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主任倒是全程關注高凡,自己的學生,能不關注麼。

  瞧著高凡的創作,主任又是欣慰又是苦澀。

  欣慰在於,這個以全校第一名考上天美的『爛泥』,終於在這一天變成了『渾金璞玉』,瞧著高凡專注作畫的樣子,以及他筆下那些線條與色彩的塗抹成型,一位未來大畫家模樣,也在主任眼中慢慢成型。

  苦澀在於高凡仍然在畫『蛆』,《萬蛆奔涌》是沒有『萬蛆』了,也有『人』了,所以就變成了『蛆人』麼?

  已經開始塗抹顏色的畫作上,整體感觀宛如好萊塢驚悚電影的海報,近景是個舞動著四肢的『蛆人』,他攀在地上用一種難以形容的流暢感向前行進,而蛆人腳下則是一道長長的黑色鐵橋,一直向上延伸到畫布頂端,那邊已見天光,似乎在從黑暗走向光明,而引導這份光明的,那是那個手握一本書的背影。

  整體畫作的布局,非常具有衝擊力,蛆人所在位置陰暗感十足,其詭異形體極具震攝性,隨著色彩的逐步完成,讓人一眼望去就覺渾身起雞皮疙瘩,已經不止有一個圍觀群眾仔細瞧了一會兒之後,抱著肩膀說著『有點可怕』『嚇人』『噁心』。

  而畫作上方的光明處,雖然占比小,但給人一種充滿希望的感覺,特別是畫中的人形,明明只一個背影,卻讓人感覺他牽引著光明。

  這種布局上借『暗』喻『光』,以『大』見『小』,從『近』而『遠』的設計,在主任的教學生涯中,為學生們展示過無數次,是比較經典的空間結構之一。

  它能夠有效的讓有限的畫布呈現無限的容積。

  此刻見著高凡將其演繹,雖然不能說是完美,但比起半個月前的高凡,已經絕對是天上地下的區別。

  天才就是天才,一經開竅,其勢就能騰躍九天啊!

  主任看向高凡的目光,已是充滿慈愛。

  而艾恩和勞倫斯,兩位知名的畫廊老闆,自然不會在這蹲守畫作成就,如果比試的是呂國楹和某位國際大師,他們肯定盯得死死的,但兩個學生,蹲這也有失身份,雙年展這麼重要的場合,當然要用來欣賞佳作,溝通傑出畫家,說不定能簽下幾份有價值的合同。

  艾恩雖然將國內視為文化沙漠,但沙漠中也許長出藝術奇葩呢,商人可沒什麼矜持可言。

  等著四個小時快結束的時候,兩個人也不約而同的轉悠了回來。

  他們先看看方見賓,點點頭,這幅《鏡中少女》,採用了經典的『鏡中對坐』來表達空間格局,而畫中人物本身則是細節豐潤、色彩飽滿,沒有模特在身前,只憑記憶畫出這樣的作品,已經很難得了。

  但和其《採茶少女》的作品存在同樣問題,人物比例總有些略微的失衡,鏡中少女的脖頸呈現出一種並不和諧的修長,這是創作手法和習慣的問題,或者說是審美受了不恰當的影響。

  「在學安格爾。」勞倫斯說。

  「各個方面都有所欠缺。」艾恩說話很含蓄。

  方見賓受了安格爾的影響,審美超過了當下他的技藝水平。

  畫作也能反應出一位畫家的性格,用句俗話來說就是眼高手低。

  另外空間顏色結構什麼的,雖然有問題,但都是些小問題了,能改,唯有創作習慣如同一個人的性格,很難更正。

  再來到高凡身後。

  兩人同時眼睛一亮。

  高凡的作品已經見了大致模樣,正在飛快的著色。

  似乎早就成竹在胸的模樣。

  「創作手法和那幅展品一脈相承。」艾恩說,「您這位小師弟在臨摹那幅作品時,收穫很大啊,奇怪的是,倒是完全看不到呂國楹先生的影子。」

  勞倫斯也不清楚自己的老師,是怎麼教導這位小師弟的,也是嘖嘖稀奇。

  當然,兩人都不知道的是,呂國楹和高凡的關係,就跟雙年展似的,就是這十來天的事,高凡雖然知道呂國楹的名字,但沒研究過呂國楹的作品,油畫史上那麼多大師,絕世作品車載斗量,呂國楹是在近代出名,但還沒有上教科書的資格呢。

  而高凡此刻所使用的風格,包括用色和結構,其實是受了深淵中那幅可媲美米開朗基羅的巨作《惡魔創世紀》的影響,林道乾除了是惡魔祭祀外,也是位難得的天才式畫家,當下整個世界也就只有高凡見過且能夠模仿其風格了。

  「優秀,但卻並非天才式優秀。」艾恩對勞倫斯說,「我恐怕見不到您說的驚喜了。」

  「畫作沒有完成,您怎麼會知道見不到呢?」勞倫斯反問,「國內有句成語叫『畫龍點睛』,我可以為您解釋一下。」

  「那隻適用於國畫,油畫中不存在這樣的技巧。」艾恩搖頭。

  而就在兩人悄聲議論的時候,正在創作的高凡,忽得把一大筆色彩,勾勒在蛆人身上,整個畫作,立刻呈現了截然不同的質感,兩人同時瞪大了眼睛。

  第49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

  這時,由於四個小時即將結束。

  所以不少記得這『比畫』的畫家和藝評人都圍了過來。

  反正從雙年展正館到這個館也不遠,抬抬腿就到了。

  呂國楹和一些政府官員,自然是還沒到的,他們得準時準點的來,大佬們從不等人。

  所以現場已有不少人,圍著高凡的,圍著方見賓的,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