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雖然有人會直播兩位畫家的創作過程,但卻都不如兩位畫家身邊的人,明白他們經歷了什麼。

  隨著《波士頓人》的創作即將完成,社交媒體上對于波士頓市政廣場的兩位畫家,其關注與熱度又火熱了起來,有不少人拿著攝像頭對其進行直播。

  如果幹擾到畫家作畫,比如把攝像頭懟到畫家面前,甚至試圖交流和採訪,就會被阻止,但如果隔著一百米只把兩位畫家當做背景,那麼也無法干涉。

  所以,大量直播視頻的出現,也帶給了世界了解兩位畫家的窗口,臨近十二月,甚至會有歐洲網紅整天整天的在此直播,以求吸引熱度,提高名氣,在歐洲社交平台上搜索《波士頓人》就會出現一大堆視頻。

  這股風潮也吹拂到了國內。

  實際上,從《面具》個展開始,勞倫斯已經把國外新聞稿件翻譯回國內了,當然,一場畫展的焦點就那麼多,除了畫作被紐約博物館收藏,並且賣給加德納博物館800萬美元這種新聞,能夠在普羅大眾目光中停留一會兒。

  其他諸如『面具畫作考驗波士頓人心』、『市長在面具畫前折戟沉沙』這種新聞,則連熱點都算不上,只能算是奇聞異事,轉眼即沒,消失在各種明星八卦和社會熱點中。

  爾後勞倫斯並不氣餒,其實一位藝術家,在普通老百姓心目中,留下一個名字,已經非常了不起。

  比如你知道今年國內某位畫家作品連續數年拍賣過億麼?比如大多數人還把『郎某』和『李某』都作為鋼琴王子和候選王子,其實就算是李某未出事之前,郎在世界音樂圈的地位都足夠把李某拉起來平a一百八十遍。

  勞倫斯繼續向國內翻譯新聞稿,他希望高凡的名字深入普通人心,作為創造了惡魔派這種超越感官藝術的宗師,讓普通人也能夠理解繪畫之偉大的巨匠,高凡配得上這樣的名聲。

  而勞倫斯的期待,在十一月《波士頓人》引起的風潮全世界吹拂時,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實現,從美麗國流出的大量直播視頻,經由油管轉發,流傳到了國內,登上了國內社交媒體的熱點,雖然標題差不多都很土,是什麼『東方畫家震驚波士頓』這種,但的確,吸引了國內媒體和民眾的注意力。

  『高凡』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在了國內的正式新聞熱點上,雖然不是七點鐘那個,而是各種其他新聞欄目,但也的確有駐波士頓的國內駐外電視記者,對高凡進行了採訪——當然,他們只採訪到了勞倫斯,勞倫斯雖然非常想高凡上個電視節目,畢竟國內是高凡的大本營,但現在高凡的健康狀態不佳,勞倫斯也不願意打擾他。

  爾後,天市新聞節目對『高凡』作了追蹤報導,詳細介紹了高凡從『學校驕子』成長為『舉世知名』的藝術之路,當然,素材很短,因為高凡的成名經歷太短,並且其中大部分和學校成績有關的過往,都是天美主任『杜撰』的,但作為第一次對高凡個人的專題報導,也的確再一次見證了高凡的成名。

  在勞倫斯眼中,這些都是推動高凡身價的助力,他為此不惜餘力,大把撒錢,一個足夠出色的商人在巨大誘惑的面前,是不會給自己留後路的,勞倫斯篤定高凡最終創作的《波士頓》人成品,一定再度震驚世界。

  而在國內。

  辛未情緒不佳,所有同事都注意到她情緒不好,那種陰雨連綿似的情緒低潮,已經持續了好幾個月,有人猜測她是不是失戀了,她又說不是。

  這幾個月,每天辛未都會偷偷翻找有關高凡的視頻,到十一月份,高凡這個名字出現在國內各大社交媒體的頻率越來越高了,這讓辛未不必翻牆,就能找到很多視頻資料,但這反而讓她越發擔心起來,因為高凡……瞧著快死了呀……

  雖然辛未在高凡過生日時,還有其他幾次,都曾去波士頓見過高凡,她知道『快死了』也只是個杞人憂天式的臆想,她能夠見到高凡精神上的旺盛,但瞧著他瘦弱的身形,辛未就是十分懷疑,高凡是不是會馬上就死掉。

  這種擔憂幾乎吞噬掉了辛未的生活。

  她只希望,高凡的創作快點結束。

  不然她都要開始計劃給高凡買墓地了……現在苦惱於,要不要買兩塊挨著的……

  第197章 神秘匯聚

  bostno市政廳再隔兩條街的公寓裡。

  在過去十個月里,這棟三層公寓已被bostno市民親切得稱為「畫家公寓」,房東從十月起,就減免了高凡的房租,當然,房東也沒瘋狂到想把房子送給高凡,bostno人還沒崇拜高凡到這種地步,但是,也快了。

  夜晚。

  公寓窗簾後藏著足夠『顛覆』整座城市的密謀。

  「豈止於偉大~」高凡端詳著已經完成了九成的作品,自我評價。

  對,不止是於偉大,這是一幅永遠不可能再現的驚世之作。

  構成它的每一筆,都是用『神秘學』與『無限』顏料塗抹而成,它已經超越了普通意義上的『偉大』,達到了『奇蹟』的級別。

  只要等到它完成之日。

  但這比較難。

  不只是高凡和安娜的體力已經到達極限的問題,雖然七個月的艱難創作,已經耗盡了他們身體裡每一分體力,但無論是高凡還是安娜,都擁有那種『可以死,但必須死在作品完成之後』的精神狀態,所以不必擔心作品的問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