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面對新生們求知若渴的眼神和表情,兩位都不好說什麼,到最後呂國楹覺得太吵,先溜了,把主任一個扔在這,瞧著高凡口沫橫飛得在那『講課』。

  由於這幅畫,明天就要送去參展,為了不出意外,今天晚上就要打包,主任也跟高凡強調過,所以高凡就抓住機會,用最後的時間,收集了一波學校里的SAN值。

  一直到晚上九點。

  寢室要鎖門的時候。

  高凡的SAN值收入,已經到了23點。

  從大三同學身上只獲得了8點,但是從大二、大一的新生身上,卻搞到了15點SAN值。

  果然那些稚嫩柔軟的心靈更容易被污染啊……

  高凡走在回寢室的路上,大魔王一樣輕聲笑著。

  SAN值難得的寬裕。

  高凡先是把自己的理智值加到80.

  這樣就聽不見世界的『底噪聲』了。

  能睡個好覺。

  這樣還剩下19點。

  『調查』已經無法再加,停留在20點,高凡猜測這或者與他的人生經歷有關,他大概得調查一些什麼,才能繼續在這一項上提升,畢竟,知識不是憑空來的。

  其他技巧值,畫家三大項,色彩54,結構57,線條55。

  三大項中,色彩、結構受心理學加成,線條、結構受解剖學加成,顯示的是,加成後的數值。

  其他兩個加成項,解剖學8,心理學6。

  優先提升的,自然是解剖學和心理學,因為它們兩個,每提升1點,都相當於1.5點的技巧值。

  解剖學可以提升到10,心理學同樣。

  之後就沒有『+』號,不能繼續向上了。

  在系統的定義中,10點技巧值,該是『入門』,再往上,可能是『熟練』之類的定義,總之,並不是可以一直提升,大概得結合動手實踐才成。

  比如,解剖個誰?

  現在,SAN值剩餘13,解剖學10,心理學10.

  色彩58,結構60,線條57。

  調查20。

  瞧著『結構』一項,終於到了60,高凡甚是欣慰,及格了。

  同時,也感受著腦中不斷湧出的靈感與創意,關於那幅《萬蛆奔涌》,他有了更加新奇的表達方式呢……

  SAN值尚有剩餘。

  可以繼續提升。

  目前,畫家三大項,都有『解剖學』和『心理學』10點技巧值的加成,但也的確是到達60上下了。

  並且三大項後,還有加號,還可以提升。

  看來創作《地獄之門》仿作的經歷,提升了高凡不少的技巧上限。

  在結構上,高凡投入1點SAN值。

  但古怪的是,沒有反應。

  嗯?

  再投、再投、再投……一直投到第5點SAN值。

  結構才又加了1。

  達到61。

  高凡意識到,糟糕,通貨膨脹,物價漲了。

  畫家三大項,60向上,需要5點SAN值,才能提升1點技巧值。

  「手遊那點糟粕都被你學去了啊……」

  高凡對系統說。

  當然沒得來系統的反饋。

  這個系統,相當高冷。

  而從『獲得知識』的角度,高凡也可以理解這種『物價飛漲』。

  任何一個領域的知識,都是易通難精,『99分』和『100分』的區別,就是這個道理,拿99分時,你掌握的知識點可以缺少十個,但想拿100分,你必須要通曉所有答案。

  「那調查、解剖學和心理學,到了60以後,也是5點SAN值長1點技巧值麼……」

  想到這,高凡搖搖頭,大概不會是這個樣子的。

  就沖這三項技巧,這麼快達到上限的樣子,恐怕5點SAN值換1 點技巧的時間,會比畫家大三項更早。

  早先認為300點SAN值,就可以讓高凡達到油畫大師的境界,還是高凡太天真了。

  高凡把剩餘SAN值,都加到了自己的理智上。

  反正放哪都是隨取隨用。

  SAN值88點。

  這可能是高凡一生最理智的時刻了。

  第21章 夥伴

  在門禁之前,高凡回到寢室。

  林森浩仍然不在。

  雖然天美禁止學生們在外留宿,但林森浩有免死金牌,不止是因為他家就在本市,大概還因為他爸給天美捐得那幢圖書館。

  林森浩挺自律的,很少違反校規,最近總是不在寢室住,可能是……昨天晚上被食堂蛆人嚇到了?

  高凡搖搖頭,應該不會啊,昨天林森浩向蛆人衝鋒那麼勇猛。

  趁還有一點時間,高凡打開電腦,開始試著調查《地獄之門》那副畫作的來源。

  目前高凡手頭的唯一信息,就是《地獄之門》的簡介,寫著創作於1920年前後,來源是本市一幢古宅。

  從這點出發,高凡先在搜尋引擎上搜了一圈,結果是一堆房地產廣告,當他把關鍵字儘量複雜和精準,才終於在本市的地方志上,搜索到了支言片語……

  一夜無夢。

  SAN值高了,睡得格外好。

  早上起來的時候,高凡自覺非常清醒,把自己今天的行動計劃,一一羅列出來。

  「I am 射r locked。」

  他對著鏡子跟自己說。

  第一目標是本市圖書館,查地方志。

  如果能夠查到那幢古宅的位置,再去探探那座古宅,也許能夠發現些什麼。

  另外,也可以拜訪一下國立美術館的工作人員,問問這副佚名大師之作,是誰捐出來的。




章節目錄