抱屈。
夏安然這首詩一出來,民眾頓時就沸騰了,覺得哎呀平南王似乎不喜歡呂相啊!那就是咱們的朋友啊!
一起來把抵制呂相把包大人請回來吧!
夏安然吃完酒就回府睡覺了,哪裡知道過了兩天他就在朝堂上因為這首詩被御史彈劾了,他當即僵直了一下,倒不是因為被彈劾,而是……
這首詩,是在他的新連載裡頭啊!
既然是連載,自然要發表。
如果他在小報發表之後寫下來問題也不大,最多被人以為他是粉絲而已,但是能在他發表前看到就有些……
不,也沒關係。
他歪頭想了想,覺得也無甚大問題,了不起就說自己和報社有些關係,所以提前先看到存稿了唄,反正大家都覺得他有特權啦!
自覺先一步化解危機的夏安然有些美滋滋,但是他萬萬想不到的是,儘管他想好了理由,卻還是掉馬了。
原因是他的字體。
當年剛到汴京城時候夏安然作為一個新晉小說家,在毫無心理負擔的情況下曾經給白家的鋪子留下過一個簽名,因為事情太過久遠,若非這次被爆出來,他其實完全不記得這事了!
作為王爺,他留在外面的手書並不多,更何況因為微醺狀態下手下便失了輕重,泄了痕跡,於是當有人一看覺得「這是王爺的筆跡鴨,寫得還不錯嘛,」將之描錄傳播,再有好事者將他留下的筆跡做了一番比對後,筆名為沈七的夏安然就這麼瀟瀟灑灑得引起議論了。
一旦有了懷疑,捕捉蛛絲馬跡的人便也越來越多,夏安然平日裡頭再當心也擋不住有人拿放大鏡看他呀。更何況他其實也沒刻意隱瞞身份,於是!
他光榮的掉馬了。
掉馬也就掉馬唄,多大點事,夏安然自覺沒多大問題,誰知一日下朝路上,他竟然被人堵馬路了。
堵!馬!路!
大宋朝有規定,鬧市不允許縱馬,加上下朝時候本來就是人流最多的時候,大宋朝的百姓也不像後世幾個朝代對朝臣百官那麼尊敬,自然不會做出人往邊上走給人讓路的事情,平時大家下朝時候也都是牽著馬慢慢走,也因此,便給了人堵路創造了條件。
護行的侍衛也十分為難,他們看著面前不說話也沒有過激舉動,就是舉著牌子跟著他們走,最後人數越積越多終於堵住馬路的民眾猶豫半響還是稟告了平南王這件事。
當夏安然不明所以得掀開帳子時候,便看到了民眾自發的抗議隊伍,舉著的紙片上均是清一色的——
木娘何必死!
木娘、柳君、 柔娘、梨君之死,君心可痛乎?
元宵團圓日,中秋團圓日,元旦團圓日,不當死情緣!
夏安然沉默半響,默默得將頭縮回了馬車裡頭,並且放下了薄薄的帘子在裡頭瑟瑟發抖,只覺得在在這個殘酷的掉馬後的世界,唯有馬車才能給他一絲溫暖。
大宋朝的人民真是太可怕了!居然會因為有人寫個BE就聚眾抗議!
還有沒有身為讀者的應有素質啦!!
誰知就連第二日上朝他也沒能得個太平,在待漏院休憩的時候,夏安然首次被文武百官刷臉刷到心煩,幾乎個個都要上來說上一句這些年被夏安然放出來的各種大戲騙到過的兩三次經歷。
他們還要和平日裡關係或好或不好的同僚應和上幾句,在此時仿佛失去了一切政治立場一般。
因為這時候我們都是受害者鴨——BY:群臣。
沒錯,從第一次有了經驗之後,每逢團圓日他家那位不在身邊,無人可制止他的時候,夏安然都是忍不住搞事報社之心,自此汴京城出現了一個傳說——不要在喜慶的日子去看平日裡頭沒有看過的劇子,更永遠不要相信出了戲院之後遇上的看客,更不要輕易相信不熟之人給你的推薦。
因為——
當他們被坑了之後,總會想著去坑別人的。
雖然這些情況在沈七如今轉戰兒童畫本之後稍有改善,但是在此前的那些年,整個汴京城就幾乎沒有不被他禍害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