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屍體穿著一身白色的連衣裙,內衣完好,穿著一雙絲襪,沒有穿鞋。死者三十多歲,保養得尚好,身材居中,身高大約一米五八,體重九十多斤的模樣。

  “幸虧屍僵硬啊,不然這屍體後面的痕跡就全部給破壞了。”林濤見屍體移走了,拿出放大鏡對著屍體後面的窗框進行觀察。穿著勘查服的林濤一臉認真。

  程子硯站在林濤的背後,不知道是在看林濤還是在看痕跡。

  “難道有什麼發現嗎?”我看了眼程子硯,會心一笑問。

  “發現不少。”林濤說,“不過,我得仔細看完了再告訴你們。”

  “你這傢伙,就知道吊人胃口。”大寶不滿地說。

  屍體放下後,我第一時間先看死者頸部的索溝。

  對於疑似縊死的案例,索溝是最重要的線索。我們經歷過很多扼死、勒死最後偽裝成縊死的案例。但是,用縊死來殺人的案例則鳳毛麟角。教科書上也正是這麼描述的:縊死多見於自殺,少見於意外,罕見於他殺。

  畢竟,縊死人不僅需要一定的窒息時間,而且需要高度的支持。用繩套套住別人的脖子縊死人,對方還沒有激烈的反抗,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便是被害人處於昏迷狀態,把一個人剛好掛到一個繩套之上,也是很難完成的一件事情。

  而縊死和其他死亡後偽裝縊死的關鍵點,就在於死者的索溝。勒死的索溝,因為用力是平均的,所有的作用力平均攤在頸部一周,所以索溝的形態在頸部一周的表現是深淺一致,程度一致。而且因為勒的作用力可以在頸部任何位置,所以索溝也就可以在頸部的任何位置。而縊死則不一樣,縊死的作用力原理是利用自身的重力致死,所以索溝和頸部的接觸位置一般都是在下頜下,甚至把下頜的軟組織都勒進了下頜骨後側。而且因為屍體的直立位置,受力也是不均勻的,下頜下受力嚴重,索溝會比較深;耳後一般受力比較小,所以索溝就逐漸輕微,然後消失。法醫把這種現象叫作“提空”。

  縊死因為靠自身重力受力,所以力量較大,會同時壓閉頸部動靜脈,和勒死的力量只能壓閉血液回流的靜脈不同,縊死的屍體一般面部和眼瞼的出血點沒有那麼多、那麼明顯。

  另外,排除了死者頸部的其他損傷,有提空的縊溝周圍還有紅腫、水泡等生活反應,基本就可以判斷死者是縊死了。

  死者的口唇紫紺,十指指甲也是青紫色的,面部和眼瞼有一些出血點,但是不多。屍斑也都沉積在雙側下肢。

  我從林濤手上接過放大鏡,對著死者下頜下的索溝看了又看,心裡有數了。然後又大概看了看屍體的其他關鍵部位,說:“索溝有明確的生活反應,有明確的提空。其他部位並沒有發現可以致死的損傷,死者死於生前縊死,這一點毫無疑問了。”

  “縊死?自殺啊。”大寶嘆道,“這人有精神疾病,也有自殺的基礎。”

  “現在不能發布消息吧?”黃支隊說,“這種網絡輿情涉及的案件,初查還是有比較確定的結果再發布消息比較好。畢竟,案件性質還不能完全確定。”

  我點點頭,把死者雙手的手鐲往上捋了一點,似乎可以看到手鐲覆蓋的地方,有一圈淡紅色的印記,但是若隱若現、不甚清楚。我趕緊撩起死者的長裙,看了看她的腳踝部位,似乎也有類似的印記。

  “縊死一般都是自殺啦,書上寫的。”大寶此時說道。

  我略加思考,對大寶說:“罕見於他殺,不代表不可能他殺。剛剛處理的案子,就是這樣,你還是不長記性!”

  說完,我拿出一根長針頭的注射器,從死者的第三、四肋間刺入,從死者的心臟里抽取了一些血液,交給身邊的偵查員,讓他們抓緊時間送檢,檢測死者有沒有可能中毒死亡,或者藥物導致昏迷。死者全身沒有其他附加損傷,如果形成昏迷狀態,就只有可能是中毒或藥物作用了。

  “罕見就是罕見啊,總不能剛剛見到一起罕見高墜,現在又見到一起罕見縊死?”大寶說,“有那麼巧的事情嗎?”

  “無巧不成書啊。”林濤看完了痕跡,也是一副思考狀,說,“我同意老秦,需要進一步檢驗來判明案件性質。輿論那邊再著急,也不能隨意公布結論。這是對真相負責,對輿論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

  程子硯顯然是同意林濤的觀點,在一旁使勁地點頭。

  “說得好!”我贊了一句說,“林濤你繼續研究室內痕跡,小程你去看看小區監控,小羽毛加入偵查組,韓亮開車帶我和大寶去殯儀館檢驗屍體。”

  程子硯欲言又止,我知道她是想和林濤一起看痕跡,又或是體貼地擔心林濤一個人在現場裡有些膽怯。但是現在圖偵這麼重要,她沒有道理不去加入圖偵組,所以我也就裝了個傻,率先離開了現場。

  在前往殯儀館的路上,我的腦海里就一直飄浮著死者腕部和踝部的紅色印記。腕部的印記若隱若現,而且死者雙側腕部都帶有手鐲,可能會有輕微勒痕。死者踝部的印記受到屍斑的干擾,也不能明確。究竟那是不是損傷呢?又會是什麼損傷呢?

  “你是不是在懷疑這是一起命案啊?”到了解剖室,大寶一邊穿解剖服一邊問我。

  我不置可否。

  “那如果是命案,肯定就是她丈夫,那個叫什麼,聶一峰?就是他幹的。”大寶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