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十幾歲的男孩子嘛,最需要的是什麼?是自由!”我說。

  “一個人睡一層,這麼大的房子,多嚇人。”林濤說。

  陳詩羽撲哧一笑。

  “現在原始位置搞清楚了,你說會有用的,有啥用?”大寶問。

  我說:“既然原始位置搞清楚了,我們下一步就要推理阮強為什麼會從一樓的臥室,跑到二樓的主臥室里。”

  “因為出事了,他第一個想到要找父母。”程子硯說。

  “這肯定是一方面。”我說,“但是任何一個人的潛意識,就是在起火後避難。十五歲的男孩子不可能發覺起火後第一個想到去救人吧?即便他是為了救人,那為什麼又要關閉主臥室的大門?”

  “我知道了,你的意思是,最初的起火點是一樓。”林濤說。

  “對,可以肯定,起火點是在一樓。”我說,“而且,我們看看這個房屋的結構,如果是屏風牆南邊起火,最先殃及的就是男孩的臥室。他即便有機會逃跑,也不應該是向樓上跑,因為樓梯面是木質的,樓梯扶手也是木質的,樓梯的火勢會更大。”

  “說明起火點是在客廳里。”大寶搶著說道。

  “沒錯。起火點只有在屏風牆北邊的客廳里,因為火勢太大,阮強無法從客廳北側的大門逃離。他房間旁邊的後門又需要鑰匙才能打開,所以才會向樓上逃竄。”

  “其實如果他衝過火焰,從北門逃離的話,就能給阮家留下一個活口了。”林濤說。

  “這種冷靜的思維,是十五歲男孩不可能具有的。”我說,“既然我們把起火點圈在了客廳里,首先說明不是有人從後窗投擲火源到廚房、樓梯間,引燃了可燃物而造成火災。如果是放火,剛才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大家在點頭。

  “其次,男孩子之所以上樓,是因為一樓的火勢已經無法控制了。”我接著說,“如果是有人從後窗投擲火源到助力車的話,距離有十米,男孩就睡在旁邊的房間,不應該聽不見響聲。如果聽見響聲,就可以及時發現小火,這樣也容易滅火。”

  “所以不管怎麼說,投擲火源的可能性很小了。”大寶說,“看來分析原始位置還真是有用的呀。”

  “整個客廳的房頂都是過火痕跡,很難分析具體的起火點在客廳的什麼位置。”林濤在客廳里走來走去說道。

  “我們來看一下房頂的過火痕跡。”我說,“很明顯,北邊的輕,南邊的重。這個很好理解。在起火後,南邊的氧氣量多,所以火焰就向南邊蔓延,最終蔓延到樓梯,然後順著樓梯到向上蔓延。為什麼南邊的氧氣量多呢?是因為北邊的窗戶和門是關閉的,而南邊的後窗是開著的,空氣向南邊流通,火焰也就向南邊蔓延了。”

  “這是個在窗戶被燒毀後,確定北邊窗戶當時是關閉狀態的一個很好的依據。”林濤說,“更說明投擲火源放火的可能性小了。”

  “我們是不是可以檢驗屍體,然後撤了?”大寶問。

  “剩下的,就是消防火調部門同事的事情了。”我鬆了一口氣,說,“客廳有很多電線,說明有埋在牆裡的暗線,也有扯拉接線板的明線。現在就要看哪塊區域是最開始的起火點了,然後就能發現起火原因。”

  “既然這樣,灰還是要扒的。”林濤攤攤手說,“這個工作我們也賴不掉。”

  現場勘查員對火災現場的灰燼篩查處理,被我們形象地稱之為“扒灰”。這一項看似簡單的工作,確實非常辛苦,而且非常有用。

  “我們去屍檢,你和小羽毛、小程扒灰。”我笑著拍了拍林濤的肩膀說,“辛苦你們了。”

  燒死的屍體都非常慘,屍體受到高溫作用,蛋白質變性,甚至完全炭化,一般都會面目全非。尤其是火場中孩子的屍體,是我們很害怕看見的慘狀。

  好在消防滅火迅速,屍體並沒有被大火焚燒炭化,但是屍體表麵皮膚已經受熱變性,成了黑色和蠟黃色相間的模樣。沒有被焚燒炭化最大的好處不僅僅是讓我們這些直面屍體的人心裡好受一些,而且能發現那些在火場屍體上不容易發現的附加損傷。

  既然具備條件,我們就要盡人事。僅僅對五具屍體表面進行認真檢查,就花了我們接近兩個小時的時間。檢查的時候提心弔膽,檢查之後算是徹底放心了。五具屍體都沒有任何威逼傷、抵抗傷和約束傷。

  屍體的皮膚已經皮革樣化,手術刀都很難劃開。我們甚至要用剪刀來代替手術刀,對屍體進行解剖。

  英城市公安局調集了其附屬的幾個縣裡的非當班法醫來幫忙,五具屍體的解剖同時進行。基層公安機關的法醫每年檢驗屍體量非常大,解剖能力都被練得爐火純青。所以,五具屍體的氣管、支氣管很快都被打開了。

  我“竄台子”看了看,都有明顯的熱呼吸道綜合徵,也有大量的菸灰炭末附著,他們五人都是活活地被煙燻死無疑。

  “看來問題不大。”我活動了一下站得僵硬的腰。

  他們總說我沒有腰,真是笑話,沒有腰的話,我怎麼可以讓肚子轉圈?想著想著就給自己的想法逗樂了。

  誰知我剛剛放下的心,被林濤的一個電話又拎了起來。

  “老秦你還是到現場來一下吧。”林濤說,“有一些發現,我們開始的想法可能不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