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每逢戰亂之時,便是宗教大肆吸納財富之時,好在如今各大宗教在當地都有備案,誰是負責人誰是狂熱信徒均都記錄在了當地官僚的小本本上,只要他們注意一些便也不容易生出亂子。

  樞密院和兵部更是忙到腳打後腦勺,剛一開戰,宋軍正在極力猛衝遼軍的防線,一時之間僵持不下,這種僵持戰便是最考驗後勤儲備的時候。

  不光有儲備,還要安撫民間百姓。

  兵部本就為了兵械運輸而忙,萬萬沒想到他們會收到各地區廂兵聯名上奏請求出戰的請求。

  你們在搞啥呢!!

  滿嘴巴燎泡的兵部尚書啪得將奏書丟在桌案上「請戰?開什麼玩笑,他們有多少人還能打?」

  「回大人……」兵部侍郎亦是一個頭兩個大「聽聞開戰之後,廂兵中由邊軍、禁軍退伍之人全數請書要求復伍。」

  「我可去他……」兵部尚書將差點脫口的渾話給咽了下去「這些退伍兵全都傷的傷殘的殘,復什麼伍!他們想復,也得問前線的要不要!」

  他沒有管侍郎的欲言又止,擺擺手「你說說他們怎麼回事,當時拼了命得想入廂兵,現在怎麼又想回去了?」

  侍郎乾咳一聲「大人您是否好幾日不曾歸家?」

  「歸家?歸什麼歸,老子這根都要長在這兒了!」

  「那倒是難怪,」侍郎笑道,「現在滿大街都在唱歌呢,大人若是回家的話一定能聽到。」

  「歌?」兵部尚書眉頭一皺,忽然想到了當年被那一曲《聞戰》支配的恐懼,「什麼歌?」

  他也只是隨口一問,誰料那侍郎卻清了清嗓子,張口便是一段「狼煙起江山北望,龍起卷馬長嘶劍氣如霜,……」

  兵部尚書震驚得看著他的副官開口就唱,此曲編排不復古音,但無論詞曲均慷鏘有力,辭藻簡單通俗,他雖入兵部,卻也是文官出生,只聽了一遍便在紙上落下了詞句。

  他上上下下掃了兩遍,忽而一擊桌案,「好一個忍嘆惜,更無語,血淚滿眶,」他深深吸了口氣,仿佛想到了自己當年一腔熱血卻被那澶淵之盟給擋住的歲月,「原來已經二十年了嗎……」

  「確切的說,是二十有七年。」侍郎亦是慨嘆。

  二十七年之前,遼國大兵南下,先帝不欲打,然避之則滅國,只得親上前線。三弓床弩破天一擊扭轉戰局之時,當時只是一屆小吏的他是何等興奮?

  只後來和談之信傳來他又是何等無言,待到澶淵之盟簽訂之日,可不就是血淚滿眶,太息掩涕嗎?

  他何嘗不曾有過躊躇滿志,又何嘗不曾想過揮兵北上,只先帝澶淵之後便好享樂,安於道,不思太祖太宗遺訓,後更是挪用了太宗存下的北上軍費。

  這些,作為兵部尚書的他都知道,可便是知道,又能如何。

  後劉後持政,雖無大錯,亦無大功,劉後一界女眷天性喜守不喜攻,他等啊等,等的兵器庫的武器都鏽了,等到廂兵成了廂病,等到鄉兵被廢、武械被減,等得他的心,也冷了。

  終於,他等到了。

  等到有人吶喊出「我願守土復開疆」的一天了。

  這一刻兵部尚書只覺全身疲憊盡數消失,他深吸一口氣站了起來,負手而立。

  「大人?」侍郎面帶疑惑。

  「坐的有些久了」尚書聲音沙啞,「吾去尋個澡堂子沐浴一下醒醒神。」

  侍郎看著兩手空空便急匆匆跑出去的兵部尚書,笑著搖搖頭,只覺一時半刻這位老上司是回不來了,事實上他想得太好了,兵部尚書壓根沒能走出兵部大門。

  兵部的大門口被堵住了。

  若干兵士著甲冑侯在兵部門口,他們見著尚書走出來之時立刻圍了上來,「你們這是做什麼?」

  兵部尚書若干年前遭遇了一次柳娘圍門之事,如今見又有了一次類似情狀頓感頭疼,「爾等莫不是也是想要復伍的?」

  「呃……是!」幾個漢子猶豫了一下之後挺胸道,見尚書立刻露出了懷疑的神色他們當下啪啪啪拍擊著自個健壯的胸脯「大人,我們可能打了,您就讓咱們回去吧。」

  「是啊大人,咋們要求不高,咱們可以走著去前線的。」

  「對啊大人,您看咱們還自帶鎧甲了。」

  ……說到這鎧甲……

  因缺眠少覺有些暈暈陶陶的尚書眉頭一皺,立刻發現了不對,這些將領身上的甲冑並非大宋官制,倒是更像是小作坊亦或者是富戶們自己訂購的鎧甲,上手一摸,無論是厚度還是硬度都遠遠不過關,完全就是木甲外頭包了層鐵皮。

  這樣的甲冑也就比不穿好了那麼一點,「簡直胡鬧!」

  戶部尚書的鬍子都飛起來啦,他瞪著面前這些人,「爾等當真是榮退者?」

  「……呃……」

  「說實話!」面對兵部尚書的低呵之聲,這些個年輕人依然嘴硬,見狀尚書冷笑「《與情書》看過吧?」

  在得到肯定回答之後他說「裡頭木娘入營後操練的標準式提刺槍動作,做來給我看看?」

  如他意料一般,這些個年輕人相視一眼之後便稀稀拉拉得做起了動作,姿勢、力道、角度均堪稱錯誤百出,見他表情漸漸沉下,這幾個年輕人漸漸收了動作,訕訕立於一旁,而出乎他們意料的卻是,尚書沒有多說什麼,只是擺擺手示意他們從邊門進去,找徵兵處報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