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禎宣布改元,此年改為景佑元年。

  同月,在遼國,遼太后御正殿,受遼主與群臣朝拜,這個女人在去年丈夫去世之時,便將遼國名正言順的太后蕭菩薩哥逐去了上京,自那以後,她趁著遼帝年少,開始在朝堂之中拔出菩薩哥一脈的蕭家人,扶持自家人。

  在如此重要時機,她自是要預防同宋開戰。因為一旦起了波瀾,為了穩住局勢便必須要啟用遼國有名望的大將,其中便由不少人是蕭皇后一脈,出於此等考量,縱然不少遼臣在此前屢次上表請求遼軍加派軍力奪回南京,均被她一念駁回。

  蕭家的兩個女人,一個簽訂了《澶淵之盟》,一個簽訂了《檀州之盟》,功過是非,自留給後人評說,單說現在,年少的遼帝不喜朝政,將一應事務均交給太后,臣子雖然屢次勸諫,遼帝皆不做應數。

  少年帝王這一放權,便在之後放出了給宋國發展的空隙。

  明道元年二月,宋仁宗的生母李氏重病,趙禎哀極,罷朝五日親餵湯藥,恰在此時傳來喜訊,並不得太帝王喜愛,但亦有幾分尊重的皇后在為李妃侍疾之時累極暈倒,被查出已有三月生孕。

  帝王將有中宮嫡子的喜訊猶如強心針一般,讓李妃轉危為安,修養一月後便已大安,皇后肚子裡的孩兒立刻成了公認的「福星」

  為了這個孩子能夠平安誕生,趙禎甚至去求了祖宗保佑,甚至暗戳戳得跑去求了似乎很靈驗的太一尊神,當然,這一系列舉動唯有親信們得知,畢竟哪怕是親兒子,對於大臣們來說地位還是比不上帝王的。

  當皇帝的為了還沒出生的兒子去求神拜佛什麼的,已經足夠他被掛上某些小本本引而不發了。

  這一年三月,樞密使造彈劾被貶謫,樞密副使頂上,原樞密副使的位置便被空了出來,趙禎下旨掉太平軍監軍白錦羲回朝,出任這個朝堂的中樞位置。

  由於白錦羲此前的皇城司出身,自然遭到了群臣反對,奈何他在此次出征上表現得太過搶眼,此前趙禎有意壓了壓他的封賞,如今一看一個樞密副使倒也算不上過頭。

  同月,即將迎來自己的嫡子的趙禎找上了幸福擼貓的夏安然,他一臉慘不忍睹得看著夏安然左手一隻毛豹子,背後一隻黑白熊,只覺得弟弟這生活實在是太過於糜爛啦!

  作為哥哥不干涉不行啊,弟弟這怎麼就進入了養老模式都沒有衝勁啦!

  即將有娃的傻爸爸此時正在瘋狂賺奶粉錢的興頭之上,完全看不上弟弟懶洋洋的模樣,他默默看著弟弟的臉半響後,忽然坐了下來,已經習慣他存在的小豹子沒有任何反應,正仰著肚皮讓夏安然給他撓後爪子毛呢。

  見趙禎垂在他面前的衣擺,它條件反射得伸出了爪子用指甲尖尖在上頭扒拉了一下,扒斷了幾根絲線之後它若無其事得在地上扭了扭,換了個方向將腳爪子搭在了趙禎腿上。

  趙禎潛意識得捏住了這隻jio,低下頭看看梅花爪又捏了一下,他猶豫了一會後,輕嘆一聲「阿弟。」

  「嗯?」

  「其實你我也沒有那麼像。」

  夏安然拿著刷子的手頓了頓,他有些錯愕的抬起頭來,便見他的兄長欲言又止道「雖不知幼時如何,但我等想來只是有一段時間想像……為兄也打探過此事,便是兄族有想像著,子嗣未必長的一樣。」

  他這番話的言下之意讓夏安然有些吃驚,他緩緩坐起,正身以待,便聽趙禎說道「若是阿弟忌諱此時不欲娶妻,實則不必,兄並不在乎此事。」

  「便是阿弟的子嗣,吾相信定能與弟一般待我。」

  作者有話要說:  燕地的情況其實和很多被分割出去地方的情況一樣。

  年紀大的想統一,年紀輕的覺得不要統一,當然也有部分家中有一老的年輕人,亦或者是有識之士、有志之士還是想要統一。昨天評論區的雨前茶寶寶也說了,到了北宋末年,燕地的人已經不覺得自己是宋國人了,這便是因為遼國人屢次洗腦導致。

  而且前文也有寫到,遼國人為了保證燕地的災後情況,強調遼東半島的糧食運送到那裡去,這在歷史上的確是發生過的。遼東的叛亂也的確是因此而出,不過被鎮壓得也挺快。

  一個地區被割讓超過一百年之後,等到老一輩全都故去了,再經過語言的改變、思維的改變、資源傾斜等等措施之後,基本可以使其失去回歸之心,參考香港就是。

  這不是當地人的錯,雖然我們很難理解,但是骨血是骨血,教育遠重要於骨血,就像是我們一直被《三國演義》洗腦,突然告訴你周瑜其實超厲害,諸葛亮沒那麼厲害一樣。

  即便後來你發現事實的確如此,都督太牛了,但是突然問你「你覺得三國第一聰明人是誰」你脫口而出的還是諸葛亮一樣,這便是教育的可怕。

  也是為什麼現在廣電開始要求電視劇拍攝時候,你如果用了時代背景就不能瞎設定一樣的道理。

  ——譬如某皇帝登基時候,踩著丹陛石爬上去的電視劇,雖說官方解釋這是為了藝術效果,但是很多小朋友乍一眼看過去就會留下錯誤的印象,這還只是小事,更大的錯誤呢?

  譬如某些電視劇天天拍九龍奪嫡,在這樣的劇情下成長起來的娃會不會覺得古代的太子就是這麼苦逼,當了太子就是當了炮灰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