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法醫秦明系列第二卷:眾生卷3玩偶》作者:法醫秦明【完結】

  作品簡介:

  某居民樓,一個女孩聽到隔壁的吵鬧消失後,樓下傳來了沉重的落地聲;

  某個夏夜,一名男子帶著兩個行李箱離開家門,妻子的下落至今無人知曉;

  公園河邊,攜手遊玩的年輕夫婦,忽然齊齊墜落水中,再沒有浮出水面……

  “如果我死了,請調查我的丈夫!”

  一本寫滿預言的日記,字裡行間散布求救信息,它的主人究竟是誰?

  兩個下落不明的女人,橫跨十八年的遙遙相望,她們到底分享了什麼秘密?

  屋檐之下的暴力,無聲無息;皮囊之下的枯骨,如影隨形。

  彼岸花暗中盛放,精緻的玩偶面無表情。

  而不看到最後,你永遠不會知道——玩偶的裡面藏著什麼。

  法醫秦明

  80後副主任法醫師,一線暢銷懸疑作家。

  著有法醫秦明系列、守夜者系列、科普書系列。

  入行較早,經驗頗豐,綽號“老秦”。

  閱屍無數,明察秋毫。一雙鬼手,只為沉冤得雪,滿懷佛心,唯願人間太平。<strong>法醫秦明系列匯總:</strong>

  第一卷:《》作者:法醫秦明

  第一卷:《》作者:法醫秦明

  第一卷:《》作者:法醫秦明

  第一卷:《》作者:法醫秦明

  第一卷:《》作者:法醫秦明

  第一卷:《》作者:法醫秦明

  第二卷:《》作者:法醫秦明

  第二卷:《》作者:法醫秦明

  第二卷:《》作者:法醫秦明

  序言

  謹以本書獻給熱愛法醫的你

  萬劫不復有鬼手,太平人間存佛心。抽絲剝筍解屍語,明察秋毫洗冤情。

  一雙鬼手,只為沉冤得雪;滿懷佛心,唯願天下太平。

  眾生皆有面具,一念之間,人即是獸。

  法醫秦明系列的第九本,也是眾生卷的第三季,來了。

  元氣社的小夥伴們,給法醫秦明系列,暫時定下了一共三卷,每卷六本的目標。我知道,我的讀者朋友在看到這一句話的時候,一定很開心。其實我自己倒是很擔憂,害怕你們會審美疲勞,不再喜歡法醫秦明系列了;害怕自己的素材枯竭,寫不出好的故事了。

  好在,我們有的,不僅僅是目標,更有長遠規劃的內容核心。

  最近,我把之前的八本法醫秦明系列小說都重新看了一遍,捋了一遍。雖然說這八本書涵蓋了大部分法醫知識和實操常識,甚至還有各種稀奇古怪的死法、各種匪夷所思的稀奇事,我能寫的,都已經寫給你們看了,但是,法醫學博大精深,還是有不少可以挖掘的內容的。有了這樣的想法,我對接下來的系列寫作,也有了足夠的信心。

  而且,我還是一名光榮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法醫。雖然現在的命案比起我剛工作的時候,少了四分之三,但是有人的地方還是會有犯罪的。我的職業,就是我源源不斷、永不枯竭的素材庫。每個人都有他人生的故事,有的令人扼腕,有的令人唏噓,我會把這些故事都搬運過來,以作前車之鑑。我相信你們看法醫秦明系列的故事,不僅僅過了故事癮,更會有一些思考:對死亡的思考,對生命的思考,對人生的思考,對人性的思考……希望這些故事,能對你們精彩的人生有所裨益;希望這些思考,能成為你們生命的護航和人生的借鑑。

  為了你們,老秦不會停下自己的腳步。

  這些年來,我的感覺是,法醫職業在群眾的心中,已經逐漸有了地位。每次我介紹自己是個法醫的時候,群眾的目光已經從二十年前的鄙夷變成了現在的崇敬。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我的錯覺,也不知道我在其中有沒有發揮作用,但我的自我感覺,真的是良好的。

  有的時候,我接待了信訪案件,當信訪群眾得知我是法醫秦明的時候,就會對我的鑑定結論表示認可,這種自我感覺,更加良好。

  如果寫書這種方式真的能為法醫職業的宣傳做一些貢獻,那麼我的初衷就達到了。這也會鼓舞著我,繼續把這種方式的宣傳工作做下去,做得更好。

  我們把話題再拉回來,說一說法醫秦明系列為什麼要成卷。

  很多熟讀我小說的朋友,可能已經看出來了,由《屍語者》《無聲的證詞》《第十一根手指》《清道夫》《倖存者》和《偷窺者》六本小說組成的法醫秦明系列萬象卷,主要是對一些精彩的命案偵破工作進行闡述,通過故事中主人公的經歷,感悟世間萬象、人性百態。而從眾生卷開始,雖然寫作風格沒有發生變化,主題卻有了變化。

  《天譴者》討論的是社會責任感,而《遺忘者》討論的則是腐朽的女德思想。

  現在,到了《玩偶》。

  最近兩年,網絡上頻繁曝光一些家暴事件,網絡關注度非常高。很多案件,最終還是警察來背鍋。大家譴責最多的是,遇見這種惡劣的事件,警察為什麼不管呢?卻很少有人思考家暴事件的成因,探討家暴受害者搖擺不定的心理狀態,關注辦案過程中遇到的巨大難題以及相關立法的完善問題。

  家暴產生的原因是什麼?施暴人的心理狀態是什麼?施暴人施暴後的表現是什麼?受害人的心理狀態是什麼?家暴事件處置的難點在哪裡?警察又有哪些為難的地方?

  這些問題,很少人會去關心。畢竟,用鍵盤敲下幾行譴責的話語,要簡單得多。

  所以,我覺得有必要把我經歷過、辦理過的涉及家暴的案件進行一些改編,目的是希望大家通過看別人的故事,來思考上述問題,對這類事件有更深層次的理解。這樣大家不僅能學會保護自己,還能對家暴有更全面的認知。在這樣的基礎上,如果讓更多的人關注家暴這一現象,從根本上解決各類家暴事件的根源,就可以減少家暴事件的發生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